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14095发布日期:2024-05-10 23:5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的,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


背景技术: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方案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传统机械门锁一般使用钥匙进行开门,而智能锁则设置了密码、指纹等开锁方式。同时,为了应对电子部件的失灵,智能锁也会保留机械开锁的钥匙孔,并通过钥匙孔盖加以遮盖,以避免钥匙孔因长期闲置而进入大量灰尘。

3、此外,智能锁通常还集成有通讯等智能模块,例如门铃,而且为了增强用户体验,也要做到尽量不增大智能锁的体积,这就使得提高智能锁的空间利用率非常必要。而智能锁的钥匙孔盖占据着智能锁一定的结构空间,却只能起到物理隔离的作用,功能单一,且很少被开启使用,空间利用率较低,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以缓解智能锁钥匙孔盖功能单一,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包括门铃发声器、钥匙孔盖及门铃按钮。其中,钥匙孔盖内部中空并构成安装腔,钥匙孔盖的上盖面具有按压部,按压部以远离或者靠近钥匙孔盖下盖面的方式活动设置。门铃按钮设于安装腔内,门铃按钮的按压端与按压部抵接,门铃按钮与门铃发声器信号连接。

3、本方案通过将智能锁长期闲置的钥匙孔盖进行适应性改造,使其与智能锁的门铃模块有机结合,增多结构功能,提升空间利用率。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还包括主控单元、红外透镜、红外传感器及门铃指示灯。其中,红外透镜设于钥匙孔盖的上盖面。红外传感器设于安装腔内,红外传感器的感应端与红外透镜对应;红外传感器与主控单元电连接;红外传感器感应来客,并向主控单元发送来客信号。门铃指示灯设于钥匙孔盖的上盖面,门铃指示灯与主控单元电连接;主控单元根据来客信号控制门铃指示灯启亮。

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门铃指示灯围绕按压部设置。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还包括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设于安装腔内,集成电路板焊接有门铃按钮和红外传感器;门铃指示灯与集成电路板电连接。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还包括防落连接带和连接线。其中,防落连接带的一端与钥匙孔盖连接,防落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智能锁本体连接,防落连接带的内部中空构成走线通道。连接线设于走线通道内,连接线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智能锁主电路电连接。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还包括连接带卡扣,连接带卡扣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套设于防落连接带;连接带卡扣与智能锁本体卡接。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钥匙孔盖的下盖面开设有避让口,防落连接带的一端穿过避让口搭设于集成电路板的上板面,连接线自防落连接带的端部穿出与集成电路板电连接。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还包括柔性压板和条形垫片。柔性压板的中部具有凹槽,凹槽卡设防落连接带的端部,凹槽的外壁设有限位凸起。条形垫片沿柔性压板延伸,且条形垫片贴设于柔性压块;条形垫片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限位凸起卡接;紧固件依次穿过条形垫片、柔性压板、集成电路板及钥匙孔盖,并锁紧于钥匙孔盖的下盖面。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钥匙孔盖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其中,上盖体具有上盖面;上盖体内壁设有第一抵接部,第一抵接部与集成电路板的上板面抵接。下盖体与上盖体扣合,下盖体与上盖体之间构成安装腔;下盖体的内壁设有第二抵接部,第二抵接部与集成电路板的下板面抵接。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集成电路板的上板面设有卡块,上盖体的内壁设有卡接部,卡接部与卡块卡接。集成电路板设有定位孔,下盖体的内壁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穿设于定位孔。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集成电路板设有避让孔;上盖体的内壁设有螺柱,螺柱穿过避让孔,紧固件自下盖体外壁穿过并锁紧于螺柱。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铃指示灯(1112)围绕所述按压部(111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孔盖(100)的下盖面开设有避让口(123),所述防落连接带(300)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口(123)搭设于所述集成电路板(200)的上板面,所述连接线(310)自所述防落连接带(300)的端部穿出与所述集成电路板(20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孔盖(10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板(200)的上板面设有卡块(240),所述上盖体(110)的内壁设有卡接部(115),所述卡接部(115)与所述卡块(240)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板(200)设有避让孔(23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锁钥匙孔盖及门铃二合一系统,包括门铃发声器、钥匙孔盖及门铃按钮。其中,钥匙孔盖内部中空并构成安装腔,钥匙孔盖的上盖面具有按压部,按压部以远离或者靠近钥匙孔盖下盖面的方式活动设置。门铃按钮设于安装腔内,门铃按钮的按压端与按压部抵接,门铃按钮与门铃发声器信号连接。本方案通过将智能锁长期闲置的钥匙孔盖进行适应性改造,使其与智能锁的门铃模块有机结合,增多结构功能,提升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廖威,祝志凌,桑胜伟,陈万国,陈晨,范淑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德施曼科技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5/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