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75816发布日期:2023-05-27 11:5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为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


背景技术:

1、机器人教育是指通过设计、组装、编程、运行机器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技术融合了机械原理、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及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承载着新的使命。机器人技术综合了多学科的发展成果,代表了高技术的发展前沿,机器人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多个领域,它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引入教育机器人的教学将给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增添新的活力,成为培养中小学生综合能力、信息素养的优秀平台。

2、现有技术中,当教育机器人未使用时,需要将教育机器人放入保护箱内进行运输而现有的保护箱难以起到对教育机器人保护的目的,使得教育机器人会在保护箱内发生振动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包括教育机器人,所述教育机器人下端与支撑滑板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滑板下端与一号滑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下端与一号外壳上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滑板左右两端与保护箱外壳左右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滑杆右端与齿条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右端与齿轮左端啮合,所述齿轮只有完整齿轮的一半,所述齿轮右端与二号滑杆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滑杆右端与转动杆左端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通过转动轴与滑槽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右下端与连接杆左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右端与二号外壳左端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右端与三号滑杆左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三号滑杆下端与二号外壳上端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外壳下端与保护箱外壳底端内壁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三号滑杆上端与一号滑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板左右两端与三号外壳左右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三号外壳上端与支撑滑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板上开设有一号通气孔,所述一号通气孔的数量有四个,且一号通气孔均关于一号滑板左右对称分布。

7、优选的,所述二号外壳上端外壁与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上端与三号外壳下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接与三号滑杆外壁。

8、优选的,所述二号滑杆右端与二号滑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滑板与转动杆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滑板上开设有二号通气孔,所述二号通气孔的数量有两个,且二号通气孔关于二号滑板上下对称分布。

9、优选的,所述教育机器人右端与挡板左端活动连接,所述挡板左上端设置为斜面,所述挡板右端与一号缓冲弹簧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缓冲弹簧右端与保护箱外壳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底端与二号缓冲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缓冲弹簧下端与保护箱外壳底端内壁固定连接。

10、(三)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通过设置有二号缓冲弹簧和弹簧可以对教育机器人产生的振动起到一个初级的缓冲作用,通过一号滑板和二号滑板由于教育机器人的振动产生的移动会使得一号通气孔和二号通气孔产生阻尼作用提供一个阻力来减缓教育机器人的移动来起到一个二级的缓冲作用,使得减震效果更加强力。

13、(2)、该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通过一号缓冲弹簧可以对教育机器人产生的左右振动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并且通过挡板左上端设置为斜面,使得当教育机器人放入时可以适合不同宽度的教育机器人的放入,提高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包括教育机器人(1),其特征在于:所述教育机器人(1)下端与支撑滑板(2)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滑板(2)下端与一号滑杆(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4)下端与一号外壳(5)上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滑板(2)左右两端与保护箱外壳(3)左右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滑杆(4)右端与齿条(6)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6)右端与齿轮(7)左端啮合,所述齿轮(7)只有完整齿轮的一半,所述齿轮(7)右端与二号滑杆(8)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滑杆(8)右端与转动杆(9)左端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通过转动轴(10)与滑槽(1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右下端与连接杆(12)左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2)右端与二号外壳(13)左端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右端与三号滑杆(14)左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三号滑杆(14)下端与二号外壳(13)上端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外壳(13)下端与保护箱外壳(3)底端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滑杆(14)上端与一号滑板(15)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板(15)左右两端与三号外壳(16)左右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三号外壳(16)上端与支撑滑板(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板(15)上开设有一号通气孔(17),所述一号通气孔(17)的数量有四个,且一号通气孔(17)均关于一号滑板(15)左右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外壳(13)上端外壁与弹簧(18)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8)上端与三号外壳(16)下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8)套接与三号滑杆(14)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滑杆(8)右端与二号滑板(19)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滑板(19)与转动杆(9)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滑板(19)上开设有二号通气孔(20),所述二号通气孔(20)的数量有两个,且二号通气孔(20)关于二号滑板(19)上下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教育机器人(1)右端与挡板(21)左端活动连接,所述挡板(21)左上端设置为斜面,所述挡板(21)右端与一号缓冲弹簧(22)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缓冲弹簧(22)右端与保护箱外壳(3)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4)底端与二号缓冲弹簧(2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缓冲弹簧(23)下端与保护箱外壳(3)底端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教育机器人,所述教育机器人下端与支撑滑板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滑板下端与一号滑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下端与一号外壳上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滑板左右两端与保护箱外壳左右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滑杆右端与齿条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右端与齿轮左端啮合,所述齿轮只有完整齿轮的一半,所述齿轮右端与二号滑杆左端固定连接。该教育机器人的保护箱,通过设置有二号缓冲弹簧和弹簧起到一个初级的缓冲作用,通过一号滑板和二号滑板的移动会使得一号通气孔和二号通气孔产生阻尼作用来起到一个二级的缓冲作用,使得减震效果更加强力。

技术研发人员:曹艳芹,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宏翔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