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和配有该结构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7838发布日期:2023-11-30 09:3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和配有该结构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


背景技术:

1、在车辆的组装过程中,由于存在装配公差,常常导致车门/发动机舱盖/后备箱盖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striker)和锁闩(latch)的位置难以准确地对齐,使得撞击杆和锁闩之间可能会产生干涉。如果撞击杆和锁闩之间的干涉较大,可能会导致车门/发动机舱盖/后备箱盖难以关闭。即使撞击杆和锁闩之间的干涉较小,车门/发动机舱盖/后备箱盖能够关闭,也很有可能导致撞击杆和/或锁闩变形并且在撞击杆和锁闩接触时产生较大的噪声,这会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在车辆的组装过程中用锤击的方式手动地调整撞击杆的位置,以使得撞击杆的位置和锁闩的位置对齐,从而避免产生干涉。但是,这种对齐的方式会导致车辆的装配质量降低并且装配时间增加,不利于车辆的量产。

3、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和配有该结构的车辆,其能够在撞击杆和锁闩之间产生干涉时自动调整撞击杆的位置,使撞击杆的位置与锁闩的位置对齐,从而防止撞击杆和锁闩之间产生干涉。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包括:底座组件,其安装至车身;以及撞击杆,其安装至所述底座组件,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底座组件朝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滑动。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撞击杆可以包括:倒u形杆;第一滑杆,其形成为从倒u形杆的一端朝向第一方向延伸;以及第二滑杆,其形成为从倒u形杆的另一端朝向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底座组件可以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一滑动腔以及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滑杆的第二滑动腔。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底座组件可以包括:上底板,其在两侧可以设置有第一穿透槽和第二穿透槽,所述上底板在对应于第一穿透槽的位置可以设置有朝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并在对应于第二穿透槽的位置可以设置有朝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以及下底板,其可以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安装槽和对应于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二安装槽;其中,所述上底板可以连接至所述下底板,使得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形成第一滑动腔并且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形成第二滑动腔。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表面可以设置有波纹限位结构,所述波纹限位结构具有多个波峰和多个波谷并且相邻的两个波峰或相邻的两个波谷之间具有预定间距。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分别设置有孔,所述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孔的开口处设置有至少部分地暴露出开口的滚珠,所述弹簧抵压至滚珠并使得所述滚珠进一步地抵压至所述波纹限位结构。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滑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杆接触的第一弹簧并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杆接处的第二弹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螺栓;所述上底板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下底板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螺栓插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并安装至车身,使得底座组件安装至车身并且上底板连接至下底板。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上底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下底板设置有与定位孔对应的至少一个定位销。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配备有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

12、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和配备有该撞击杆结构的车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撞击杆和锁闩之间产生干涉时自动调整撞击杆的位置,使撞击杆的位置与锁闩的位置准确对齐,从而防止撞击杆和锁闩之间产生干涉,进而保证了车门/发动机舱盖/后备箱盖能够顺利地打开和关闭并且不会产生噪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13、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调整撞击杆的位置的情况,提高了装配质量,并减少了装配时间,更有利于车辆的量产。

14、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一滑动腔以及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滑杆的第二滑动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表面设置有波纹限位结构,所述波纹限位结构具有多个波峰和多个波谷并且相邻的两个波峰或相邻的两个波谷之间具有预定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分别设置有孔,所述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孔的开口处设置有至少部分地暴露出开口的滚珠,所述弹簧抵压至滚珠并使得所述滚珠进一步地抵压至所述波纹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杆接触的第一弹簧并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杆接处的第二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下底板设置有与定位孔对应的至少一个定位销。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配备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和配有该结构的车辆,用于车辆中的锁闩装置的撞击杆结构包括:底座组件,其安装至车身;以及撞击杆,其安装至所述底座组件,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底座组件朝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滑动。本技术能够在撞击杆和锁闩之间产生干涉时自动调整撞击杆的位置,使撞击杆的位置与锁闩的位置对齐,从而防止撞击杆和锁闩之间产生干涉,进而保证了车门/发动机舱盖/后备箱盖能够顺利地打开和关闭并且不会产生噪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调整撞击杆的位置的情况,提高了装配质量,并减少了装配时间,更有利于车辆的量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佐斌,金亨键,王海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