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5249发布日期:2023-10-14 10:0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转向底座,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


背景技术:

1、机械臂是指高精度,多输入多输出、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因其独特的操作灵活性,已在工业装配、安全防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转向底座是控制机械臂转动操作的结构,由于机械臂会存在持续的工作状况,因此转向底座在长期持续的作业中会出现转向位移或者变形的情况出现,因此机械臂在长期的使用中位置的精准度会存在偏差,且长期高强度的转动作业会导致专转向机构磨损,发涩,常规的操作方式是通过人工定期的添加润滑剂,来确保转向机构的顺畅运行,这样停止工作添加润滑剂的方式会影响机械臂的生产效率,机械臂的自动化运行程度有待提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机械臂驱动转动的,转动稳定性保持效果佳,且具备自动润滑功能,作业效率高的自动转向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机械臂转向机构需要人工定期进行润滑剂的添加,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机械臂驱动转动的,转动稳定性保持效果佳,且具备自动润滑功能,作业效率高的自动转向座。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包括机械臂本体以及安装在机械臂本体底部的底座,所述机械臂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底座的连接柱,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机械臂本体转动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外圈固定套设安装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一侧设置有齿轮二,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底座顶部板壁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存储瓶,所述固定柱的底部连接有与导向槽位置对应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槽的一侧开设有位于底座内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安装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抵触块以及固定连接在抵触块一侧的挤压杆。

3、优选的,所述齿轮二固定套设在连接柱的外圈,所述连接柱与底座的底部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

4、优选的,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传动,所述存储瓶的底部连接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位于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处的上方。

5、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与底座的底部内壁螺栓连接,所述导向槽为未闭合的圆环形状,所述导向柱位于导向槽的内部,且导向柱沿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设置。

6、优选的,所述挤压杆的两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抵触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槽的内壁连接。

7、优选的,所述抵触块的一端沿调节槽的内壁滑动,所述抵触块的另一端为圆弧面。

8、优选的,所述安装孔与调节槽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挤压杆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设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槽、导向柱的设置,在通过齿轮二和齿轮一啮合转动的同时,使得机械臂本体的转动稳定性得到保障,从而实现对机械臂本体的持久转动稳定和精度,避免机械臂本体的转动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造成的位移,精度下降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存储瓶的设置,在结合挤压机构的设置,在机械臂本体的每次转向动作进行时,使得导向柱对抵触块的一端抵触,从而实现挤压杆对存储瓶的挤压,完成间歇上润滑剂的作业,使得齿轮一与齿轮二之间的啮合更稳顺畅,避免生锈或是啮合发涩;

12、3、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底座转向精度高,转向角度稳定,确保长期的使用的机械臂的转向精度,具备间歇自动润滑的功能,转向更为顺畅。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包括机械臂本体(1)以及安装在机械臂本体(1)底部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底座(2)的连接柱(54),所述底座(2)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机械臂本体(1)转动的转向机构(5),所述转向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所述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外圈固定套设安装有齿轮一(52),所述齿轮一(52)的一侧设置有齿轮二(53),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槽(21),所述导向槽(21)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底座(2)顶部板壁的安装孔(22),所述安装孔(22)内安装有存储瓶(6),所述固定柱(3)的底部连接有与导向槽(21)位置对应的导向柱(4),所述导向槽(21)的一侧开设有位于底座(2)内的调节槽(23),所述调节槽(23)内安装有挤压机构(7),所述挤压机构(7)包括抵触块(71)以及固定连接在抵触块(71)一侧的挤压杆(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二(53)固定套设在连接柱(54)的外圈,所述连接柱(54)与底座(2)的底部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52)与齿轮二(53)啮合传动,所述存储瓶(6)的底部连接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位于齿轮一(52)和齿轮二(53)啮合处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51)与底座(2)的底部内壁螺栓连接,所述导向槽(21)为未闭合的圆环形状,所述导向柱(4)位于导向槽(21)的内部,且导向柱(4)沿导向槽(21)的内壁滑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72)的两侧设置有弹簧(73),所述弹簧(73)的一端与抵触块(71)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73)的另一端与调节槽(23)的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71)的一端沿调节槽(23)的内壁滑动,所述抵触块(71)的另一端为圆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2)与调节槽(23)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挤压杆(72)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转向底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臂自动转向座。其技术方案包括机械臂本体以及安装在机械臂本体底部的底座,所述机械臂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底座的连接柱,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机械臂本体转动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外圈固定套设安装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一侧设置有齿轮二,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底座顶部板壁的安装孔。本技术的转向底座转向精度高,转向角度稳定,确保长期的使用的机械臂的转向精度,具备间歇自动润滑的功能,转向更为顺畅。

技术研发人员:宋铁明,阮丹,常贯俭,吴成卓,章杰,徐叶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