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6134发布日期:2023-10-21 18:3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属于接触网维修工具。


背景技术:

1、承力索接头线夹包括线夹本体1-1及旋接于线夹本体1-1左、右两端的左楔套1-2、右楔套1-3,左楔套1-2与右楔套1-3通过内楔子1-4分别连接一条承力索1-5的端头,通过将左楔套1-2、右楔套1-3旋接于线夹本体1-1上,实现两条承力索1-5之间的连接,承力索接头线夹的分解图参见附图1。

2、在日常接触网维修作业中,对承力索接头线夹进行安装的作业通常需要两人配合,其中一名作业人员两手各握紧一个活口扳手对左楔套1-2、右楔套1-3进行固定,另一名作业人员操作转动扳手对线夹本体1-1进行紧固(参见附图2),上述操作过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3、1、紧固过程中,由于两人配合工作,起固定作用的活口扳手与左楔套及右楔套形状不匹配,极易滑脱,工作难度大;

4、2、线夹本体1-1旋紧过程中,两人配合工作,容易造成左楔套1-2、右楔套1-3旋进线夹本体1-1内的长度差别较大,很难达到技术标准要求;

5、3、需要两名作业人员配合工作,工作效率低。

6、因此,亟需出现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提供一种的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

2、本实用新型的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手柄1及固定于手柄1顶部的水平安装板2,水平安装板2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有转轴3,转轴3上安装有与转轴3同步转动的齿轮4,沿着齿轮4直径方向两端分别啮合有前齿条5、后齿条6,前齿条5、后齿条6一端下表面分别安装有前滑块9、后滑块10,前滑块9、后滑块10分别滑动安装于前线轨11、后线轨12上,前线轨11、后线轨12均沿着水平安装板2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水平安装板2,滑块前齿条5、后齿条6另一端上表面均安装有能固定住左楔套1-2或右楔套1-3的夹爪8,前齿条5上安装有起限位作用的止动旋钮13;

3、为了能固定住楔套,所述夹爪8为敞口设计,夹爪8内表面与左楔套1-2、右楔套1-3外表面形状相匹配;

4、所述止动旋钮13包括带有外螺纹的限位轴13-1及安装于限位轴13-1顶部的旋转手柄13-2,前线轨11、后线轨12上均开设有用于旋接限位轴13-1的内螺纹孔,需要限位时,向下旋转止动旋钮13,直至限位轴13-1底部与前线轨11或后线轨12上表面紧密接触,实现限位;

5、为了便于更换夹爪,所述前齿条5、后齿条6上均安装有快换基座14,通过快换基座14插装连接夹爪8,夹爪8底部设有与快换基座14配合使用的插接结构8-1;

6、所述快换基座14包括安装于前齿条5或后齿条6上的基座本体7-1,沿着基座本体7-1高度方向开设有空腔,空腔包括上下贯通的上空腔7-2、下空腔7-4,下空腔7-4内径大于上空腔7-2的内径,空腔内插装有能沿空腔高度方向上下升降的活动轴7-3,活动轴7-3外表面设有一圈凹槽结构7-6,基座本体7-1的垂直面上嵌设有圆珠7-7,活动轴7-3底部位于基座本体7-1外部,下空腔7-4内设有弹簧7-5,弹簧7-5顶部与下空腔7-4内壁固定连接、底部与活动轴7-13底部固定连接,插接结构8-1插装于基座本体7-1顶部,插接结构8-1内壁结构与基座本体7-1顶部结构相匹配,插接结构8-1内部设有与圆珠7-7的配合使用的限位卡槽8-2;

7、为了减轻扳手重量,所述手柄1上开设有镂空结构;

8、为了达到防滑效果,所述手柄1外表面设有防滑层。

9、本实用新型的承力索接头安装扳手结构设计合理,有益效果如下:

10、1、紧固过程单人操作即可,工作难度低,效率高。单人操作时,先将左楔套、右楔套部分旋进线夹本体内,左楔套、右楔套旋进线夹本体内的长度尽量保持一致,调整两个夹爪之间的间距,使左楔套、右楔套分别插装于两个夹爪内,实现两个楔套的固定,使两个楔套不会随着线夹本体的转动而转动,操作人员一手握住手柄,另一只手操作扳手转动线夹本体紧固,紧固后,左楔套、右楔套旋进线夹本体内的长度基本一致,两端距离偏差极小,达到标准要求力矩。

11、2、适用范围广。通过齿轮正反转,实现两个夹爪的相互靠拢或远离,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线夹本体。

12、3、便于携带、更换。通过快换基座快速连接拆装夹爪,携带时,可以将夹爪取下,便于携带;针对不同的楔套更换不同的夹爪,更换快捷方便,而且一旦夹爪长时间使用磨损严重的化,直接更换夹住即可。



技术特征:

1.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及固定于手柄顶部的水平安装板,水平安装板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与转轴同步转动的齿轮,沿着齿轮直径方向两端分别啮合有前齿条、后齿条,前齿条、后齿条一端下表面分别安装有前滑块、后滑块,前滑块、后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前线轨、后线轨上,前线轨、后线轨均沿着水平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水平安装板,滑块前齿条、后齿条另一端上表面均安装有能固定住左楔套或右楔套的夹爪,前齿条上安装有起限位作用的止动旋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为敞口设计,夹爪内表面与左楔套、右楔套外表面形状相匹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旋钮包括带有外螺纹的限位轴及安装于限位轴顶部的旋转手柄,前线轨、后线轨上均开设有用于旋接限位轴的内螺纹孔。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齿条、后齿条上均安装有快换基座,通过快换基座插装连接夹爪,夹爪底部设有与快换基座配合使用的插接结构。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基座包括安装于前齿条或后齿条上的基座本体,沿着基座本体高度方向开设有空腔,空腔包括上下贯通的上空腔、下空腔,下空腔内径大于上空腔的内径,空腔内插装有能沿空腔高度方向上下升降的活动轴,活动轴外表面设有一圈凹槽结构,基座本体的垂直面上嵌设有圆珠,活动轴底部位于基座本体外部,下空腔内设有弹簧,弹簧顶部与下空腔内壁固定连接、底部与活动轴底部固定连接,插接结构插装于基座本体顶部,插接结构内壁结构与基座本体顶部结构相匹配,插接结构内部设有与圆珠的配合使用的限位卡槽。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开设有镂空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扳手,属于接触网维修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手柄及固定于手柄顶部的水平安装板,水平安装板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与转轴同步转动的齿轮,沿着齿轮直径方向两端分别啮合有前齿条、后齿条,前齿条、后齿条一端下表面分别安装有前滑块、后滑块,前滑块、后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前线轨、后线轨上,前线轨、后线轨均沿着水平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水平安装板,滑块前齿条、后齿条另一端上表面均安装有能固定住左楔套或右楔套的夹爪,前齿条上安装有起限位作用的止动旋钮。本技术能实现单人操作,工作效率高,达到技术标准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位韶水,王春旭,李涛,王廷刚,刘晓,林鹤勤,占智斌,王洪青,刘卫平,闫佳,段超泽,宫关,胡健,孙明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供电段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