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5404发布日期:2024-01-06 23:1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打孔机,具体的涉及一种可以折叠并且不需要手动掰开两翼的打孔机。


背景技术:

1、打孔机是一种常用的办公设备,其主要用于纸张等材质的打孔;目前市面上的打孔机为单孔打孔机或者多孔打孔机,但是其结构占据空间比较大,在打孔完成后无法折叠,携带不方便;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现有技术也有公开一种折叠打孔机,如申请号为cn97100743.8、名称为可折叠纸张打孔机,就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打孔机结构,该结构具有一对可转动连接的构成顶部的支柱;一对可转动连接的构成底部的支柱,每一顶部支柱邻接一个底部支柱,且每一对中的支柱可相对移动以便相互折叠;冲孔头配置在每一邻接顶部及底部支柱之间;且至少一弹簧位在每一邻接顶部及底部支柱间,借此,当各对支柱相互移开时可推动每一邻接的顶部及底部支柱相互移开,每对支柱均具有相间隔的导孔或间隔且对齐的冲纸孔,每一冲纸孔与一个冲孔头配合,且在支柱对相互以相反于弹簧的伸展方向移动时,该冲孔头分别移动通过对应的导孔及冲纸孔,其特征在于,弹簧的形状为似l字形,它具有自弹簧平面以直角突出的一突出部,且突出部固定于底部上;上述该申请的这种打孔机,在打孔时需要手动的将两个上支柱和对应的两个下支柱沿着平面向外转动,使得两个上支柱左右分离、两个下支柱左右分离,然后才能进行打孔操作,这种方式展开过程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一键按动即可打开两翼,无需手动掰开两翼,打开过程更加快捷、方便的打孔机。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打孔机,该结构包括上压板、一对上盖,下压板、一对下盖;所述的上压板和下压板能相互盖合,所述的一对上盖与一对下盖能相互盖合;所述的一对上盖与上压板铰接,所述的一对下盖与下压板铰接;所述的一对上盖与一对下盖之间设置有打孔组件和弹性件,所述的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推动组件,所述的推动组件用于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的扣合、分离,且分离时所述的推动组件驱动所述的一对下盖相对下压板左右展开、所述的弹性件驱动所述的一对上盖与一对下盖上下分离。

3、采用上述结构,本申请的打孔机结构,需要打孔时,不需要手动将两翼分离,而是通过推动组件实现自动分离,即仅仅对推动组件施力,使得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分离、推动组件驱动一对下盖相对下压板左、右分离,同时位于一对上盖与一对下盖之间的弹性件就会发生形变自动迫使上、下盖彼此上、下分离;因此本申请仅仅施力推动组件就可以实现同侧的一对上下盖相对另一侧的一对上下盖彼此左右分离,即实现了两翼的自动分离,此时即可进行打孔操作;本申请的这种结构,打孔状态的整个实现过程仅仅需要对推顶组件施力即可,不需要手动掰开两翼,更加的快捷、方便。

4、进一步的,所述的推动组件包括沿着上下盖厚度方向延伸的推纽,推纽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齿条,对应的所述的一对下盖的内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部;所述的推纽的上端设置有拉钩,对应的所述的上压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拉钩扣合的扣板;采用上述结构,不使用时,推纽的拉钩与上压板的扣板扣合,整个打孔机处于收拢状态;当要打孔时向着内部推动推纽,此时推纽上端的拉钩就会与扣板脱离、推纽的齿条和下盖内端的齿轮部啮合会驱动一对下盖彼此相对下压板左、右打开,同时弹性件没有了上下压板的束缚、具有形变的空间发生形变驱动上下盖分离,使得打孔机处于打孔状态;上述打开过程不需要手动掰开两翼,仅仅推动推纽即可完成两翼打开动作,更加的省力快捷。

5、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压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卡扣,所述的齿条可滑动的连接于一对卡扣内,且所述的齿条与推纽垂直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卡扣实现推纽和齿条与下压板之间的连接,在推纽上端的拉钩与上压板的扣板脱离时,实现上下压板之间的分离,推纽和齿条始终被卡扣固定在下压板上;卡扣的设置还可以对推纽向内推动的距离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过度推动导致齿条与齿轮部滑脱;而且齿条与推纽垂直连接使得齿条对一对下盖平推、驱动一对下盖相对下压板左、右张开。

6、进一步的,所述的拉钩为水平延伸的拉钩,对应的所述的扣板为水平方向延伸的扣板;上述结构可以保证在平推推纽的过程,使得拉钩与扣板之间可以更加顺滑的脱离,不影响后续两翼的展开。

7、进一步的,所述的推纽与所述的齿条一体式设置,所述的一对卡扣的内壁延伸高度与齿条的厚度相适配;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提高推纽与齿条之间的连接牢固度,而且卡扣的内壁延伸高度与齿条的厚度相适配、能使得齿条可以紧贴下压板的上表面,使其可以沿着下压板的上表面水平前后移动,实现对两翼的平稳推动。

8、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部的延伸厚度与齿条的延伸厚度相等,且齿轮部和齿条的下表面均紧贴于下压板的上表面上;采用该结构,实现齿条与齿轮部的有效啮合,并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可以更加平稳的推动。

9、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均设置有用于限位一对上盖和一对下盖左、右分离的限位挡板,处于打孔状态时所述的一对上盖和一对下盖均与各自的限位挡板抵靠;采用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打孔状态时,两翼左右分离的角度可控。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对上盖和一对下盖均与各自的限位挡板抵靠时、同侧(一侧)上下设置的上盖和下盖与另一侧上下设置的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夹角呈直角;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打孔机处于打孔状态时,施加于纸张或者待打孔材料合理的打孔间距,并且打孔机不会过度被打开,收拢方便。

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一对下盖均包括底盖和位于底盖上方的中盖,所述的底盖和中盖的内端相连接、自由端彼此上下设置有间距,所述的间距用于待打孔材料的放置;所述的打孔组件包括固定于中盖内的打孔钉,和位于底盖上与打孔钉对正设置的冲孔;所述的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中盖上、另一端连接于打孔钉上;采用上述结构,打孔机处于打孔状态时,上下压合上、下盖,就可以驱动打孔组件对位于间距内的待打孔材料施力,在打孔钉和下部冲孔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打孔操作。

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盖的外端设置有转轴,所述的一对上盖的与上压板相铰接的相对端与转轴可转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在打孔机处于打孔状态时,一对上盖铰接端与一对下盖上、下分离,而另一端与中盖可转动连接,使得此时的一对上盖处于内高外低的倾斜状态,方便打孔按压时对打孔组件施力;而且可转动连接的方式不会妨碍上盖相对下盖的上下分离,以及彼此之间的左右分离。

13、进一步的,所述的一对上盖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有压板,所述的压板位于打孔钉的正上方设置有向下的凸起;采用该结构,当按压上盖时,凸起的设置可以给予打孔钉更大的压合力,使其可以更加容易的实现对材料的打孔;而且压板的设置还可以在打孔机收拢状态给予弹性件足够的压合力,当上下压板分离时,弹性件有足够的弹性形变力使得上、下盖彼此分离。

14、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片,所述的弹片沿着中盖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内端与中盖之间铆接、外端翘起插接于打孔钉上;采用该结构,可以减小打孔机的占用空间,并且更方便打孔机的收拢折叠。



技术特征:

1.一种打孔机,其特征在于:该打孔机的结构包括上压板(1)、一对上盖(2),下压板(3)、一对下盖(4);所述的上压板(1)和下压板(3)能相互盖合,所述的一对上盖(2)与一对下盖(4)能相互盖合;所述的一对上盖(2)与上压板(1)铰接,所述的一对下盖(4)与下压板(3)铰接;所述的一对上盖(2)与一对下盖(4)之间设置有打孔组件(5)和弹性件(6),所述的上压板(1)与下压板(3)之间设置有推动组件(7),所述的推动组件(7)用于上压板(1)与下压板(3)之间的扣合、分离,且分离时所述的推动组件(7)驱动所述的一对下盖(4)相对下压板(3)左右展开、所述的弹性件(6)驱动所述的一对上盖(2)与一对下盖(4)上下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组件(7)包括沿着上压板(1)和下压板(3)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推纽(701),推纽(70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齿条(702),对应的所述的一对下盖(4)的内端设置有与齿条(702)啮合的齿轮部(401);所述的推纽(701)的上端设置有拉钩(703),对应的所述的上压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拉钩(703)扣合的扣板(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卡扣(301),所述的齿条(702)可滑动的连接于一对卡扣(301)内,且所述的齿条(702)与推纽(701)垂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钩(703)为水平延伸的拉钩,对应的所述的扣板(101)为水平方向延伸的扣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纽(701)与所述的齿条(702)一体式设置,所述的一对卡扣(301)的内壁延伸高度与齿条(702)的厚度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部(401)的延伸厚度与齿条(702)的延伸厚度相等,且齿轮部(401)和齿条(702)的下表面均紧贴于下压板(3)的上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板(1)和下压板(3)上均设置有用于限位一对上盖(2)和一对下盖(4)左、右分离的限位挡板(8),处于打孔状态时所述的一对上盖(2)和一对下盖(4)均与各自的限位挡板(8)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上盖(2)和一对下盖(4)均与各自的限位挡板(8)抵靠时,同侧上下设置的上盖(2)和下盖(4)与另一侧上下设置的上盖(2)和下盖(4)之间的夹角呈直角。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下盖(4)均包括底盖(402)和位于底盖(402)上方的中盖(403),所述的底盖(402)和中盖(403)的内端相连接、自由端彼此上下设置有间距,所述的间距用于待打孔材料的放置;所述的打孔组件(5)包括固定于中盖(403)内的打孔钉(501),和位于底盖(402)上与打孔钉对正设置的冲孔(502);所述的弹性件(6)的一端固定于中盖(403)上、另一端连接于打孔钉(50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盖(403)的外端设置有转轴(404),所述的一对上盖(2)与上压板(1)相铰接的相对端与转轴(404)可转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上盖(2)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有压板(201),所述的压板(201)位于打孔钉(501)的正上方设置有向下的凸起(202)。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6)为弹片,所述的弹片沿着中盖(403)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内端与中盖(403)之间铆接、外端翘起插接于打孔钉(501)上。


技术总结
一种打孔机,该结构包括上压板、一对上盖,下压板、一对下盖;所述的上压板和下压板能相互盖合,所述的一对上盖与一对下盖能相互盖合;所述的一对上盖与上压板铰接,所述的一对下盖与下压板铰接;所述的一对上盖与一对下盖之间设置有打孔组件和弹性件,所述的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推动组件,所述的推动组件用于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的扣合、分离,且分离时所述的推动组件驱动所述的一对下盖相对下压板左右展开、所述的弹性件驱动所述的一对上盖与一对下盖上下分离;本申请的打孔机通过一键按动即可打开两翼,无需手动掰开两翼,打开过程更加快捷、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彭锋,俞杰辉,金德连,曹登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3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