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23890发布日期:2023-10-05 19:5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船舶划线,特别涉及一种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


背景技术:

1、现代造船建造过程中,船台胎架由水平布置、倾斜布置两种方式,为便于船舶下水时的滑动前行,大多数船厂采用在倾斜船台利用倾斜胎架进行建造,特别是中小船厂较为普遍,这种在倾斜船台建造模式总装完成之后,需要将船舶满载水线准确的勘划出来,由于船舶置于倾斜船台之上,特别是首尾型线曲率变化较大的部分,采用现代测量仪器进行划线较为繁琐。为了简化划线难度,我司正在开发拉钢丝的方法进行划线。但缺少一种划线台,用于架设钢丝并便于钢丝围合成基准面。

2、常规的划线方法需要搭设脚手架或者是直接在船体表面焊接脚手架进行操作施工,搭接脚手架的工程巨大,耗时耗力,而在船体上焊接脚手架又需要完工拆卸、打磨、补漆的多项繁琐工作量,很不经济。需要发明一种移动灵活、操作施工方便的简易方法来实现船舶在倾斜船台上的满载水线划线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本方法划线速度快,不需要采用贵重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划线成本低。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步骤为:

4、步骤1:进行基准面的布设:准备至少四个划线台架,在船舶的首尾两端各放置两个划线台架,船舶首部或者船舶尾部的两个划线台架分别位于船舶的左舷和右舷位置;在四个划线台架上安装基准线,多个基准线围合形成了基准面;所述的基准面为满载水线所在的平面,

5、步骤2:准备一根可移动式切线作为划线基线,可移动式切线的两端分别由操作人员掌控;操作人员由升降机承载或者由便于移动的支撑台承载;

6、步骤3:操作人员将可移动式切线拉直并贴合在基准线上,可移动式切线至少与两根基准线形成交叉;

7、步骤4:可移动式切线与船舶舷侧外板相贴合,可移动式切线与船舶舷侧外板接触的点作为划线的划线起点;

8、步骤5:采用划线设备从划线起点开始划线;

9、步骤6:操作人员将可移动式切线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可移动式切线与船舶舷侧外板相接触,再利用划线设备继续划线;该步骤所划的线为定位线;

10、步骤7:重复步骤6的操作,环绕船舶舷侧外板,完成多个定位线的划线操作;

11、步骤8:最后将多个定位线进行连线操作,最终完成满载水线的划线操作。

12、优选地,步骤1中,划线台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划线台架呈矩形分布;划线台架距离船舶的距离大于1m。

13、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基准线为钢丝。

14、优选地,步骤2中,可移动式切线位尼龙线。

15、优选地,步骤6中,划定位线时,可移动式切线每次转动的角度不是固定的,改变可移动式切线的角度时,保证可移动式切线位于基准面上,相邻两根定位线之间的间距为2-5m,相邻两根定位线之间的间距由可移动式切线转动的角度决定。

16、优选地,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的划线台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有工作台,支撑架上设有爬梯,工作台上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放线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张力调节装置包括与安装架连接基准框,基准框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调节帽,调节帽与丝杆螺纹配合,丝杆端部设有穿线钩。

1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放线装置包括与安装架连接的支座,支座上设有放线辊,放线辊用于收放钢丝,放线辊由摇把带动转动;摇把通过锁紧件锁紧。

1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放线辊两端设有轴套,锁紧件为锁紧螺丝,锁紧螺丝安装在轴套上。

1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基准框上设有滑槽,滑槽与滑杆相适配,滑杆与丝杆连接;旋转调节帽用于调节穿线钩的伸缩量。

2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围栏。

21、本发明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方法划线速度快,不需要采用贵重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划线成本低。

23、2、本发明为划满水线提供了一个划线台架,划线台架设置有爬梯、工作台、放线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爬梯便于工作人员登高作业,工作台用于给工作人员提供站立平台,放线装置用于对钢丝进行放线和收线操作,张力调节装置能够对钢丝进行拉紧,保证钢丝的直线度;本发明为划线操作提供一种前置设备,便于用钢丝围合成基准面。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划线台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划线台架呈矩形分布;划线台架距离船舶的距离大于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基准线为钢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可移动式切线位尼龙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划定位线时,可移动式切线每次转动的角度不是固定的,改变可移动式切线的角度时,保证可移动式切线位于基准面上,相邻两根定位线之间的间距为2-5m,相邻两根定位线之间的间距由可移动式切线转动的角度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的划线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顶部设有工作台(2),支撑架(1)上设有爬梯(3),工作台(2)上设有安装架(4),安装架(4)上设有放线装置(5)和张力调节装置(6);张力调节装置(6)包括与安装架(4)连接基准框(601),基准框(60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调节帽(602),调节帽(602)与丝杆(603)螺纹配合,丝杆(603)端部设有穿线钩(6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的划线台架,其特征在于:放线装置(5)包括与安装架(4)连接的支座(501),支座(501)上设有放线辊(502),放线辊(502)用于收放钢丝(503),放线辊(502)由摇把(504)带动转动;摇把(504)通过锁紧件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的划线台架,其特征在于:放线辊(502)两端设有轴套(505),锁紧件为锁紧螺丝(506),锁紧螺丝(506)安装在轴套(505)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的划线台架,其特征在于:基准框(601)上设有滑槽,滑槽与滑杆(605)相适配,滑杆(605)与丝杆(603)连接;旋转调节帽(602)用于调节穿线钩(604)的伸缩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台(2)上设有围栏(7)。


技术总结
一种船舶满载水线划线方法,步骤为:步骤1:进行基准面的布设,步骤2:准备一根可移动式切线作为划线基线,步骤3:操作人员将可移动式切线拉直并贴合在基准线上,可移动式切线至少与两根基准线形成交叉;步骤4:可移动式切线与船舶舷侧外板接触的点作为划线的划线起点;步骤5:采用划线设备从划线起点开始划线;步骤6:操作人员将可移动式切线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可移动式切线与船舶舷侧外板相接触,再利用划线设备继续划线;步骤7:重复步骤6的操作,环绕船舶舷侧外板,完成多个定位线的划线操作;步骤8:最后将多个定位线进行连线操作,完成满载水线的划线操作。本方法划线速度快,不需要采用贵重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划线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邹景超,马磊,姚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立强船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