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传动机构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9422发布日期:2023-10-06 15:1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锁传动机构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仪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门锁传动机构及门锁。


背景技术:

1、在电厂核岛设备的设计使用中,由于机柜内常需要放置带电运行的设置,因此在规范rcc-e《核岛电气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中要求,机柜门把手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需低于0.1ω,以防止由于门锁系统意外带电导致操作人员触及门把手而触电。

2、现有的项目机柜用门锁系统通常包括把手、基座和传动机构,由于把手和基座多为塑料材质或金属喷漆材质,其无法与柜门导通,因此门锁系统与柜门的导通是通过传动机构实现的,现有技术中常通过在传动机构外壳的安装孔位置喷涂导电保护区以导通外壳与柜门,并通过传动机构中的转轴和锁杆使把手与柜门导通,但由于转轴是一端连接把手,一端设置齿轮,并通过与锁杆啮合的齿轮锁杆移动,从而执行开锁柜门的动作,因此在开锁柜门的过程中,转轴和锁杆均为运动部件,在运动过程中,转轴与外壳、齿轮与锁杆、锁杆与外壳之间均会产生缝隙,当缝隙同时产生时门锁系统与柜门失去导通连接,此时操作人员存在极大的触电风险。

3、因此,如何降低操作人员在开关机柜门锁时的触电风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传动机构,以降低操作人员在开关机柜门锁时的触电风险。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门锁传动机构的门锁。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门锁传动机构,包括:

5、壳体,内部设置齿轮和转轴,所述转轴两端穿过所述齿轮及所述壳体;

6、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个对角位置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锁杆和所述第二锁杆啮合;

7、导通片,为导体材质,所述导通片接触所述壳体外壁、所述第一锁杆和所述第二锁杆;

8、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导通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转轴,所述弹性件在所述门锁传动机构的动作过程中均处于压缩状态。

9、优选地,在上述门锁传动机构中,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金属材质的限位垫片,所述外壳朝向所述限位垫片的一侧设置有阶梯状的凹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并抵接所述限位垫片和所述凹槽侧壁。

10、优选地,在上述门锁传动机构中,在所述弹性件的轴向上,所述弹性件的长度较所述凹槽朝向所述限位垫片最近一阶的深度长2.5mm-3.5mm,所述限位垫片贴紧所述凹槽的端部设置。

11、优选地,在上述门锁传动机构中,所述导通片包括主体和弹性的翘曲片,所述主体为尺寸适配所述壳体侧壁的矩形结构且所述主体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伸出的通过孔,两个所述翘曲片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个对角位置并分别翘曲接触所述第一锁杆和所述第二锁杆。

12、优选地,在上述门锁传动机构中,所述通过孔包括用于在所述壳体表面进行定位的卡接部,四个所述卡接部分别朝向所述本体的四角设置。

13、优选地,在上述门锁传动机构中,所述导通片为0.15mm-0.25mm厚、经过热处理后的铍青铜导体片。

14、优选地,在上述门锁传动机构中,所述限位垫片由安装螺钉固定于所述转轴上。

15、一种门锁,包括把手、基座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门锁传动机构,所述门锁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内,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

16、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传动机构,包括壳体、齿轮、转轴、第一锁杆、第二锁杆、导通片和弹性件,其中,齿轮和转轴设置于壳体内,且转轴两端穿过齿轮及壳体,转轴穿过齿轮并与齿轮固定,以通过控制转轴的转动带动齿轮转动,而转轴穿过壳体是用于供操作人员对转轴进行操作动作;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设置于壳体的两个对角位置并伸出壳体,同时齿轮同时与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啮合,在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反向运动以执行开锁和锁定动作,上述结构为现有技术中门锁配件的标准配置,而考虑到转轴、齿轮、第一锁杆、第二锁杆和壳体均可能产生缝隙,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传动机构还设置有导通片,导通片为导体材质,且导通片接触壳体的外壁、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以使得锁杆和外壁之间导通连接,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导通片根据壳体及锁杆的结构进行设置,以保证在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运动过程中,导通片均能够实现其导通作用;弹性件则套设于转轴上,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导通连接壳体和转轴,且弹性件在门锁传动机构的动作过程中均处于压缩状态,以借助弹性件的弹性势能实现其两端与壳体和转轴的良好导通连接,通过将门锁传动机构中的转轴和锁杆均与外壳导通,以在安装把手后,使得把手导通柜门而实现良好接地。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传动机构,在现有的门锁传动机构基础上设置导通片和弹性件,其中,导通片用于在门锁传动机构动作过程中接触壳体外壁、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以实现两个锁杆与壳体的导通,而弹性件则套设于转轴上,弹性件在门锁传动机构的动作过程中均处于压缩状态,以通过其弹性势能实现壳体和转轴的良好导通连接,上述结构将两个锁杆和转轴均与壳体进行良好导通,与转轴接触的把手可以通过转轴、壳体、柜体实现接地,也可以通过转轴、齿轮、锁杆、壳体、柜体进行接地,两条路径互补执行,以避免部分运动部件之间出现间隙时导通失效,降低操作人员在开关机柜门锁时的触电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门锁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金属材质的限位垫片(80),所述壳体(10)朝向所述限位垫片(80)的一侧设置有阶梯状的凹槽(110),所述弹性件(70)设置于所述凹槽(110)内并抵接所述限位垫片(80)和所述凹槽(110)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件(70)的轴向上,所述弹性件(70)的长度较所述凹槽(110)朝向所述限位垫片(80)最近一阶的深度长2.5mm-3.5mm,所述限位垫片(80)贴紧所述凹槽(110)的端部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片包括主体(610)和弹性的翘曲片(620),所述主体(610)为尺寸适配所述壳体(10)侧壁的矩形结构且所述主体(610)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30)伸出的通过孔(630),两个所述翘曲片(620)设置于所述主体(610)的两个对角位置并分别翘曲接触所述第一锁杆(40)和所述第二锁杆(5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孔(630)包括用于在所述壳体(10)表面进行定位的卡接部(6310),四个所述卡接部(6310)分别朝向所述主体(610)的四角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片为0.15mm-0.25mm厚、经过热处理后的铍青铜导体片。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垫片(80)由安装螺钉(90)固定于所述转轴(30)上。

8.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基座(100)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门锁传动机构,所述门锁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内,所述转轴(30)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门锁传动机构,包括:壳体,内部设置齿轮和转轴,转轴两端穿过齿轮及壳体;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设置于壳体的两个对角位置并伸出壳体,齿轮与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啮合;导通片,为导体材质,导通片接触壳体外壁、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弹性件,套设于转轴上,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导通连接壳体和转轴,弹性件在门锁传动机构的动作过程中均处于压缩状态。本技术通过在门锁传动机构中增设导通片以稳定接触壳体外壁、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以使得锁杆保持与壳体的导通,同时设置持续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以借助其导通及压缩的特性保持壳体和转轴的良好导通,从而实现机柜门的可靠接地,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侯风英,高东磊,王江,魏民,谭一达,高连国,郭毅飞,吴显东,孙洪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