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组件、门板机构及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4371发布日期:2023-12-14 02:4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拉手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拉手组件、门板机构及电器。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门板组件一般由门玻璃、门玻璃连接块、拉手和门板组成,拉手、门玻璃连接块和装饰条均粘接在门玻璃上,粘接固化后再安装门板。这种门板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门板需避让拉手,需要在门板上方翻边处设置避让缺口,因此在门板完成装配后,会出现避让缺口处强度降低,从而出现门板变形,平整度降低,门板与拉手产生较大间隙的情况;以及门板玻璃上设置有装配槽,装饰条粘接于装配槽底部,由于装配槽的底壁设置有圆角结构,装饰条与门板玻璃上的圆角会产生干涉,从而使得设有该门板组件的电器的精致度和使用体验感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手组件、门板机构及电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安装把手组件时,需要在门板上方翻边处设置避让缺口,导致避让缺口处强度降低,从而出现门板变形,平整度降低,门板与拉手产生较大间隙,以及装饰条与门板玻璃上的圆角会产生干涉,导致降低电器的精致度和使用体验感降低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手组件,应用于门板机构,包括:拉手部、卡接件和粘接凸台,拉手部设置为开口状壳体,并具有相对设置的前壁和后壁,前壁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深度小于拉手部的深度,卡接件固定设置于拉手部的外侧壁,用于将拉手部卡接于门板机构中的门板,粘接凸台固定设置于第一缺口的底壁,并沿第一方向凸出于拉手部的前壁,用于粘接装饰条。

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卡接件设置为“l”形,卡接件的一端与拉手部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背离拉手部开口端的方向延伸,使得卡接件与拉手部的后壁外侧之间形成卡接空间。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卡接件设置有多个,多个卡接件沿拉手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拉手部。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拉手部设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固定设置于拉手部的开口端,并向背离拉手部内部的方向延伸。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粘接凸台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储存腔,储存腔设置为开口腔体。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拉手组件还包括加强部,加强部设置为开口状壳体,并在加强部的第一外壁上其顶壁设置有第二缺口,拉手部固定连接于第二缺口。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拉手部的底壁固定连接于第二缺口的底壁,两个侧壁分别与第二缺口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加强部包括防溢裙边,防溢裙边设置于加强部上第二外壁的外周,并与第二外壁围合形成防溢腔,且防溢裙边背离加强部的端面与拉手部的前壁平齐。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溢液孔。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加强部还包括多个加强筋和多个连接孔,多个加强筋和多个连接孔均间隔设置于加强部内部。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板机构包括门板、门板玻璃、装饰条和至少一个连接件和拉手组件,门板玻璃设置有装配槽,门板和门板玻璃相对间隔设置,连接件与门板和门板玻璃上相对的两个面均固定连接,拉手组件粘接于装配槽,并与门板卡接,装饰条设置于拉手组件上的粘接凸台。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门板对应装配槽设置有卡接段,卡接段向靠近门板玻璃的方向内凹,拉手组件上的卡接件卡接于卡接段。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包括门板机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手组件、门板机构及电器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1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手组件,应用于门板机构,包括:拉手部和卡接件,拉手部设置为开口状壳体,并具有相对设置的前壁和后壁,前壁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深度小于拉手部的深度,卡接件固定设置于拉手部的外侧壁,用于将拉手部卡接于门板机构中的门板,粘接凸台固定设置于第一缺口的底壁,并沿第一方向凸出于拉手部的前壁,用于粘接装饰条。由于拉手部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卡接件,通过卡接件直接卡接于门板,就可以实现将拉手组件安装于门板机构;如此设置,可以避免为了安装拉手组件,在门板上开设安装缺口,导致门板上安装缺口处的强度降低,从而出现门板变形,平整度降低,门板与拉手组件之间产生较大间隙等情况,进而提升使用该门板机构的电器的精致度和体验感。另外,门板机构还包括与门板相对平行设置的门板玻璃和装饰条,门板玻璃上设置有装配槽,装配槽的底壁设置有圆角结构。在将把手组件安装于门板机构时,由于粘接凸台沿第一方向a凸出于拉手部的前壁,卡接件卡接于门板,拉手组件对应装配槽粘接于门板玻璃,粘接凸台位于装配槽。如此设置,可以直接将装饰条设置于粘接凸台,从而避开装配槽底部的圆角结构,避免装饰条与装配槽底部的圆角结构产生干涉,出现组装之后装饰条不平整的情况。

1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板机构包括门板、门板玻璃、装饰条和至少一个连接件和拉手组件,门板玻璃设置有装配槽,门板和门板玻璃相对间隔设置,连接件与门板和门板玻璃上相对的两个面均固定连接,拉手组件粘接于装配槽,并与门板卡接,装饰条设置于拉手组件上的粘接凸台。在装配时,将拉手组件对应装配槽粘接于门板玻璃,粘接凸台位于装配槽,并使得卡接件卡接于门板。如此设置,无需在门板上开设安装缺口,就可以实现卡接件卡接于门板,从而保证门板及门板机构整体的强度,避免出现门板变形,平整度降低,门板与拉手部之间产生较大间隙等情况。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拉手组件,应用于门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手部(100)、卡接件(200)和粘接凸台(120),所述拉手部(100)设置为开口状壳体,并具有相对设置的前壁和后壁,所述前壁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深度小于所述拉手部(100)的深度,所述卡接件(200)固定设置于所述拉手部(100)的外侧壁,用于将所述拉手部(100)卡接于所述门板机构中的门板(400),所述粘接凸台(120)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底壁,并沿第一方向(a)凸出于所述拉手部(100)的前壁,用于粘接装饰条(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200)设置为“l”形,所述卡接件(200)的一端与所述拉手部(100)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背离所述拉手部(100)开口端的方向延伸,使得所述卡接件(200)与所述拉手部(100)的后壁外侧之间形成卡接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20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接件(200)沿所述拉手部(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拉手部(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部(100)设有定位凸台(110),所述定位凸台(110)固定设置于所述拉手部(100)的开口端,并向背离所述拉手部(100)内部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凸台(120)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储存腔(121),所述储存腔(121)设置为开口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还包括加强部(300),所述加强部(300)设置为开口状壳体,并在所述加强部(300)的第一外壁(350)上设置有第二缺口(340),所述拉手部(10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缺口(3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部(100)的底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缺口(340)的底壁,两个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缺口(340)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300)包括防溢裙边(310),所述防溢裙边(310)设置于所述加强部(300)上第二外壁(360)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二外壁(360)围合形成防溢腔,且所述防溢裙边(310)背离所述加强部(300)的端面与所述拉手部(100)的前壁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壁(36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溢液孔(31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300)还包括多个加强筋(320)和多个连接孔(330),多个所述加强筋(320)和多个所述连接孔(330)均间隔设置于所述加强部(300)内部。

11.一种门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400)、门板玻璃(500)、装饰条(600)和至少一个连接件(700)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拉手组件,所述门板玻璃(500)设置有装配槽(510),所述门板(400)和所述门板玻璃(500)相对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700)与所述门板(400)和所述门板玻璃(500)上相对的两个面均固定连接,所述拉手组件粘接于所述装配槽(510),并与所述门板(400)卡接,所述装饰条(600)设置于所述拉手组件上的粘接凸台(12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400)对应所述装配槽(510)设置有卡接段(410),所述卡接段(410)向靠近所述门板玻璃(500)的方向内凹,所述拉手组件上的卡接件(200)卡接于所述卡接段(410)。

13.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门板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手组件、门板机构及电器,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本技术提供的拉手组件,应用于门板机构,包括拉手部、卡接件和粘接凸台,拉手部设置为开口状壳体,并具有相对设置的前壁和后壁,前壁设置有深度小于拉手部深度的第一缺口,卡接件固定设置于拉手部外侧壁,用于将拉手部卡接于门板机构中的门板,粘接凸台固定设置于第一缺口的底壁,并沿第一方向凸出于拉手部的前壁,用于粘接装饰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安装把手组件时,需要在门板上方翻边处设置避让缺口,导致避让缺口处强度降低,从而出现门板变形平整度降低,门板与拉手产生间隙,及装饰条与门板玻璃上的圆角会产生干涉,导致降低电器精致度和使用体验感降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孟盛港,杨建军,史家鹏,陈滔,汪玉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