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5939发布日期:2023-08-27 12:0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辅助设备,具体为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


背景技术:

1、钢基新材料tsg是在钢基上烧结铜球塑料复合材料,它是一种高强度低磨擦新材料,该材料以填充有塑料的铜塑复合层为减摩抗磨工作层,钢板主要承担机械荷载作用,塑料层起磨合和润滑的作用,tsg特点是塑料表面层要求尽量薄,铜层则加大厚度,表面允许露铜层,该材料承受能力比钢还大数倍,当荷载从1~90kn/cm*2,磨擦系数仅为0.127~0.045,且与钢轨半径无关,它是重载、轻载、检修闸门都适用的优越滑道材料;

2、现有的钢基模组轻载机构在进行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的钢基模组轻载机构的导杆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其导杆的规格必须是固定的,不同直径的导杆无法与相应的设备进行兼容,当遇到没有合适的导杆可供替换的情况时,则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载具,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插接在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的末端活动连接在底槽的内部,所述底槽开设在底盘的表面,所述底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轴承。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在蜗杆的末端表面,而轴承的外环外壁则固定连接字啊底座的内壁表面内部,最大限度加强了对整体装置的控制能力,保证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槽的数量与滑槽的数量相等,同时滑槽与底槽均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有效的加强了对各个构件的稳定性,同时加强了对整体装置的支撑力度。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蜗轮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底盘的下表面的圆心位置,另一端则转动连接在底座的内壁下表面的圆心处,更好的保护了整体装置的使用不受影响,加强了对整体装置操纵的实际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在蜗杆的顶端表面的圆心处,另一端则通过插孔延伸出主体的表面外部,更好的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平衡性,有效的增强了整体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槽开设在主体的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且插槽的位置与导杆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更有力的增强了整体装置的可操作性,保证了在使用过程的牢固与稳定性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具的位置处于滑槽与底槽的内部,同时夹具的高度大于滑槽到底槽之间的长度,最大程度的增加了工作人员对于整体装置的控制性,提高了整体装置使用的体验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插口,插口的口径大于导杆的直径,有效的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能,拓展了整体装置的能动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孔的位置与插槽的位置均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同时插孔的位置处于插槽的上端,更加明确直观的借助这部分的结构运行时的动能,将整体装置的运行进行串联,加强了整体装置的能动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钢基模组轻载机构,通过转轴带动蜗杆进行旋转,蜗杆带动蜗轮进行转动,再通过蜗轮带动底盘进行旋转来控制夹具在底座的表面进行移动来夹持不同直径的导杆,从而达到了灵活控制整体装置,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能,加强了现有的钢基模组轻载机构的导杆适配不同直径的导杆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插槽(2),所述插槽(2)的内部插接有导杆(3),所述导杆(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载具(4),所述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插孔(5),所述插孔(5)的内部插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插接在底座(7)的内部,所述底座(7)的表面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夹具(9),所述夹具(9)的末端活动连接在底槽(10)的内部,所述底槽(10)开设在底盘(11)的表面,所述底盘(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2),所述蜗轮(12)的表面啮合连接有蜗杆(13),所述蜗杆(1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轴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4)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在蜗杆(13)的末端表面,而轴承(14)的外环外壁则固定连接字啊底座(7)的内壁表面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10)的数量与滑槽(8)的数量相等,同时滑槽(8)与底槽(10)均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底盘(11)的下表面的圆心位置,另一端则转动连接在底座(7)的内壁下表面的圆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的一端安装在蜗杆(13)的顶端表面的圆心处,另一端则通过插孔(5)延伸出主体(1)的表面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开设在主体(1)的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且插槽(2)的位置与导杆(3)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9)的位置处于滑槽(8)与底槽(10)的内部,同时夹具(9)的高度大于滑槽(8)到底槽(10)之间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表面开设有插口,插口的口径大于导杆(3)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5)的位置与插槽(2)的位置均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同时插孔(5)的位置处于插槽(2)的上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钢基模组轻载机构,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载具,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插接在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的末端活动连接在底槽的内部,所述底槽开设在底盘的表面。本技术通过转轴带动蜗杆进行旋转,蜗杆带动涡轮进行转动,再通过涡轮带动底盘进行旋转来控制夹具在底座的表面进行移动来夹持不同直径的导杆,从而达到了灵活控制整体装置,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能,加强了现有的钢基模组轻载机构的导杆适配不同直径的导杆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合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