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6475发布日期:2024-01-06 22:5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扳手,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


背景技术:

1、传统拆卸或安装螺丝、螺栓或螺母都采用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已远远不能满足安装和维修的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螺丝、螺栓或螺母的装配也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电动扳手就是一种用来拆卸或拧紧螺丝、螺栓或螺母的电动工具。

2、例如专利cn203077178u公开的充电式电动扳手,包括电池包、调速开关、正反转推钮、壳体、电机、中间盖、传动机构、头壳、冲击机构、输出轴,壳体包括主壳体和手柄,手柄与主壳体一体成型,电池包可拆卸的安装在手柄的下端,头壳连接在主壳体前端组合形成一个腔体用于安装电机、传动机构、冲击机构等动力输出装置,调速开关安装在手柄上用于控制,手柄内设有控制器。

3、目前锂电大扭力冲击扳手具有的问题有:从市场反馈来看由于大钮力扳手冲击力比较大,由于手柄与主壳体一体,操作者手持锂电扳手长时间操作,机器振动对操作者体验度造成影响,同时振动对手柄内的机器零部件或安装在手柄上的电池包使用寿命也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手柄与主壳体一体,操作者手持锂电扳手长时间操作,机器振动对操作者体验度造成影响,同时振动对手柄内的机器零部件或安装在手柄上的电池包使用寿命也造成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机体和用于持握的握把,机体包括连接在握把一端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和握把为两互相独立的部件,握把一端与机壳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握把与机壳之间设有弹性减震件,所述握把上设有用于连接弹性减震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机壳上设有对应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弹性减震件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以使弹性减震件支撑在机壳和握把之间用于减震。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机壳上固定有连接凸块,所述连接凸块插入握把用于与机壳连接的第一端内,所述握把的第一端具有供连接凸块插入的开口,所述连接凸块的两侧均设有用于与弹性减震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凸块两侧的握把内壁上设有与两侧的第二连接部分别对应的第一连接部。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握把上的插接槽,所述弹性减震件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插接槽的形状与弹性减震件的形状相适配。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连接柱,所述弹性减震件上设有插接孔,所述弹性减震件通过插接孔套接在连接柱外侧。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减震件插入插接槽内且支撑在插接槽的内槽壁上,所述弹性减震件的厚度大于插接槽的深度。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插接孔的深度大于连接柱的长度。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握把上设有对应第一连接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机壳和握把连接在一起。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在连接凸块上。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握把与机壳之间无接触连接,所述握把上包覆有软皮垫,软皮垫延伸出所述握把用于与机壳连接的第一端的端部边沿,以与机壳贴合。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握把包括可拆卸的连接的左半壳和右半壳,所述第二连接孔包括设置在左半壳上的螺纹孔和设置在右半壳上的螺丝孔,所述紧固件为螺丝,螺丝穿过螺丝孔与螺纹孔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握把与机壳之间设有弹性减震件,握把上设有用于连接弹性减震件的第一连接部,机壳上设有对应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弹性减震件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以使弹性减震件支撑在机壳和握把之间用于减震,当机器工作时,机壳的振动会传导到弹性减震件,经过弹性减震件后再传导到握把,通过弹性减震件减缓机壳传递的振动,这样达到对操作者、握把内的控制器以及握把上的电池包的振动冲击减小,提高使用者操作体验感及相关零部件寿命。



技术特征:

1.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机体和用于持握的握把,机体包括连接在握把一端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和握把为两互相独立的部件,握把一端与机壳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握把与机壳之间设有弹性减震件,所述握把上设有用于连接弹性减震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机壳上设有对应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弹性减震件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以使弹性减震件支撑在机壳和握把之间用于减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固定有连接凸块,所述连接凸块插入握把用于与机壳连接的第一端内,所述握把的第一端具有供连接凸块插入的开口,所述连接凸块的两侧均设有用于与弹性减震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凸块两侧的握把内壁上设有与两侧的第二连接部分别对应的第一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握把上的插接槽,所述弹性减震件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插接槽的形状与弹性减震件的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连接柱,所述弹性减震件上设有插接孔,所述弹性减震件通过插接孔套接在连接柱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件插入插接槽内且支撑在插接槽的内槽壁上,所述弹性减震件的厚度大于插接槽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的深度大于连接柱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握把上设有对应第一连接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机壳和握把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在连接凸块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与机壳之间无接触连接,所述握把上包覆有软皮垫,软皮垫延伸出所述握把用于与机壳连接的第一端的端部边沿,以与机壳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包括可拆卸的连接的左半壳和右半壳,所述第二连接孔包括设置在左半壳上的螺纹孔和设置在右半壳上的螺丝孔,所述紧固件为螺丝,螺丝穿过螺丝孔与螺纹孔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扳手,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机体和用于持握的握把,机体包括连接在握把一端的机壳,机壳和握把为两互相独立的部件,握把一端与机壳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握把与机壳之间设有弹性减震件,握把上设有用于连接弹性减震件的第一连接部,机壳上设有对应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弹性减震件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以使弹性减震件支撑在机壳和握把之间用于减震,当机器工作时,机壳的振动会传导到弹性减震件,经过弹性减震件后再传导到握把,这样达到对操作者、握把内的控制器以及握把上的电池包的振动冲击减小,提高使用者操作体验感及相关零部件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特,龙啸,刘思清,吴潘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德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