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3266发布日期:2024-01-23 10:3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冲压,具体为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


背景技术:

1、冲压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压是一种高生产效率、低材料消耗的加工方法,冲压工艺适用于较大批量零件制品的生产,便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同时,冲压生产不仅能努力做到少废料和无废料生产,而且即使在某些情况下有边角余料,也可以充分利用。

2、现有的金属冲压机一般为液压冲床或机械冲床,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下底模上,利用液压机或电机驱动凸轮来产生压力使工件产生塑性变形。

3、存在一些问题,冲压加工后的工件发生塑性变形不易从模具中取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通过同步不同高度的升降和可调高频震动,降低了冲压完成后取料的工作难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包括下底座、电液推杆、升降机构和下底模;

3、包括下底座、电液推杆、升降机构和下底模;

4、下底座:其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

5、电液推杆:其固定端设置于支撑臂的上端中部,电液推杆的伸缩端端面固定连接有上底模;

6、升降机构:其设置于下底座的上端面中部;

7、下底模:其包括下底模一和下底模二,所述下底模一和下底模二对称设置于升降机构的上端,下底模二的下端面对称设置有震动机构;

8、其中: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设置于支撑臂的右侧面中部,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电液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该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通过同步不同高度的升降和可调高频震动,降低了冲压完成后取料的工作难度,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增加了金属冲压的工作效率。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轴、齿轮、下转轴一、上转筒一、下转轴二和上转筒二,所述转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下底座的上端面中部,转轴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前后相邻的齿轮啮合连接,前侧的转轴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转轴一,下转轴一的上端外侧面滑动连接有上转筒一,上转筒一的上端面与下底模一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侧的转轴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转轴二,下转轴二的上端外侧面滑动连接有上转筒二,上转筒二的上端面与下底模二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使用不同倾斜的转轴与转筒配合实现同步不同高度的升降。

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电机、支座一和蜗轮,所述支座一对称设置于下底座的上端面左侧,两个支座一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蜗轮固定连接于中部的转轴的下端,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前侧的支座一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的后端面与蜗杆的前端面固定连接,升降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为升降结构提供动力。

11、进一步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支座二、滑筒、滑柱、弹簧和震动框,所述支座二均匀设置于下底模二的下端面,前后相邻的支座二的相对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筒,前后相邻的滑筒的相对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前后相邻的滑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震动框,震动框的前后侧面与相邻的滑筒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分别活动套设于滑柱的外部,为震动机构传递震动。

12、进一步的,所述震动机构还包括振子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对称设置于下底模二的下端面左右两侧,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振子,振子位于与步进电机上下相邻的震动框的中部,步进电机的输入端均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为震动机构提供动力。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伸缩柱,所述导向伸缩柱均匀设置于下底座的上端面,前侧的导向伸缩柱的伸缩端端面均与下底模一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侧的导向伸缩柱的伸缩端端面均与下底模二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为升降结构提供导向。

14、进一步的,所述上底模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定位柱,下底模一和下底模二的上端均开设有与定位柱上下位置对应的定位孔,冲压时精准定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6、1、冲压完成后单片机关闭电液推杆,单片机打开升降电机,升降电机运转,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中部的转轴转动,中部的转轴转动带动中部的齿轮转动,中部的齿轮转动带动两侧的齿轮转动,带动两侧的转轴转动,带动下转轴一和下转轴二转动,下转轴一和下转轴二转动,下转轴一和下转轴二的凸起带动上转筒一和上转筒二转动,转筒一和上转筒二转动带动下底模一和下底模二先上升在停止,上升停止时,关闭旋转电机,由于下转轴二的凸起相比下转轴一的凸起更高,所以停止时下底模二的高度高于下底模一的高度,所以冲压完成后的工件脱离下底模一,这时单片机按照输入的震动参数打开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运转,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振子转动,振子的凸起与震动框的前后内侧壁撞击产生震动,震动经滑筒、滑柱和弹簧传递给支座二,进而将震动传递给下底模二,震动将工件从下底模二上震松,通过同步不同高度的升降和可调高频震动,降低了冲压完成后取料的工作难度,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增加了金属冲压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座(1)、电液推杆(3)、升降机构(5)和下底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转轴(54)、齿轮(55)、下转轴一(56)、上转筒一(57)、下转轴二(58)和上转筒二(59),所述转轴(54)分别转动连接于下底座(1)的上端面中部,转轴(5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55),前后相邻的齿轮(55)啮合连接,前侧的转轴(5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转轴一(56),下转轴一(56)的上端外侧面滑动连接有上转筒一(57),上转筒一(57)的上端面与下底模一(7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侧的转轴(5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转轴二(58),下转轴二(58)的上端外侧面滑动连接有上转筒二(59),上转筒二(59)的上端面与下底模二(7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还包括升降电机(51)、支座一(52)和蜗轮(53),所述支座一(52)对称设置于下底座(1)的上端面左侧,两个支座一(52)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蜗轮(53)固定连接于中部的转轴(54)的下端,蜗杆与蜗轮(53)啮合连接,前侧的支座一(52)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51),升降电机(51)的输出轴的后端面与蜗杆的前端面固定连接,升降电机(51)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4)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8)包括支座二(81)、滑筒(82)、滑柱(83)、弹簧(84)和震动框(85),所述支座二(81)均匀设置于下底模二(72)的下端面,前后相邻的支座二(81)的相对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筒(82),前后相邻的滑筒(82)的相对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83),前后相邻的滑柱(8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震动框(85),震动框(85)的前后侧面与相邻的滑筒(8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84),弹簧(84)分别活动套设于滑柱(83)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8)还包括振子(86)和步进电机(87),所述步进电机(87)对称设置于下底模二(72)的下端面左右两侧,步进电机(87)的输出轴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振子(86),振子(86)位于与步进电机(87)上下相邻的震动框(85)的中部,步进电机(87)的输入端均电连接单片机(4)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伸缩柱(9),所述导向伸缩柱(9)均匀设置于下底座(1)的上端面,前侧的导向伸缩柱(9)的伸缩端端面均与下底模一(7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后侧的导向伸缩柱(9)的伸缩端端面均与下底模二(7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模(6)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定位柱,下底模一(71)和下底模二(72)的上端均开设有与定位柱上下位置对应的定位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包括下底座、电液推杆、升降机构和下底模;下底座:其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电液推杆:其固定端设置于支撑臂的上端中部,电液推杆的伸缩端端面固定连接有上底模;升降机构:其设置于下底座的上端面中部;下底模:其包括下底模一和下底模二,所述下底模一和下底模二对称设置于升降机构的上端,下底模二的下端面对称设置有震动机构;其中: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设置于支撑臂的右侧面中部,该针对金属材料的冲模印压装置,通过同步不同高度的升降和可调高频震动,降低了冲压完成后取料的工作难度,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增加了金属冲压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琪,刘月,张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度边电子科技(黄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