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车门把手、车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9847发布日期:2024-01-06 23:1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隐藏式车门把手、车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门把手,具体地,涉及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车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在汽车上,所有的侧门开启都需要用到门把手,通过拉门把手可以将车门拉开。手柄分为外凸式、半隐藏式、隐藏式门把手,其中隐藏式门把手可以降低整车风阻。

2、相关技术中,隐藏式内收门把手为了容纳手柄的内收需要设置一个空间,在手柄内收后设置了另外一个与手柄内收包络完全独立的空间,该空间内设置了打开车门的相关结构,人手处在该空间内操作对应的机构可实现将车门打开,即该隐藏内收门把手方案需设置两个独立的空间,且该设计方案必须做成电动方案来驱动手柄内收,使得整体结构复杂、成本高、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车门及车辆,该隐藏式车门把手不需要电驱动组件,能够实现手柄组件的隐藏位置的自动复位,结构简单,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成本,且操作更便捷,以至少部分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包括:

3、底座,包括操作口;

4、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用于车门的解锁;以及

5、手柄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且具有隐藏位置和第一触发位置,在所述隐藏位置,所述手柄组件能够转动至所述操作口;在所述第一触发位置,所述手柄组件内翻至能够触发所述开关组件的位置,用以解锁车门;以及

6、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手柄组件由所述第一触发位置切换至所述隐藏位置。

7、可选地,所述隐藏式车门把手还包括解锁件,所述解锁件用于对所述车门解锁。

8、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还具有第二触发位置,在所述第二触发位置,所述手柄组件作用于所述车门的解锁结构,用以解锁车门;

9、所述复位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手柄组件由所述第二触发位置切换至所述隐藏位置。

10、可选地,所述第一触发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触发位置更加靠近所述操作口。

11、可选地,所述底座形成有与所述操作口连通的容纳腔体;

12、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内部,所述手柄组件能够在外力推动下由所述隐藏位置向所述容纳腔体内部翻转以切换至所述第一触发位置和/或所述第二触发位置。

13、可选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

14、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通过一转动轴铰接于所述底座。

15、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转动部,所述底座上形成有与所述转动部一一对应的转动槽,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槽。

16、可选地,所述复位组件构造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

17、可选地,所述复位组件构造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动部,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

18、可选地,在所述隐藏位置时,所述手柄组件的外表面不凸出于所述车门的外表面。

19、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限定所述手柄组件的隐藏位置的限位结构。

20、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手柄本体的另一端形成用于遮挡所述操作口的止挡部。

21、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安装于所述止挡部的外侧面。

22、可选地,所述手柄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一和本体二,所述本体一形成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转动部,所述本体二形成有所述止挡部。

23、可选地,所述本体一构造为金属件,和/或

24、所述本体一和所述本体二可拆卸连接。

25、可选地,所述隐藏式车门把手还包括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且连接于所述手柄组件,用以控制所述手柄组件由所述第一触发位置切换至所述隐藏位置时的回复速度。

26、可选地,所述开关组件配置为在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开关组件抵接时接触启动或者在所述手柄组件到达预设位置时感应触发。

27、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门,所述车门包括上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

28、本公开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的隐藏式车门把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操作口,并在该底座设置用于车门解锁的开关组件,利用转动连接于底座的手柄组件在隐藏位置切换至第一触发位置时实现车门解锁,例如,手柄组件处于隐藏位置时,不启动开关组件,车门锁止;手柄组件处于第一触发位置时,启动开关组件,用于解锁车门。同时,通过设置复位组件实现车门解锁后,手柄组件能够由第一触发位置自动复位至隐藏位置。该隐藏式车门把手仅在底座上设有开关组件,在手柄组件内翻时,由隐藏位置切换至第一触发位置,能够实现解锁车门的动作,还能够通过设置复位组件实现手柄组件的隐藏位置的自动复位,不需要电驱动组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成本。

30、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车门把手还包括解锁件,所述解锁件用于对所述车门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还具有第二触发位置,在所述第二触发位置,所述手柄组件驱动所述解锁件作用于所述车门的解锁结构,用以解锁车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触发位置更加靠近所述操作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形成有与所述操作口连通的容纳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通过一转动轴铰接于所述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转动部,所述底座上形成有与所述转动部一一对应的转动槽,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构造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转动轴,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构造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动部,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隐藏位置时,所述手柄组件的外表面不凸出于所述车门的外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限定所述手柄组件的隐藏位置的限位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手柄本体的另一端形成用于遮挡所述操作口的止挡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安装于所述止挡部的外侧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一和本体二,所述本体一形成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转动部,所述本体二形成有所述止挡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构造为金属件,和/或

17.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车门把手还包括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且连接于所述手柄组件,用以控制所述手柄组件由所述第一触发位置切换至所述隐藏位置时的回复速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配置为在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开关组件抵接时接触触发或者在所述手柄组件到达预设位置时感应触发。

19.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

2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门。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车门及车辆,该隐藏式车门把手包括:底座,包括操作口;开关组件,设于底座,用于车门的解锁;以及手柄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且具有隐藏位置和第一触发位置,在隐藏位置,手柄组件能够转动至操作口;在第一触发位置,手柄组件内翻至能够触发开关组件的位置,用以解锁车门;以及复位组件,复位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手柄组件由第一触发位置切换至隐藏位置。该隐藏式车门把手不需要电驱动组件,能够实现手柄组件的隐藏位置的自动复位,结构简单,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成本,且操作更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臣,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