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机构及半自动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2533发布日期:2023-12-15 11:3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位机构及半自动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限位机构及半自动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车门门锁的使用便利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动门锁已经逐渐成为当今车门门锁的主流。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门锁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2、然而,在车辆断电或馈电时,电动门锁无法完成解锁动作,导致用户无法从车内顺利地打开车门。为此,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情况设置了对应的应急解锁装置,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320650140.8、名称为一种门锁解锁装置及车辆的专利,该专利中在车门内设置一个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设置的转盘,转盘上设有缠绕方向相反设置的手动拉线和解锁拉线,将解锁拉线与车门锁连接,则在汽车断电时,手动拉动手动拉线,带动转盘转动进而使解锁拉线移动将车门锁打开实现断电解锁的效果。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例如涉及车辆断电检修等,需要车门锁一直处于解锁状态;因为手动拉线是设置在车门内,若不限制车门处于解锁状态,当驾驶者从车辆中出来后,车门上锁,在车辆断电的情况下将无法开启。为此,在解锁装置的安装架与转盘之间还设有限位件。

4、在安装架上设有转动连接的限位杆,在转盘上开设对应结构的滑槽,滑槽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杆的端部在滑槽内滑动设置。需要车门一直处于解锁状态时,移动手动拉线,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带动滑槽转动,滑槽转动使限位杆端部能在滑槽内滑动,当限位杆端部移动至接近限位槽位置时,手动拉线端受到阻力,此时可以松开手动拉线,由于转盘与安装架之间设有扭簧,转盘会反向转动,使限位杆端部能滑进限位槽中进行卡设,阻止转盘继续回转,使车门锁能保持解锁状态。

5、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限位杆的端部移动至接近限位槽位置,持续拉动转盘将被卡住,此时松开拉线,转盘在扭簧作用下反向转动,限位杆的端部存在沿限位槽原路滑动(限位槽的外第一滑槽),而不滑动进入限位槽内进行限位,根本不能实现对转盘与安装架的限位,进而不能有效确保转盘在使用时能根据使用需要使车门保持解锁状态或单独实现解锁、开锁的效果,为此,现有必要提供一种限位机构,能确保整个解锁装置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位机构及半自动解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限位件不能到达预设作用,导致现有的解锁装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限位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限位组件与导向槽,

3、所述导向槽包括由第一滑槽、限位槽及第二滑槽依次连通的环形凹槽结构,在第一滑槽与限位槽相接处设有下沉设置的第一阶梯,

4、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架与挂钩,挂钩与支架转动连接并固定有嵌设在导向槽内的滑动块,支架上设有与挂钩配合使用的弹性结构的张紧杆使滑动块在导向槽内呈单向环形移动。

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安装时,将导向槽开设在解锁装置转轮(现有技术中的转盘)的圆形侧壁上,将支架与安装架固定或将支架与安装架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挂钩等同于现有技术的限位杆,同时,导向槽的整体环形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设置。

7、则使用时,外力驱动转轮转动,转轮转动带动导向槽转动,导向槽转动使滑动块在导向槽内滑动,当滑动块滑动至第一滑槽与限位槽相接位置,转轮的转动会受限,此时撤销施加在转轮上的作用力,转轮在扭簧的作用下反向转动,此时滑动块在导向槽内移动已经穿过第一阶梯,由于第一阶梯下沉设置,而挂钩能通过张紧杆施加朝向导向槽槽底的压力,使得转轮反向转动时,滑动块不能上移后退进入第一滑槽内,只能在限位槽内卡设,实现车门解锁并能持续保持解锁状态;而再次按照原始方向拉动转轮转动,转轮转动使滑动块退出限位槽进入第二滑槽,撤销施加在转轮上的外力,转轮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能使滑动块沿第二滑槽进入第一滑槽,完成车门上锁操作,进而使得本发明设置的限位机构能使解锁装置根据使用需求一直保持解锁状态或解锁、上锁。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呈圆弧形槽结构,所述第二滑槽呈直线槽结构,限位槽朝向环形凹槽结构内部凹陷形成限位部。

9、本发明在现有的导向槽的基础上,对第二滑槽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与挂钩的安装位置更加适配,确保滑动块能在导向槽内顺利滑动,同时将限位槽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能有利于滑动块在导向槽内的滑动及与导向槽的定位卡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与第二滑槽连接处设有下沉设置的第二阶梯,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由限位槽朝向第一滑槽倾斜向上设置,且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连接处设有下沉设置的第三阶梯。

11、为使滑动块能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求进入导向槽内对应位置,本发明还设置了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第二阶梯能使进入第二滑槽内的滑动块不会再次进入限位槽内进行限位,避免解锁装置不能实现对转轮与安装架解锁的功能;第三阶梯的设置能使进入第一滑槽的滑动块不会倒退至第二滑槽内;而第二滑槽槽底倾斜设置能方便滑动块再次进入第一滑槽内,便于下一次移动转轮时,滑动块能顺利进入第一滑槽、限位槽和第二滑槽实现单向环形移动。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包括相接设置与第一滑槽连接的导向段及与第二滑槽相接的卡接段,所述导向段与卡接段连接处设有下沉设置的第四阶梯。

13、本发明中将限位槽的结构与现有技术区别设置,导向段能对穿过第一滑槽的滑动块进行导向使进入导向段内的滑动块能顺利进入卡接段内,卡接段能使导向槽部随转轮转动时与滑动块位置不变,实现转轮与安装架的限位,确保车门锁能一直处于解锁状态。

14、进一步地,所述挂钩包括依次相接设置的竖直段与横向段,滑动块设置在横向段上,所述竖直段插设在支架上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横向段与张紧杆配合使用使滑动块在导向槽内呈单向环形移动。

15、挂钩的作用等同于现有技术中的限位杆,但是由于导向槽设有第一阶梯,挂钩上设置的滑动块需要一定上下位移空间与第一阶梯适配,为此,将挂钩设置成可与支架转动竖直段及用于固定滑动块的横向段;而张紧杆具有弹性并与挂钩横向段配合,则滑动块在移动过程中,因为导向槽槽底不平整的原因,滑动块上下移动能迫使张紧杆形变,但滑动块又能在张紧杆的作用下始终与导向槽的槽底接触,避免滑动块的反向移动,确保整个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

16、同时,挂钩的原材料可使用弹性钢丝,并利用弯折成型工艺制备得到具有一定刚性强度的结构,而现有技术中的限位杆只能通过冲压成型,需要新开冲压模具,且限位杆端部嵌设在滑槽内的部分还需要另外的工艺或需要组合上去,导致现有的限位杆的生产也极为不便捷,且生产成本也更高,为此,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设置的挂钩还具备轻量化、低成本的特点。

1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一端开口设置的安装孔,竖直段与安装孔插接并转动连接,张紧杆固定在支架上,且张紧杆远离支架的一端与横向段相抵设置。

18、安装孔的设置便于挂钩整体的转动,能使滑动块顺利在导向槽内移动,张紧杆具有弹性,将张紧杆远离支架的一端与挂钩的横向段相抵能使挂钩的转动不受限,同时还能对横向段施加压力使滑动块始终位于导向槽内。

19、进一步地,所述张紧杆上设有用于限定横向段摆动角度的两限位块。

20、安装孔的设置只能确保挂钩能转动,但是张紧杆的宽度有限,为避免挂钩在安装孔内转动时与张紧杆脱离,设置了两限位块,两限位块能确保横向段始终与张紧杆相抵,确保张紧杆能施加外力使滑动块始终位于导向槽内。

21、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段、倾斜段及第二水平段,其中,第一水平段与竖直段采用弧形过渡连接,倾斜段的下端与第一水平段采用弧形过渡连接,倾斜段的上端与第二水平段采用弧形过渡连接,第二水平段与滑动块采用弧形过渡连接,张紧杆远离支架的一端与倾斜段相抵设置。

22、由于挂钩不具有弹性,而挂钩需要张紧杆施加压力,为使张紧杆与挂钩的配合施压更加顺畅,将挂钩的横向段设置成折线型结构,并且将张紧杆远离支架的一端与倾斜段相抵设置,能使张紧杆在挂钩上滑动块在穿过多个阶梯或沿第二滑槽的槽底滑动时,张紧杆形变更易,与挂钩的配合使用更加顺畅。

23、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沿安装孔开口端设有向内开设并与安装孔相通的插接缺口,所述插接缺口侧壁开设有与外界、插接缺口及安装孔均相通的安装空间,在安装空间与插接缺口连接位置设有弹性结构的防脱钩块,横向段择一在插接缺口或安装空间内,张紧杆由开设安装空间的侧壁设有向外延伸设置。

24、本发明设置的插接缺口、安装空间以及防脱钩块能实现挂钩的与支架的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挂钩需要更换或安装时,只需将挂钩插接在安装孔内,使挂钩的横向段穿过防脱钩块使横向段位于安装空间内或插接缺口内,就能实现挂钩的拆装;为此,本发明设置的支架与挂钩的整体拆装更加便捷,而现有技术中需要将限位杆更换时,是需要先将安装架与从车身(车门)内拆卸后,才能将限位杆进行拆卸更换,明显,本发明设置的限位组件更易安装与使用。

2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自动解锁装置,包括上述的限位机构,还包括安装架及安装架上转动连接的转轮,所述导向槽开设在转轮上并与安装架位于转轮的异侧,所述支架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

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导向槽设置在转轮远离安装架的一侧,与现有技术中将滑槽设置在转盘与安装架相邻的一侧相比,本发明设置的位置更方便限位组件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对转轮转动对限位机构配合作用进行验证的过程更加便捷,若安装过程存在问题,该种结构也能加便于进行安装过程的调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