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辅助定位结构的电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2693发布日期:2024-01-06 23:0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辅助定位结构的电批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批,具体为一种带有辅助定位结构的电批。


背景技术:

1、电批又叫做电动螺丝刀,是一种用于拧紧或松开螺丝的工具,电动螺丝刀相对于普通的螺丝刀而言较为省力,逐步替代了普通螺丝刀。

2、传统的电动螺丝刀在拧紧螺丝的过程中,如果电动螺丝刀的刀头轴向与螺丝孔位的轴向不重合,偏差较大,且在拧螺丝的过程中,电动螺丝刀的刀头会快速转动,容易导致螺丝出现滑牙的现象,出现滑牙的螺丝就会大大降低它的固定效果,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螺丝的松动,甚至是螺丝的脱落,降低了整个产品的质量,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3、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了一种带有辅助定位结构的电批,以便于解决传统的电动螺丝刀不便于让电动螺丝刀的刀头轴向与螺丝孔位保持重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辅助定位结构的电批,包括电批本体,所述电批本体包括刀头和手柄部分,所述刀头滑动穿插有辅助环,所述辅助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辅助环处于连接套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滑动连接有小管,所述小管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与固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小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制环,所述限制环的外侧贴合连接套的内壁,且所述限制环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当需要拧紧螺丝时,通过让限制环滑动出连接套,在此过程中弹簧拉伸,小管在固定管中滑动,将需要拧紧的螺丝从开口处卡入限制环中,松开限制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让刀头和限制环挤压螺丝带有孔位的一端,且螺丝从限制环中间穿过,并通过用手转动螺丝,便于让刀头轴向与螺丝孔位的轴向完全重合,从而辅助对螺丝进行定位,在弹簧的作用,可以确保在对螺丝拧紧的过程中,螺丝孔位的轴向与刀头轴向始终保持重合。

2、优选的,所述辅助环的顶底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杆,通过转动螺杆,便于让螺杆移动挤压刀头。

3、优选的,所述螺杆靠近刀头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使得对辅助环的固定效果好。

4、优选的,所述限制环远离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通过让移动杆移动,便于让限制环移动。

5、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在连接套的一侧,便于让移动杆带着限制环移动。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让限制环滑动出连接套,在此过程中弹簧拉伸,小管在固定管中滑动,将需要拧紧的螺丝从开口处卡入限制环中,松开限制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让刀头和限制环挤压螺丝带有孔位的一端,且螺丝从限制环中间穿过,并通过用手转动螺丝,便于让刀头轴向与螺丝孔位的轴向完全重合,从而辅助对螺丝进行定位,在弹簧的作用,可以确保在对螺丝拧紧的过程中,螺丝孔位的轴向与刀头轴向始终保持重合,避免螺丝出现滑牙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辅助定位结构的电批,包括电批本体(1),所述电批本体(1)包括刀头(101)和手柄部分(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01)滑动穿插有辅助环(2),所述辅助环(2)固定连接有连接套(3),所述辅助环(2)处于连接套(3)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管(4),所述固定管(4)滑动连接有小管(5),所述小管(5)固定连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与固定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小管(5)远离固定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制环(7),所述限制环(7)的外侧贴合连接套(3)的内壁,且所述限制环(7)的一侧开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定位结构的电批,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环(2)的顶底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杆(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定位结构的电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9)靠近刀头(101)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定位结构的电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环(7)远离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定位结构的电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1)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滑动连接在连接套(3)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定位结构的电批,包括电批本体,电批本体包括刀头和手柄部分,刀头滑动穿插有辅助环,辅助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辅助环处于连接套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滑动连接有小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让限制环滑动出连接套,在此过程中弹簧拉伸,小管在固定管中滑动,将需要拧紧的螺丝从开口处卡入限制环中,松开限制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让刀头和限制环挤压螺丝带有孔位的一端,且螺丝从限制环中间穿过,并通过用手转动螺丝,便于让刀头轴向与螺丝孔位的轴向完全重合,从而辅助对螺丝进行定位,在弹簧的作用,可以确保在对螺丝拧紧的过程中,螺丝孔位的轴向与刀头轴向始终保持重合,避免螺丝出现滑牙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萍,赵洪震,王朋,肖令军,李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天军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