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0976发布日期:2023-05-14 14:1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定位夹具,具体为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1、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

2、如申请号为cn202021767593.1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夹具。该实用新型在台虎钳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位块,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成批生产工件,同时合理的设计了定位块与台虎钳固定夹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可随意的调整定位块在固定夹块之间的位置,便于扩大使用范围,装夹不同大小的工件,并且合理的设计定位块上的沉孔,可防止在使用时工作人员误触碰到定位块,进而被螺钉的头部刮伤。但在对工件不同位置加工时需要进行二次装夹校正,这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包括基座和定位组件,所述基座的前端四角设置有撑脚,且撑脚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旋转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环架、支撑平台、齿圈、齿轮和电机一,且环架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后端设置有齿圈,且齿圈的内侧衔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后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电机一,用于工件定位的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支撑平台的前端,且定位组件包括支座和电机二,所述支座的底部右侧安置有电机二。

3、进一步的,所述环架的内侧呈内凹状,所述电机一和基座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平台呈中空状,且支撑平台和齿圈呈一体化结构,而且齿轮和齿圈啮合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正反螺杆一、螺母座和主动齿轮,且电机二的输出端贯穿支座底部连接有正反螺杆一,所述正反螺杆一的外部自下至上依次套设有螺母座和主动齿轮。

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齿形皮带和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的外侧衔接有齿形皮带,所述齿形皮带的内侧还衔接有从动齿轮。

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正反螺杆二、连接板和夹持辊,且从动齿轮的中部竖向穿设有正反螺杆二,所述螺母座靠近支座竖直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内侧转动设置有夹持辊。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且连接板仰视呈“凹”状。

9、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前端中部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设置的定位组件能够快捷稳定的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双向定位夹持,使工件加工期间更为稳定,效率高。

11、1、本实用新型正反螺杆一、正反螺杆二外部均套设有两个螺母座,通过电机二驱使正反螺杆一传动,由与正反螺杆一套设固定的主动齿轮带动同样与齿形皮带内侧相贴合的从动齿轮作啮合传动,实现连接板跟随螺母座分别关于正反螺杆一、正反螺杆二上作垂直方向相向或相反移动,从而适应不同尺寸工件,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移位。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驱使推板推动工件,能促进工件关于两根夹持辊之间向前移动,从而实现前后定位,提高定位夹具使用时的灵活性。

13、3、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包括基座(1)和定位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前端四角设置有撑脚(2),且撑脚(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旋转的旋转组件(3),所述旋转组件(3)包括环架(301)、支撑平台(302)、齿圈(303)、齿轮(304)和电机一(305),且环架(30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支撑平台(302),所述支撑平台(302)的后端设置有齿圈(303),且齿圈(303)的内侧衔接有齿轮(304),所述齿轮(304)的后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电机一(305),用于工件定位的所述定位组件(4)设置于支撑平台(302)的前端,且定位组件(4)包括支座(401)和电机二(402),所述支座(401)的底部右侧安置有电机二(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架(301)的内侧呈内凹状,所述电机一(305)和基座(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302)呈中空状,且支撑平台(302)和齿圈(303)呈一体化结构,而且齿轮(304)和齿圈(303)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还包括正反螺杆一(403)、螺母座(404)和主动齿轮(405),且电机二(402)的输出端贯穿支座(401)底部连接有正反螺杆一(403),所述正反螺杆一(403)的外部自下至上依次套设有螺母座(404)和主动齿轮(4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还包括齿形皮带(406)和从动齿轮(407),且主动齿轮(405)的外侧衔接有齿形皮带(406),所述齿形皮带(406)的内侧还衔接有从动齿轮(4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还包括正反螺杆二(408)、连接板(409)和夹持辊(410),且从动齿轮(407)的中部竖向穿设有正反螺杆二(408),所述螺母座(404)靠近支座(401)竖直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409),且连接板(409)的内侧转动设置有夹持辊(4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9)设置有两个,且连接板(409)仰视呈“凹”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前端中部安装有电动推杆(5),且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涉及定位夹具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和定位组件,所述基座的前端四角设置有撑脚,且撑脚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旋转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环架、支撑平台、齿圈、齿轮和电机一,且环架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后端设置有齿圈,且齿圈的内侧衔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后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电机一,用于工件定位的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支撑平台的前端。该双向夹持的定位夹具定位组件能够快捷稳定的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双向定位夹持,使工件加工期间更为稳定,效率高,通过电动推杆驱使推板推动工件,能促进工件关于两根夹持辊之间向前移动,从而实现前后定位,提高定位夹具使用时的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安姆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