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7332发布日期:2023-08-25 03:4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及其他民用领域(翻盖类),具体为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后备箱设置的备胎盖板,与汽车后备箱之间是通过转轴或者插销转动连接结构,在打开的时候,由于空间受限,不能把盖板翻转立起来,这样,这样盖板就会受到重力,再次压下去复原,这样人在拿东西的时候,市场被盖板阻挡,非常不方便,为了要解决这个技术的问题,我们设计了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可以解决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解决了现有备胎盖板与汽车后备箱在连接时,缺乏阻尼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所述阻尼器铰链设置于两个相对转动的物体的连接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3、转轴,与相对旋转部品其一连接;

4、槽体,开设在转轴的表面;

5、摩擦片,为大半圆形结构,套接在转轴的外部,且与槽体所在的位置相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6、套筒,套接在每组摩擦片的外部,与另一相对旋转部品连接;

7、所述摩擦片局部区段若干外凸部及内凹部,当转轴和套筒发生相对转动时,套筒带动摩擦片与转轴相对运动、外凸部及内凹部的形状,在转动过程中保持各组摩擦片同时转动,与槽体之间能够产生均衡摩擦力。

8、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相对旋转部品其一的花键槽。

9、进一步的,每组摩擦片之间为中心对称分布,每组摩擦片对应的套筒为对称设置或并行排列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包括相连通的容腔a、容腔b。

11、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包括位于容腔a内部的摩擦体,若干个凸点均设置于摩擦体的内壁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还包括位于容腔b内部的卡合体,所述卡合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外凸部,另一侧设置有与外凸部相适配的内凹部,保证摩擦片整体转动,从而产生恒定的摩擦力。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一端设置到指定位置固定,另外一端设置有盖板进行固定,通过本产品的结合,可以在打开盖板的时候,通过设计计算,在指定角度之间都可以很好的固定住,便于箱体东西拿取。相较于支撑杆或者液压杆方案,成本低,且便于安装使用。另外本产品不限制在汽车上,只要是有箱体和盖体需要阻尼设置的,都可以安装本产品,非常方便实用。



技术特征:

1.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所述阻尼器铰链设置于两个相对转动的物体的连接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相对旋转部品其一的花键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每组摩擦片(3)之间为中心对称分布,每组摩擦片(3)对应的套筒(4)为对称设置或并行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包括相连通的容腔a(41)、容腔b(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3)包括位于容腔a(41)内部的摩擦体(31),若干个凸点(33)均设置于摩擦体(31)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3)还包括位于容腔b(42)内部的卡合体(32),所述卡合体(32)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外凸部(34),另一侧设置有与外凸部(34)相适配的内凹部(35),保证摩擦片(3)整体转动,产生恒定的摩擦力。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涉及阻尼技术领域,包括转轴、槽体、摩擦片以及套筒,转轴及套筒和摩擦片与两个相对转动的物体相连接,实现相对转动。该金属摩擦阻尼器铰链,一端设置到指定位置固定,另外一端设置有盖板进行固定,通过本产品的结合,可以在打开盖板的时候,通过设计计算,采用特定的阻尼,使其在指定角度之间都可以很好的固定住,便于箱体里的东西拿取。相较于支撑杆或者液压杆方案,成本低,且便于安装使用。另外本产品不限制在汽车上,只要是有箱体和盖体需要阻尼设置的,都可以安装本产品,非常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日模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