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0396发布日期:2023-12-30 15:3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器碗型塞安装,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给驱动电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电机技术的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针对特殊造型电机壳压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保证不同位置及角度的碗形塞的压装,有待开发设计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包括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底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旋转工作台顶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对应设置,

3、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工作台顶面的涨芯,所述涨芯为圆筒状设置,所述涨芯与所述旋转工作台同轴设置,所述涨芯包括若干个绕轴线等间距设置的涨块,若干所述涨块均与所述旋转工作台顶面滑动连接,若干所述涨块之间设置有两个锥形挤压块,两所述锥形挤压块均与所述旋转工作台同轴设置,两所述锥形挤压块外壁与所述涨块内壁限位滑动连接,两所述锥形挤压块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端贯穿所述旋转工作台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

4、优选的,所述涨块内壁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锥形挤压块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滑块限位滑动配合。

5、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的若干通槽,若干所述通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底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块的顶端,所述旋转工作台底面转动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旋转工作台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块的底端与所述垫板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垫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绕所述垫板轴线等间距设置,所述垫板外壁开设有齿槽,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齿槽啮合。

6、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上开设有卡槽,所述通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所述卡槽与所述限位卡块相适配。

7、优选的,所述垫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纹杆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垫板,所述螺纹杆上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端与所述旋转工作台底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底面与所述垫板顶面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外壁包覆有防滑胶垫。

9、优选的,所述旋转工作台顶面周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第二滑槽,所述涨块通过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在所述旋转工作台顶面,若干所述通槽与若干所述第二滑槽间隔设置。

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电机壳体套设在涨芯上,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带动两锥形挤压块向相对的两个方向滑动,当两个锥形挤压块之间的距离增加时,涨芯的直径扩大,反之则涨芯的直径减小,从而使涨芯适用于不同内径的电机壳体,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若干涨块移动,使得涨块的外壁与电机壳体的内壁抵接,实现对电机壳体的支撑的限位。涨块对电机壳体固定限位之后,通过第二限位机构对电机壳体进行限位,提高了电机壳体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包括旋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1)底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旋转工作台(1)顶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块(3)内壁设置有第一滑槽(8),所述锥形挤压块(4)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槽(8)与所述第一滑块(9)限位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旋转工作台(1)上的若干通槽(10),若干所述通槽(10)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柱(11),所述限位柱(11)底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2)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12)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块(14)的顶端,所述旋转工作台(1)底面转动连接有垫板(15),所述垫板(15)与所述旋转工作台(1)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块(14)的底端与所述垫板(15)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6)贯穿所述垫板(15)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4)绕所述垫板(15)轴线等间距设置,所述垫板(15)外壁开设有齿槽,所述安装架(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7),所述蜗杆(17)与所述齿槽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1)上开设有卡槽(18),所述通槽(10)内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19),所述卡槽(18)与所述限位卡块(19)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纹杆(6)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垫板(15),所述螺纹杆(6)上套设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顶端与所述旋转工作台(1)底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20)底面与所述垫板(15)顶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1)外壁包覆有防滑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1)顶面周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第二滑槽(21),所述涨块(3)通过所述第二滑槽(21)滑动连接在所述旋转工作台(1)顶面,若干所述通槽(10)与若干所述第二滑槽(21)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工装,包括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旋转工作台底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旋转工作台顶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对应设置,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工作台顶面的涨芯,涨芯为圆筒状设置,涨芯包括若干个绕轴线等间距设置的涨块,若干涨块均与旋转工作台顶面滑动连接,若干涨块之间设置有两个锥形挤压块,两锥形挤压块外壁与涨块内壁限位滑动连接,两锥形挤压块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底端贯穿旋转工作台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雨,闫保明,薛山,杨海泉,聂森,金玉玺,王子博,吴卫峰,赵烽涛,杨逸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中集团(保定)汽车铝合金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