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RH3型动车组内风挡作业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6010发布日期:2024-02-22 21:0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CRH3型动车组内风挡作业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车检修工具,具体为一种crh3型动车组内风挡作业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1、内风挡是动车组连接两车厢的柔性部件,可满足客车在规定技术条件及路况下的各功能性的运动,同时为乘客提供安全可靠、舒适的通过通道。主要由双层折棚组成、螺钉安装框、渡板组成、锁闭侧轮架体、踏板组成、支架组成、板簧座、夹紧块、板簧等零部件组成。

2、crh380b型动车组二级检修作业项目中,内风挡检查、mub电缆检查、半永久车钩连接卡环检查等项目作业时需要将内风挡渡板掀起。作业人员掀起渡板两端盖板,用力将特制挡板(4块)插入风挡下部的裙边,用力翻转特制挡板,使裙边都能被挡板挡住。用四角钥匙打开渡板一侧两边的四角锁,用辅助铁钩钩住渡板一侧的工艺孔,用力向上拉起渡板。在渡板被拉起时,四块挡板落入到风挡底部。

3、目前使用的挡板是由钢板制作而成,本身质量重。且挡板的结构简单,为矩形,其靠近一边的位置开设有把手孔,挡板光滑容易落下,落下时,与车钩发生相互碰撞,会对车钩造成损伤。挡板之间的相互碰撞使挡板产生毛刺,在插入挡板时,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碰撞时产生巨大的噪音在密闭的车厢内也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在crh380bl内风挡作业时,作业人员手提挡板,劳动强度特别大。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便多层复合型的挡板,以解决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钢制挡板存在质量重,拿起困难,易滑落至车钩内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crh3型动车组内风挡作业辅助工装,包括挡板本体,挡板本体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开设有把手孔,挡板本体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挡板本体的正面和背面纵向间距设置有数个凸起块;

4、凸起块外表面为弓型,其底部平整。

5、进一步的,挡板本体的外表面粘附有橡胶层。

6、进一步的,把手孔内表面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凹”字型的握持部;

7、“凹”字型的握持部的截面宽度高度自左往右依次减小,且靠近其左侧的拐角为圆角。

8、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通过利用轻量化材料制作的挡板本体代替传统的钢制材料,减轻其重量,为了方便插入内风挡,在挡板本体的外表面间距纵向设置数个凸起块,减少与其表面的接触面积,以便以插入,其表面粘附橡胶层可进一步的减少挡板本体外表面碰撞产生的毛刺,也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crh3型动车组内风挡作业辅助工装,包括挡板本体(1),挡板本体(1)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开设有把手孔(2),其特征在于:挡板本体(1)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挡板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纵向间距设置有数个凸起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rh3型动车组内风挡作业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挡板本体(1)的外表面粘附有橡胶层(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rh3型动车组内风挡作业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把手孔(2)内表面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凹”字型的握持部(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CRH3型动车组内风挡作业辅助工装,包括挡板本体,挡板本体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开设有把手孔,挡板本体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挡板本体的正面和背面纵向间距设置有数个凸起块,凸起块外表面为弓型,其底部平整;本技术通过利用轻量化材料制作的挡板本体代替传统的钢制材料,减轻其重量,为了方便插入内风挡,在挡板本体的外表面间距纵向设置数个凸起块,减少与其表面的接触面积,以便以插入,其表面粘附橡胶层可进一步的减少挡板本体外表面碰撞产生的毛刺,也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桑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动车段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