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3640发布日期:2023-10-28 21:2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伺服驱动装置,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1、伺服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

2、现有的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112864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的上方在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插孔,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蜂鸣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后方设置有下触头,所述壳体的后侧内部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板。有益效果在于:在对驱动装置进行维修后,如果盖板没有以正确的方式盖合到伺服驱动装置的壳体上,蜂鸣器就会发出警报声,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合上盖板,防止灰尘进入到内腔,避免因积灰导致内部元器件损坏,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警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上下触头接触来实现,准确性较高。”

3、上述设备在使用时,采用的是通过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散热网,达到对该装置进行散热的目的,上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散热效果较差且不便于对内部的灰尘进行处理,导致驱动装置的温度上升,进而降低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在使用时可能会发生意外碰撞,上述不便于对该装置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防护,导致该装置受损,降低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具备提高散热效果,对内部堆积的灰尘进行排出的优点,具备能够对该装置进行缓冲防护,降低碰撞造成损害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结构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底部固定装配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排风扇。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外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装配有缓冲装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安装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接口与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单元的上下两面皆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安装板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进行滑动连接。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通过设有的排风扇工作,使得能够将外壳内部的空气排到外界,通过设有的过滤板,使得能够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减少外界灰尘的进入,通过设有的散热板和排风扇的配合使用,使得能够对该装置进行散热处理,降低外壳内部的温度,减少温度对驱动单元内部电路的影响。

10、2、该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通过设有的阻尼器和安装板的配合使用,使得能够对安装板顶部设置的驱动单元受到的碰撞进行缓冲,减少冲击力对驱动单元的损伤,提高驱动单元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驱动单元的上下两面设有的缓冲装置,使得提高缓冲防护效果,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散热装置(3),所述散热装置(3)的结构有散热板(301),所述散热板(301)的底部固定装配有过滤板(302),所述过滤板(302)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安装架(303),所述安装架(30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排风扇(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开设有连接孔(6),所述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转动连接有密封板(2),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装配有缓冲装置(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4)包括阻尼器(401),所述阻尼器(401)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安装板(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02)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单元(5),所述驱动单元(5)的接口与连接孔(6)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5)的上下两面皆设置有缓冲装置(4),所述安装板(402)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进行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伺服驱动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的伺服驱动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散热装置,通过设有的排风扇工作,使得能够将外壳内部的空气排到外界,通过设有的过滤板,使得能够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减少外界灰尘的进入,通过设有的散热板和排风扇的配合使用,使得能够对该装置进行散热处理,降低外壳内部的温度,通过设有的阻尼器和安装板的配合使用,使得能够对安装板顶部设置的驱动单元受到的碰撞进行缓冲,减少冲击力对驱动单元的损伤,提高驱动单元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驱动单元的上下两面设有的缓冲装置,使得提高缓冲防护效果,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胜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