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滚珠锁定式内外联动把手及高压氧舱舱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2481发布日期:2024-03-22 10:4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同轴滚珠锁定式内外联动把手及高压氧舱舱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压氧舱舱门,特别是涉及同轴滚珠锁定式内外联动把手及高压氧舱舱门。


背景技术: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相关的背景技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高压氧舱内采用空气或氧气加压,其承压能力大小是高压氧治疗和健康保健的主要技术指标。医用的高压氧舱的额定压力一般不大于3ata绝对大气压,民用高压氧舱相对要低些,一般额定压力不大于2ata个绝对大气压。高压氧舱必须有能够承受超过相应额定承压能力的壳体,壳体结构主要由舱体和舱门构成,特别是舱门部分会采用各不相同的结构形式。为方便人员进出,一般单人舱舱门的面积较大,以直径为900mm的圆形舱门为例,当舱内压力为3ata个绝对大气压时,其承受的压力高达13吨,因此通常氧舱舱门笨重。在高压工作环境下,高压氧舱舱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锁闭装置会出现一定的变形,导致舱门开关困难。甚至在一些情况下,由于锁闭机构或自锁机构故障,高压氧舱舱门无法正常打开。此外,该高压氧舱在使用时需要内、外都可以打开舱门,在氧舱工作加压和减压时,应当能自动上锁和解锁,防止在氧舱使用时被误操作打开舱门。

3、现有这些技术方式存在舱门承压结构厚重,锁闭装置复杂,受力不均匀而易变形。自动锁机构结构复杂,可靠性差,舱门在特殊情况下舱内无法打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针对现有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高压氧舱足够承压能力的前提下,使舱门轻薄化,能够方便地内、外开关门和自动、手动解锁,提高高压氧舱的长期使用时顺利锁闭性能,避免锁闭装置在锁合之后会出现变形导致不好开门解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舱门均匀受力的锁闭机构,结构可靠的内外联动开关门的同轴舱门把手,并随舱内压力自动上锁、解锁和手动解锁的舱门把手锁定机构,进而具有舱门锁闭轻便、锁定机构可靠、密封性能强的同轴滚珠锁定式内外联动把手及高压氧舱舱门。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同轴滚珠锁定式内外联动把手,安装在舱门组件上,内外联动把手具有分别安装在所述舱门组件内、外两侧自动锁定及解锁的内门把手组件和外门把手组件;所述内门把手组件具有内门把手,和贯穿连接内门把手和外门把手的自动锁杆,以及用于将所述内门把手和所述外门把手安装固定连接的内把手直轴;所述内外联动把手还包括定位轴套,所述定位轴套固定在所述舱门组件一侧,并且其具有与外门把手组件轴心一致的所述定位内孔和对置定位轴套凹槽;在所述外门把手组件的外门把手的旋转部中心位置配置有d形孔;其中:所述内把手直轴一端的直轴盖合方腔与内把手盖合方腔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地贯穿所述定位轴套内孔以及所述d形孔,并用紧定螺钉与外门把手固定。同时在所述内把手直轴位于所述定位内孔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横向贯穿的滚珠穿孔,所述滚珠穿孔内填充有一组滚珠;所述自动锁杆穿出内把手直轴部分设置锁杆定位卡,所述锁杆定位卡用于限制所述自动锁杆在锁合或者打开之后自动回移定位;所述自动锁杆对应滚珠的位置配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用于限定滚珠的球面外沿不超过定位轴套内孔的直径。

3、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自动锁杆位于内门把手与内把手直轴内孔之间的位置套设回位受压膜片、弹簧和直线轴承,所述受压膜片夹在直轴盖合方腔与内把手盖合方腔的之间,并在外缘压紧而密封。

4、当舱门组件关闭,内外联动把手转动到锁闭状态时,内把手直轴上的滚珠穿孔正好对应到定位轴套上的定位轴套凹槽。当舱内压力增加时,受压膜片推动自动锁杆向外移动,滚珠沿着滚珠穿孔向外沿移动,滚珠的外侧正好进入定位轴套凹槽内,内侧由自动锁杆锁顶住而无法退回,内把手直轴无法转动,防止舱门在加压状态时被意外打开。

5、当氧舱内压力减少到设定值时,回位弹簧推动自动锁杆回位,滚珠环形凹槽移动到与滚珠穿孔正好对应的位置,滚珠从定位轴套凹槽回到滚珠环形凹槽内,内把手直轴可以转动,内外联动把手解锁可以转动打开。

6、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自动锁杆与内门把手连接的端部配置有螺纹手柄,当自动锁杆回位故障时,用于手动拉回,也可以按压露出在外门把手上的自动锁杆回位。

7、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内把手直轴外侧与所述定位轴套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8、高压氧舱舱门,包括舱门组件、舱体齿啮法兰、以及用于将其与氧舱舱体密封锁闭和打开的内外联动把手以及舱门限位铰链,所述内外联动把手为上述的同轴滚珠锁定式内外联动把手。

9、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舱门组件外圈固定舱门板法兰以及锁环齿啮法兰,所述锁环齿啮法兰套在舱门板法兰上并可围绕舱门板法兰转动一定的角度,所述锁环齿啮法兰上设有若干锁环凸齿。同时,所述锁环齿啮法兰上固定锁环齿块,锁环齿块上的直齿与舱门外门把手上的联动锁定直齿相啮合,当内外联动把手转动时,带动锁环齿块和锁环齿啮法兰同步转动,实现内外联动把手与舱门组件联动。

10、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舱体齿啮法兰固定在高压氧舱舱体上,并且所述舱体齿啮法兰配置有舱体凸/凹齿,在所述锁环齿啮法兰上配置的锁环凸齿与所述舱体齿啮法兰上的舱体凸/凹齿相对应啮合。

11、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舱体齿啮法兰内还设有舱体密封胶条,使舱门板法兰的底面与密封胶条完全压合,形成舱体密封。

12、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舱门组件通过舱门限位铰链可旋转打开地安装在舱体上;所述舱门限位铰链配置有沿所述舱门组件一则布置的至少一个舱门上摆臂以及至少一个舱门下摆臂,所述舱门上摆臂和所述舱门下摆臂一端固定在所述舱门组件上,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塞打螺丝和一个加厚轴承可旋转打开地连接在所述舱体上的铰链固定座上,并且所述舱门上摆臂和所述舱门下摆臂位于其内的塞打螺丝的侧面配置有弹簧定位珠。

13、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舱门上摆臂和所述舱门下摆臂在其转动轴心部位分别配置有上轴承安装孔和下轴承安装孔,在上轴承安装孔和下轴承安装孔的端部还分别配置一个装饰盖。

14、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铰链固定座与舱门上摆臂和舱门下摆臂对应的平面上,围绕加厚轴承有若干个定位凹坑,当舱门组件转动一定角度时,弹簧定位珠正好卡入对应的定位凹坑,对舱门组件转动到一定的角度时起到阻尼作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内外舱体把手可在舱内或舱外开关舱门组件,舱门锁闭简单方便。在高压氧舱加压时能自动锁定内门把手组件以及外门把手组件,防止误操作把开舱门,减少安全隐患。

17、2. 采用同轴自动锁机构,自动锁杆贯穿内门把手和外门把手,并在内把手直轴与自动锁杆之间由滚珠锁定,结构简单可靠,即使在特殊情况没有能解锁时,可在舱内和舱外拉压自动锁杆手动解除。

18、3.舱门组件通过多个锁环凸齿与舱体凸/凹齿啮合,舱门组件与高压氧舱舱体的连接受力均匀分担,整体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密封简单可靠,大幅度减少舱门组件的厚度及重量。

19、4. 舱门组件上法兰由通常的三组齿简化为两组齿,结构更简单,加工安装更方便,并能有效能防止舱门组件长时间使用后下垂,避免齿啮法兰出现磕碰。舱门组件打开时,在不同角度有定位功能,防止舱门自由转动影响安全。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同轴滚珠锁定式内外联动把手及高压氧舱舱门,结构简单、锁闭方便、受力均匀、承压能力高,舱门组件重量轻,密封效果好,操作稳定可靠,可以适用各种类型的高压氧舱或各种高压釜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