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轮拆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2288发布日期:2023-06-29 12:5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皮带轮拆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拆卸,具体涉及一种皮带轮拆卸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机是各种机械设备的核心的部件,为了动力的传动,通常需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皮带轮或链轮等,为了调整传动比、保养、维修等,时常需要将皮带轮拆卸,而由于皮带轮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较为紧致,导致难以拆卸,现有的拆卸方式都是通过双手直接来拆卸,而这样的方式不方便对电机进行固定,导致拆卸困难、费力,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轮拆卸结构,使得对皮带轮的拆卸更加轻松省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轮拆卸结构,使得对皮带轮的拆卸更加轻松省力。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皮带轮拆卸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垂直设置有两个立杆,两个立杆顶部通过上横板连接,并在上横板中心设置有螺杆套,螺杆套中连接有螺杆,螺杆上端设置有手轮,下端转动穿设在支套中,所述支套两侧设置有升降横杆,升降横杆端头设置有竖导套,竖导套分别穿设在两个立杆,且在升降横杆上还穿设有横导套,横导套下方设置有槽型钢,两个槽型钢的槽口相对,在立杆上还固定设置有下支板,下支板上设置有条形缺口。

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还垂直设置有两个侧板,侧板位于立杆外侧,所述上横板和下支板的端头连接在侧板上。

5、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底端设置有两个限位环,支套位于两个限位环之间。

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下支板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的数量为2个。

7、进一步的,所述条形缺口的端头为半圆形,且该半圆的圆心和螺杆的轴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8、进一步的,所述横导套和升降横杆的纵截面均为方形,横导套位于槽型钢中部且所述槽型钢的长度为8-10cm。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下支板、上横板、槽型钢和螺杆等结构,将电机的轴端间隙通过条形缺口卡设在下支板上,使其皮带轮位于下支板上部,通过将槽型钢卡设在皮带轮两侧并转动手轮从而拔出皮带轮,该过程不需要手动的对电机和皮带轮进行固定,只需通过以转动手轮的方式即可拆卸皮带轮,使得拆卸过程轻松而又省力,槽型钢上设置有横导套来调节槽型钢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皮带轮。



技术特征:

1.皮带轮拆卸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垂直设置有两个立杆(3),两个立杆(3)顶部通过上横板(12)连接,并在上横板(12)中心设置有螺杆套(13),螺杆套(13)中连接有螺杆(14),螺杆(14)上端设置有手轮(15),下端转动穿设在支套(10)中,所述支套(10)两侧设置有升降横杆(9),升降横杆(9)端头设置有竖导套(6),竖导套(6)分别穿设在两个立杆(3),且在升降横杆(9)上还穿设有横导套(8),横导套(8)下方设置有槽型钢(7),两个槽型钢(7)的槽口相对,在立杆(3)上还固定设置有下支板(4),下支板(4)上设置有条形缺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还垂直设置有两个侧板(2),侧板(2)位于立杆(3)外侧,所述上横板(12)和下支板(4)的端头连接在侧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4)底端设置有两个限位环(11),支套(10)位于两个限位环(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下支板(4)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16),加强板(16)的数量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缺口(5)的端头为半圆形,且该半圆的圆心和螺杆(14)的轴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导套(8)和升降横杆(9)的纵截面均为方形,横导套(8)位于槽型钢(7)中部且所述槽型钢(7)的长度为8-10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轮拆卸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垂直设置有两个立杆,两个立杆顶部通过上横板连接,并在上横板中心设置有螺杆套,螺杆套中连接有螺杆,螺杆上端设置有手轮,下端转动穿设在支套中,所述支套两侧设置有升降横杆,升降横杆端头设置有竖导套,竖导套分别穿设在两个立杆,且在升降横杆上还穿设有横导套,横导套下方设置有槽型钢,两个槽型钢的槽口相对,在立杆上还固定设置有下支板,下支板上设置有条形缺口。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轮拆卸结构,使得对皮带轮的拆卸更加轻松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沈明忠,李丹,朱瑞能,唐文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