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6464发布日期:2024-03-01 12:5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乘用汽车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乘用车生产线自动化率和生产效率的日益提高,如今从车身下部焊接到白车身装配均可采用自动生产线完成。在自动生产线通过的车身没有人工参与,一些不能自动完成的如抽检、返修等作业则需将车身离开自动生产线,完成相应工作后再返回生产线的操作。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线体端部(最后一个工位,称上下线工位),将车身连同滑橇一同输送至对接的工艺台车上,将车身运到目标区域进行相应作业,完成后再返回、对接,将车身再输送回线体。期间工艺台车反复离开再返回,与线体上下线工位对接必须实现纵向对正,目前,采用的三种方式分别为:第一种地面导槽,第二种端部卡槽,第三种侧面导轮,如图1所示。

2、如图1a所示,地面导槽方式,推入工艺台车时,需要台车导向辊轮较为准确地对正地面导槽,但导向辊轮在工艺台车中间,推车操作人员目视不可见,需凭经验和感觉并反复试探导向辊轮是否进入导向槽。如果未能导入,对于较大较重的工艺台车,受制于台车行走轮与地面非常大的摩擦阻力,并不能实现导正滑入。如果强行推入,导向辊轮与导槽产生冲击,二者之一出现变形损坏,对正目的并未真正实现。

3、如图1b所示,端部卡槽方式,推入工艺台车时,需要台车端部准确地对正端部卡槽,当工艺台车承载车身时,操作人员目视不可见,只能通过试探或在他人指挥下,多次推拉工艺台车,直至进入卡槽内。此种方式操作较困难,对正过程往往需多人配合。

4、如图1c所示,侧面导轮方式,推入工艺台车时,需要台车较为准确地对正左右导轮中间,当工艺台车承载车身时,操作人员仍然是目视不可见,与第二种方式类似,仍然需通过试探或他人指挥,多次推拉工艺台车,直至进入侧面导轮内。如果强行推入,侧面导轮受到冲击变形损坏,左右导轮间距加大、精度降低,对正目的无法准确实现。

5、上述工艺台车与线体对接对正的场景较为普遍,对于尺寸大、重量大的工艺台车,急需研发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能够实现无障碍、无损坏、较精确地顺利对接和对正操作,提高作业人机效率、配合自动线完善线体生产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用于线体出入口输送车身离线和上线操作,以解决工艺台车推入对接位置的过程与线体无障碍、无损坏、较精确地顺利对接和对正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包括机座10、对正座20、高度调整杆30和万向滚珠轮40;

4、所述机座10上部装有多个缓冲块50和1个对正标线60,机座10前端还装有对正座20,对正座20在垂直方向的高度能够调整;

5、还包括安装在工艺台车端部的对正溜板70和对正指示线80;所述对正溜板70可纵向接触并滑上对正座20上的万向滚珠轮40,并能够实现到位即定位;所述对正指示线80能够与对正机构上的对正标线60相配合。

6、进一步地,所述机座10由底板、垂直立于底板两侧的立柱以及固定于立柱上的支撑梁组成,所述立柱固定在底板两侧,支撑梁横向穿过立柱上的安装孔固定于立柱上方。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的两端以及中部分别安装有1个缓冲决50,用于实现工艺台车纵向推进的缓冲和到位。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的顶端中部装有1个对正标线60,用于指示对正操作方向和位置。

9、进一步地,对正座20通过2个l型安装板与2个高度调整杆30组合安装在机座10上。

10、更进一步地,各l型安装板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上,高度调整杆30穿过对应的l型安装板与对正座20螺纹连接,对正座20在机座10上通过高度调整杆30螺纹调节,实现对正座20在垂直方向的高度调整。

11、进一步地,工艺台车端部采用与对正机构相匹配的对正溜板70,其下表面有对正沟槽,利用工艺台车的重力,到位后万向滚珠轮40进入对正溜板70沟槽内完成对正并定位。

12、进一步地,工艺台车端部上表面的对正指示线80则用于与对正机构上的对正标线60相配合,目视化指示人员操作。

13、进一步地,所述对正溜板70上设有与万向滚珠轮40配合的斜面,沿对正溜板70的斜面,工艺台车端部被升起,车轮小间隙离地解除横向摩擦阻力。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发明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其应用在自动线车身上下线工艺台车对接作业场景,具有操作便捷、省力,无视觉障碍,无机构损伤,对正精度高等优点;同时,对正机构本体结构简单,易于维修维护;显著提高操作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线体先进性;与既有对正机构相比,能够真正实现与线体准确对正,使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快捷,机构本体结构简洁、易于调试、易于维修维护,并且具有在其他一切推入对接场景的扩展、推广应用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0)、对正座(20)、高度调整杆(30)和万向滚珠轮(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由底板、垂直立于底板两侧的立柱以及固定于立柱上的支撑梁组成,所述立柱固定在底板两侧,支撑梁横向穿过立柱上的安装孔固定于立柱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的两端以及中部分别安装有1个缓冲决(50),用于实现工艺台车纵向推进的缓冲和到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的顶端中部装有1个对正标线(60),用于指示对正操作方向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对正座(20)通过2个l型安装板与2个高度调整杆(30)组合安装在机座(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各l型安装板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上,高度调整杆(30)穿过对应的l型安装板与对正座(20)螺纹连接,对正座(20)在机座(10)上通过高度调整杆(30)螺纹调节,实现对正座(20)在垂直方向的高度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工艺台车端部采用与对正机构相匹配的对正溜板(70),其下表面有对正沟槽,利用工艺台车的重力,到位后万向滚珠轮(40)进入对正溜板(70)沟槽内完成对正并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工艺台车端部上表面的对正指示线80则用于与对正机构上的对正标线(60)相配合,目视化指示人员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正溜板(70)上设有与万向滚珠轮(40)配合的斜,沿对正溜板(70)的斜面,工艺台车端部被升起,车轮小间隙离地解除横向摩擦阻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台车引导式对正机构,包括机座、对正座、高度调整杆和万向滚珠轮;机座上部装有缓冲块、对正标线和垂直方向高度可调的对正座;还包括安装在工艺台车端部的对正溜板和对正指示线,对正溜板可纵向接触并滑上对正座上的万向滚珠轮,实现到位即定位。本发明应用在自动线车身上下线工艺台车对接作业场景,具有操作便捷、省力,无视觉障碍,无机构损伤,对正精度高等优点;其结构简单,易于维修维护;显著提高操作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线体先进性;与既有对正机构相比,能真正实现与线体准确对正,使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快捷,机构本体结构简洁、易于调试、易于维修维护,并且具有在其他一切推入对接场景的扩展、推广应用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毕兰峰,丁才奇,王冬梅,方志国,李长松,魏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