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7864发布日期:2024-01-06 23:1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管放气设备,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钻机液压油管内产生较多气体时,会造成液压油的做功不顺畅和不稳定,需要将气体排出,在排出气体时需要用到套筒工具将液压油管上的放气螺栓松动,供气体从放气螺栓孔内排出;

2、采用套筒工具进行钻机液压油管放气的应用,存在以下不足:

3、1、利用套筒工具虽然方便灵活循环利用,但是在对钻机液压油管的放气螺栓紧固时,不能控压并自动显明报警提醒人员,存在较大的因紧固力度过大造成放气螺栓滑丝损坏的现象,而此滑丝现象也是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螺栓常需要面对的问题,操作稳定安全性不理想;2、另外再结合使用后工具较长较宽均会影响便携性,在整体考虑下,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包括回形转座,所述回形转座的左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卡套,卡套的左侧延伸至回形转座外并磁吸卡装有与钻机液压油管上的放气螺栓相适配的套筒工具,利用卡套转动驱动套筒工具旋转对钻机液压油管上的放气螺栓松动和紧固,在松紧时进行放气,放气后进行紧固;

3、所述回形转座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挡限测压组件,挡限测压组件与卡套的顶部和底部相安装,回形转座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声光报警器和plc控制器,声光报警器和挡限测压组件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挡限测压组件用于在回形转座转动时驱动卡套旋转,且在正向转动时检测旋紧时的压力并传递给plc控制器压力值,利用plc控制器在达到预设紧固值时控制声光报警器开启报警提醒,防止发生紧固力量过大造成滑丝损伤等现象;

4、所述回形转座的右侧安装有螺纹伸缩支撑组件,回形转座的右侧内壁上嵌装固定有输出轴与螺纹伸缩支撑组件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螺纹伸缩支撑组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螺纹伸缩支撑组件用于根据需求的操作长度伸缩调整安装座与回形转座之间的距离;

5、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左侧为开口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磁吸折叠把手组件,磁吸折叠把手组件用于在转出时供人员转动操作和使用后缩小体积。

6、优选地,所述挡限测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回形转座两侧内壁之间的两个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前方均设有挡块,两个挡块相近的一侧分别与卡套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限位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前侧为检测端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前侧与下方的挡块的后侧活动接触,压力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设置的两个限位杆、两个挡块和压力传感器配合,在正向转动回形转座带动两个限位杆正向转动时,下方的限位杆带动压力传感器挤压驱动下方的挡块正向转动,下方的挡块带动卡套正向转动,卡套带动套筒工具对钻机液压油管上的放气螺栓正转紧固,压力传感器检测与下方的挡块之间产生的挤压力并传递给plc控制器,达到预设紧固压力值时,plc控制器控制声光报警器开启进行报警提醒人员,方便人员显明得知进行停止继续操作,以此实现防止施加紧固力量过大造成滑丝损伤的现象。

7、优选地,所述螺纹伸缩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回形转座右侧的矩形管,所述矩形管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矩形杆的右端与安装座的左侧固定连接,矩形管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矩形杆螺纹套设在螺杆上,螺杆的左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右端固定连接;设置的矩形管、矩形杆和螺杆配合,启动驱动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时,螺杆转动能够带动矩形杆在矩形管内右或左滑动,矩形杆带动安装座右或左移动,实现调整安装座与回形转座之间使用长度距离的效果。

8、优选地,所述磁吸折叠把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安装槽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的支撑轴,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铁质把手杆,铁质把手杆的右端设置为弧形结构,两个安装槽相近的一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嵌装固定有第一磁铁,两个安装槽相近内壁上的两个第一磁铁分别与两个铁质把手杆相吸附;设置的铁质把手杆和第一磁铁配合,在向相斥的方向将两个铁质把手杆转出时,铁质把手杆与对应右侧的第一磁铁相吸附,并与靠近矩形管的第一磁铁分离,转出后方便人员进行旋转操作,使用后将铁质把手杆向左回转,使其与对应的靠近矩形管的第一磁铁相吸附,实现使用后对铁质把手杆的旋转折叠。

9、优选地,所述套筒工具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方形铁质卡块,卡套的形状为外圆内方,卡套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方形铁质卡块活动卡装在卡套内并与第二磁铁相吸附。

10、优选地,所述回形转座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plc控制器、声光报警器和驱动电机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矩形杆的左端开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通过设置的磁吸折叠把手组件、安装座、螺纹伸缩支撑组件和回形转座,能够根据使用需求便捷自动调整整体使用长度,且方便将磁吸折叠把手组件中的铁质把手杆转出供人员轻松操作,以及在使用后方便对铁质把手杆旋转折叠并固定,实现降低宽度,配合利用伸缩调整能够在使用后缩短长度的方式,在缩短长度和宽度的综合运用结合下,方便人员携带;

14、2、本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通过设置的磁吸折叠把手组件、安装座、螺纹伸缩支撑组件、回形转座挡限测压组件、卡套和套筒工具配合,能够对钻机液压油管的放气螺栓反向转动进行放气工作,且能够在紧固时检测对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螺栓的紧固力度并在达到预设压力时自动报警提醒人员,方便人员显明得知进行停止继续操作,利用检测压力和自动报警提醒的结合方式,方便稳定控压紧固,防止施加紧固力量过大造成滑丝损伤的现象。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磁吸折叠把手组件、安装座、螺纹伸缩支撑组件和回形转座,便于根据使用需求调整整体使用长度,且方便将铁质把手杆转出供人员轻松操作和使用后对其旋转折叠固定,利用使用后缩短长度和折叠降低宽度的综合运用方式,方便人员携带,提高便携性,结合设置的挡限测压组件、卡套和套筒工具,能够进行放气工作,且能够在紧固时检测对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螺栓的紧固力度并在达到预设压力时自动报警提醒人员,方便人员显明得知进行停止继续操作,实现方便控压紧固并自动显明报警提醒人员的效果,有效防止施加紧固力量过大造成滑丝损伤的现象,提高操作稳定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包括回形转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转座(1)的左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卡套(2),卡套(2)的左侧延伸至回形转座(1)外并磁吸卡装有与钻机液压油管上的放气螺栓相适配的套筒工具(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限测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回形转座(1)两侧内壁之间的两个限位杆(5),两个限位杆(5)的前方均设有挡块(6),两个挡块(6)相近的一侧分别与卡套(2)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限位杆(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前侧为检测端的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的前侧与下方的挡块(6)的后侧活动接触,压力传感器(7)与plc控制器(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伸缩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回形转座(1)右侧的矩形管(8),所述矩形管(8)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9),矩形杆(9)的右端与安装座(12)的左侧固定连接,矩形管(8)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10),矩形杆(9)螺纹套设在螺杆(10)上,螺杆(10)的左端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右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折叠把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安装槽(13)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的支撑轴,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铁质把手杆(14),铁质把手杆(14)的右端设置为弧形结构,两个安装槽(13)相近的一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嵌装固定有第一磁铁(15),两个安装槽(13)相近内壁上的两个第一磁铁(15)分别与两个铁质把手杆(14)相吸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工具(10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方形铁质卡块(101),卡套(2)的形状为外圆内方,卡套(2)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16),方形铁质卡块(101)活动卡装在卡套(2)内并与第二磁铁(16)相吸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转座(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plc控制器(3)、声光报警器(4)和驱动电机(11)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杆(9)的左端开设有与螺杆(10)螺纹连接的螺纹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钻机液压油管放气装置,包括回形转座,所述回形转座的左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卡套,卡套的左侧延伸至回形转座外并磁吸卡装有与钻机液压油管上的放气螺栓相适配的套筒工具。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便于根据使用需求调整整体使用长度,且方便将铁质把手杆转出供人员轻松操作和使用后对其旋转折叠固定,利用使用后缩短长度和折叠降低宽度的综合运用方式,提高便携性,能够在紧固时检测紧固力度并在达到预设压力时自动报警提醒人员,方便人员显明得知进行停止继续操作,实现方便控压紧固并自动显明报警提醒人员的效果,有效防止施加紧固力量过大造成滑丝损伤的现象,提高操作稳定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峰,靖安,郭广飞,杜晓鹏,陈成明,左家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