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机轴瓦取出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0309发布日期:2023-09-16 14:5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锚机轴瓦取出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施工维护器械,特别涉及锚机轴瓦取出工具。


背景技术:

1、锚机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其表面非常的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木材、塑料或橡皮制成。因此在日常中需要经常对锚机轴瓦进行定期维护检修。

2、在检查锚机安装状态时,一般要对锚机轴瓦取出直接目视检查,而现有的轴瓦取出方式存在如下弊端:锚机轴瓦为较软的黄铜材质,现有的取出方式为硬敲击的方式,且为一点一点移动,效率较为低下。同时,硬敲击对轴瓦存在质的损伤,若敲击力度较大,则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长时间的敲击,使得轴瓦边角处无法修复。此外,由于距离的限制,现有方式对于较大尺寸的锚机轴瓦的取出较为不便。

3、因此,本发明提供了锚机轴瓦取出工具,用以改善现有锚机轴瓦取出时效率较为低下且大尺寸的锚机轴瓦的取出较为不便,用以改善硬敲击对轴瓦存在质的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锚机轴瓦取出工具,通过动力组件、套取组件和牵引绳组件的配合设置,便于对较大的锚机轴瓦的套接和取出,避免了敲击对轴瓦损伤,对轴瓦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锚机轴瓦取出工具,包括固定架组件,所述固定架组件的内部设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一侧可传动的设有套取组件,所述套取组件外套有牵引绳组件,所述套取组件的上下方均设有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架组件的一侧设有收取组件。

4、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组件包括外置架、控制面板、蓄电池、滑动槽、扶手和把手,所述外置架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外置架内部的底部设有蓄电池,所述外置架正面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外置架正面和背面的底部设有扶手,所述外置架的底部设有把手。

5、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丝杆和控制轴,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外置架的内部,一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第一电机,另一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丝杆连接于各所述固定板,且所述丝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外置架,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控制轴。

6、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7、优选地,所述套取组件包括传动杆、第一传动滚轮、第二传动滚轮、滑道和限位槽,所述传动杆设置有两个,各所述传动杆可传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且所述传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滑动槽,所述第一传动滚轮连接于一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且所述第一传动滚轮受所述第一电机传动,所述第二传动滚轮连接于另一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且所述第二传动滚轮受所述第二电机传动,所述第一传动滚轮和所述第二传动滚轮的周向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壁的底部间隔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道内壁的两侧为毛面。

8、优选地,所述牵引绳组件包括牵引绳本体、耐磨涂层、气管、增强层和纤维线,所述牵引绳本体外套于所述第一传动滚轮和所述第二传动滚轮之间,所述牵引绳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耐磨涂层,所述牵引绳本体的内壁内套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外表面设有增强层,所述纤维线的数量为若干个,各所述纤维线缠绕于所述牵引绳本体和所述增强层之间。

9、优选地,所述耐磨涂层采用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层,所述增强层采用环氧值树脂涂层。

10、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万象接头、限位圈和调节杆,所述万象接头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万象接头连接于所述外置架的正面,且各所述万象接头分布于所述滑动槽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万象接头的转动端连接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一侧设有调节杆。

11、优选地,所述收取组件包括保护壳、转盘、固定杆、第三电机、卡槽、挡板和弹簧卡块,所述保护壳设置于所述外置架的背面,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可传动的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固定杆的径向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可拆卸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可活动的设有弹簧卡块,所述弹簧卡块和所述卡槽之间相互适配。

12、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13、本发明在使用时,第一传动滚轮做正向转动,第二传动滚轮做反向转动,两个滚轮以一定转速向前上方抛出牵引绳组件时,形成的轨迹首先以上凸曲线上升,由于牵引绳组件长度的限制,牵引绳组件经过顶端的转折后又于下凸曲线回到原点,牵引绳组件上的每个点都沿相同的轨迹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牵引绳组件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形成张力,原因是牵引绳组件受到两个滚轮的滑道处摩擦力的牵拉,在不停的进入滑道的进口处,同时又在滑道的出口处被抛射出来,具有一定的初速度,而牵引绳组件之所以能飞起来,正是在自身的张力和出口的抛射速度,二者的协同作用下才完成的。

14、具体的,牵引绳组件上的质点受到了重力,从发射起点到转折圆弧处,质点在铅垂方向的加速度保持一个g,因此轨迹就变成了:爬升时不断减速,前进的下坠段,又在重力下加速的抛体运动,从圆弧到终点,这一段返回的区间里,质点高度降低,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重力持续做正功,让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回到两个滚轮入口处时,又达到了滚轮的线速度,于是周而复始,在这个返回的阶段,由于滚轮入口处所在的位置,以及滚轮的线速度,造成质点返回时,在张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不断向终点偏转,形成下凸曲线,因此质点的返回阶段,实际是在终点的末速度以及终点的位置,这两个边界条件的限制下,形成的抛体运动轨迹,由于这个椭圆形的轨迹里,只有重力在做功,影响牵引绳组件上质点的速率变化,因此将这个椭圆维持在空中的任务很大一部分要交给尖端的圆弧,通过质点在此处做圆周运动,形成离心作用,将两边的牵引绳组件绷劲,才能形成椭圆形的闭合曲线,所以决定这个椭圆形轨迹能否形成的就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以及牵引绳组件的长度。

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上述方案中,通过动力组件、套取组件和牵引绳组件的配合设置,利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传动杆带动第一传动滚轮和第二传动滚轮进行旋转,使得两个滚轮之间夹着牵引绳组件做抛体运动,并使得牵引绳组件能够跟随使用者的操作做前后移动,人员可以通过牵引绳组件绕轴瓦一周,贴于轴瓦边缘,用力拉牵引绳组件即可顺利取出轴瓦,便于对较大的锚机轴瓦的套接和取出,避免了敲击对轴瓦损伤,对轴瓦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

17、通过动力组件的组合设置,丝杆和控制轴能够调节两块固定板的间距,以此传动调节第一传动滚轮和第二传动滚轮的间距,调整牵引绳组件的抛体运动轨迹,便于不同尺寸锚机轴瓦的使用。

18、通过动力组件和套取组件的配合设置,牵引绳组件在做抛体运动时,滑道和限位槽能够大大增加滚轮与牵引绳组件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力,便于滚轮对牵引绳组件的有效传输。

19、通过牵引绳组件的组合设置,耐磨涂层和增强层能够使得牵引绳本体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外层致密柔软的效果,减少在拆卸锚机轴瓦时对锚机轴瓦的伤害,同时内部的气管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可变性,且牵引绳本体整体的材质较轻,便于抛体运动的完成。

20、通过调节组件、套取组件和牵引绳组件的配合设置,限位圈利用万象接头可以便于调节限位圈的角度,以达到对牵引绳组件抛体运动轨迹的进一步限制,便于人员使用。

21、通过收取组件的组合设置,在牵引绳组件完成对锚机轴瓦的外套后,人员可将牵引绳组件的末端卡接至转盘的卡槽内,并利用第三电机持续稳定的拉取锚机轴瓦,使得对锚机轴瓦的拉取更加柔和稳定,减少对锚机轴瓦伤害的同时可以节约使用者的体力。

2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可顺利取出轴瓦,便于对较大的锚机轴瓦的套接和取出,避免了敲击对轴瓦损伤,对轴瓦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便于不同尺寸锚机轴瓦的使用,便于滚轮对牵引绳组件的有效传输,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外层致密柔软的效果,减少在拆卸锚机轴瓦时对锚机轴瓦的伤害,以及减少对锚机轴瓦伤害的同时可以节约使用者的体力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