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传递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2086发布日期:2023-09-02 16:2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力传递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舱窗户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索类的力传递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特种飞行器机舱中,由于机舱重量、空间的限制及安全、稳定性的要求,窗户的开合通常使用软体传力装置,尤其以使用柔性的控制索类为主,其适配合适的接口串联在各零组件之间,使各个零组件达到理想的联动关系。柔性控制索由套管、钢丝绳及接头组成,因其工况的特殊性,一般选择刚性好、耐磨、疲劳强度高及易成型的材料。现有技术中,存在外层套管与钢丝绳运动时因摩擦导致疲劳寿命低,使用寿命短问题;外层套管的加工也存在成型与使用环境不匹配问题,弯曲成型状态不易控制,安装后灵活性差。

2、因此,设计一种能提高钢丝绳疲劳寿命,且安装后套管组件弯曲灵活的力传递连接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力传递连接装置,该装置采用金属套管内壁附着一层塑料套管来减少摩擦力,增大组件疲劳寿命,且能适当软化套管组件的弯曲阻力,提高套管组件弯曲的灵活性。

2、为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力传递连接装置,包括齿条、钢丝绳组件和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内部滑动连接钢丝绳组件;所述钢丝绳组件右端固定连接齿条;所述套管组件左端外表面螺纹连接端部连接组件。

3、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组件包括金属管和附着在金属管内壁的塑料套管;所述金属管内壁设有一组有环形凹槽a;所述塑料套管外表面设有一组与环形凹槽a相配合的环形凸棱a。

4、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组件包括接头、钢丝绳、内层弹簧防磨套和外层弹簧防磨套;所述钢丝绳两端固定连接接头;所述内层弹簧防磨套缠绕在钢丝绳上;所述外层弹簧防磨套缠绕在内层弹簧防磨套上。

5、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弹簧防磨套为左旋且缠绕均匀和紧密的扭力弹簧;所述外层弹簧防磨为右旋的拉伸弹簧。

6、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管左端部外表面螺纹连接内套筒;所述外套筒与内套筒活动连接;所述内套筒外表面中间设有环形台阶b;所述内套筒右端外表面螺纹连接外套筒,且外套筒内表面中间设有与环形台阶b转动配合的环形凹槽b;所述外套筒左端设有内螺纹。

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8、1.金属套管内壁附着的塑料套管,其摩擦系数低,耐磨性好,能够增大组件疲劳寿命。

9、2.在空间受限且力不超过5kn情况下,实现施力方向与受力方成直角角度的力传递。

10、3.通过在钢丝绳上缠绕内层弹簧防磨套和外层弹簧防磨套,使得形成的钢丝绳组件,既有柔性使钢丝绳弯曲成直角,又有刚性使钢丝绳沿轴向传递正反方向的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力传递连接装置,包括齿条(1)、钢丝绳组件(4)和套管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5)内部滑动连接钢丝绳组件(4);所述钢丝绳组件(4)右端固定连接齿条(1);所述套管组件(5)左端外表面螺纹连接端部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5)包括金属管(7)和附着在金属管(7)内壁的塑料套管(6);所述金属管(7)内壁设有一组有环形凹槽a;所述塑料套管(6)外表面设有一组与环形凹槽a相配合的环形凸棱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组件(4)包括接头(8)、钢丝绳(9)、内层弹簧防磨套(10)和外层弹簧防磨套(11);所述钢丝绳(9)两端固定连接有接头(8);所述内层弹簧防磨套(10)缠绕在钢丝绳(9)上;所述外层弹簧防磨套(11)缠绕在内层弹簧防磨套(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弹簧防磨套(10)为左旋且缠绕均匀和紧密的扭力弹簧;所述外层弹簧防磨套(11)为右旋的拉伸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连接组件包括外套筒(2)和内套筒(3);所述金属管(7)左端部外表面螺纹连接内套筒(3);所述外套筒(2)与内套筒(3)活动连接;所述内套筒(3)外表面中间设有环形台阶b;所述内套筒(3)右端外表面螺纹连接外套筒(2),且外套筒(2)内表面中间设有与环形台阶b转动配合的环形凹槽b;所述外套筒(2)左端设有内螺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力传递连接装置,包括齿条、钢丝绳组件和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内部滑动连接钢丝绳组件;所述钢丝绳组件右端适配连接齿条;所述套管组件左端外表面适配连接端部部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塑料套管和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内壁有凹槽;所述金属管内壁附着一层塑料套管。所述钢丝绳组件包括:接头、钢丝绳、内层弹簧防磨套和外层弹簧防磨套;所述接头端部固定连接钢丝绳。本技术能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通过驱动力使得使钢丝绳组件和齿条一体在塑料套管中往复运动,实现施力方向与受力方成直角角度的力传递,最后达到机舱窗户开合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辉,王少帅,阙列果,周建蓉,吴稳,班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阳白云中航紧固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