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7521发布日期:2023-09-27 19:4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


背景技术:

1、显示模组的生产装配过程,离不开人工的操作,如人工进行外观观测、人工将显示模组安装到电测装置上等,在这些环节中,操作者通过抓取装置手动调整显示模组姿态,便于无死角检测和满足电测连接需求。

2、考虑到手动操作的便捷性和显示模组的玻璃板较薄易碎,多采用带气囊的多脚吸盘抓取显示模组,操作时,捏扁气囊,将多个吸盘与显示模组上的玻璃板接触,松开气囊,由于显示模组质量不算太大,气囊自恢复产生的压力差可将显示模组吸附住,且操作简单便捷,多个吸盘使显示模组的玻璃板受力均匀且吸力不算太大,不易破损。

3、但考虑到显示模组需要在无尘、无静电的环境中操作,每操作多脚吸盘固定时长或固定次数后,需对多脚吸盘进行清洁处理,常规的处理方式为取一本粘尘转印纸,捏扁气囊并将多脚吸盘平整贴附在粘尘纸上,将多角吸盘在粘尘纸上按压2-3次,进行吸盘粘尘,再用无尘布粘酒精清洁各个吸盘一次,完成清洁。

4、在上述清洁过程中,存在清洁的死角,即无法对气囊的内部进行清洁,倘若气囊内部的气体或内壁上存在灰尘、污渍,无法彻底的清洁到,会玷污后续被吸附的显示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气囊的内部进行清洁,倘若气囊内部的气体或内壁上存在灰尘、污渍,无法彻底的清洁到,会玷污后续被吸附的显示模组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包括吸放气机构以及密封部,所述吸放气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所述密封部连接,所述密封部包括气密环和气密塞,所述气密环设于所述气囊与所述气密塞之间,所述气囊与所述气密环固定连接,所述气密环与所述气密塞通过嵌合组件可拆卸式地连接,所述气囊的内部设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密塞连接,所述气密塞朝远离所述气囊的方向拉动所述牵引件,以使所述气囊的内部外翻。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5、通过设置密封部和嵌合组件,使气密环与气密塞可拆卸式地连接,改变了以往气囊密闭无法清洁到内部的缺点,并在气囊内部设有连接气囊和气密塞的牵引件,将气密塞与气密环分离、并拉动牵引件,气囊在牵引件的带动下内表面外翻,便能彻底清洁附着在气囊内部的灰尘、污渍,避免了在后续对显示模组清洁时、气囊内部的污渍对显示模组的污染。

6、进一步的,所述气密塞包括嵌合部,所述嵌合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嵌合部内表面的嵌合槽以及设于所述气密塞内表面的嵌合块,所述嵌合槽和所述嵌合块间隔布置,所述嵌合部进入所述气密环内,转动所述气密塞,以使所述嵌合块插入所述嵌合槽中。

7、进一步的,所述气密塞包括拉环,所述拉环设于所述气密塞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

8、进一步的,所述气密塞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气密塞远离所述气密环的一端,所述抵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气密环的内径,当所述嵌合块插入所述嵌合槽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气密环彼此相对的一端紧密贴合。

9、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包括气囊本体、气囊顶板以及圆台,所述气囊顶板设于所述气囊本体远离所述密封部的一端,所述气囊顶板露出于所述气囊本体外部,所述圆台与所述气囊顶板连接于所述气囊本体的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圆台包括锥形部,所述锥形部设于所述圆台远离所述气囊顶板的一端,所述锥形部靠近所述密封部的一端朝向所述气囊的中心倾斜形成顶点,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锥形部的顶点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气囊顶板和所述圆台的尺寸小于所述气密环的内径尺寸,所述气囊顶板和所述圆台穿过所述气密环,以使所述气囊整体外翻。

12、进一步的,所述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还包括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支腿、吸盘以及支腿固定环,所述支腿固定环固定于所述气密环靠近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支腿的一端与所述支腿固定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盘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支腿包括设于所述支腿内部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盘连通,所述吸盘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气密塞的水平高度。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放气机构以及密封部,所述吸放气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所述密封部连接,所述密封部包括气密环和气密塞,所述气密环设于所述气囊与所述气密塞之间,所述气囊与所述气密环固定连接,所述气密环与所述气密塞通过嵌合组件可拆卸式地连接,所述气囊的内部设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密塞连接,所述气密塞朝远离所述气囊的方向拉动所述牵引件,以使所述气囊的内部外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塞包括嵌合部,所述嵌合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嵌合部内表面的嵌合槽以及设于所述气密塞内表面的嵌合块,所述嵌合槽和所述嵌合块间隔布置,所述嵌合部进入所述气密环内,转动所述气密塞,以使所述嵌合块插入所述嵌合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塞包括拉环,所述拉环设于所述气密塞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塞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气密塞远离所述气密环的一端,所述抵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气密环的内径,当所述嵌合块插入所述嵌合槽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气密环彼此相对的一端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气囊本体、气囊顶板以及圆台,所述气囊顶板设于所述气囊本体远离所述密封部的一端,所述气囊顶板露出于所述气囊本体外部,所述圆台与所述气囊顶板连接于所述气囊本体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包括锥形部,所述锥形部设于所述圆台远离所述气囊顶板的一端,所述锥形部靠近所述密封部的一端朝向所述气囊的中心倾斜形成顶点,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锥形部的顶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顶板和所述圆台的尺寸小于所述气密环的内径尺寸,所述气囊顶板和所述圆台穿过所述气密环,以使所述气囊整体外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还包括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支腿、吸盘以及支腿固定环,所述支腿固定环固定于所述气密环靠近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支腿的一端与所述支腿固定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盘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包括设于所述支腿内部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盘连通,所述吸盘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气密塞的水平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包括吸放气机构以及密封部,吸放气机构包括气囊,气囊的一端与密封部连接,密封部包括气密环和气密塞,气密环设于气囊与气密塞之间,气囊与气密环固定连接,气密环与气密塞通过嵌合组件可拆卸式地连接,气囊的内部设有牵引件,牵引件的一端与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气密塞连接,气密塞朝远离气囊的方向拉动牵引件,以使气囊的内部外翻,本技术中的便于内部清洁的多脚吸盘,通过设置密封部嵌合组件,使气密环与气密塞可拆卸式地连接,并在气囊内部设有连接气囊和气密塞的牵引件,将气密塞与气密环分离、并拉动牵引件,气囊在牵引件的带动下内表面外翻,便能彻底清洁附着在气囊内部的灰尘、污渍。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两江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