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41274发布日期:2024-05-11 00:20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玻璃拆卸,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玻璃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1、通常玻璃在安装时需要利用玻璃胶粘接于基材上,例如车辆的挡风玻璃通过玻璃胶粘接于车身。当玻璃受到损坏时,需要对玻璃进行维修更换。

2、现有挡风玻璃的拆卸方案为:在破损玻璃的边缘打洞,然后将钢丝穿过洞内,并通过两个维修人员各自拉动钢丝的一端,往返拉动钢丝以割断玻璃胶,最终完成玻璃的拆卸。在上述玻璃拆卸的过程中,钢丝在拉动时发生摩擦后容易断裂,从而产生安全隐患。且整个拆卸过程更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拆卸工具,能够降低了维修人员的维修风险,提高玻璃的拆卸效率。

2、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拆卸工具,包括:

4、箱体、加热元件和隔热层;所述箱体设有用于朝向玻璃的开口,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箱体和所述加热元件之间。

5、可选地,所述隔热层覆盖于所述箱体的内壁。

6、可选地,所述隔热层的一部分从所述开口向所述箱体外延伸,并覆盖于所述箱体的部分外壁。

7、可选地,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所述开口;所述开口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侧壁面积的四分之一。

8、可选地,所述加热元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至少两个加热管。

9、可选地,所述玻璃拆卸工具还包括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线束连接件;所述线束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与所述加热元件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线束连接件包括线束本体和插拔式接头;所述线束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加热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拔式接头连接。

11、可选地,所述玻璃拆卸工具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构件支撑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玻璃拆卸工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伸缩机构的玻璃吸盘。

13、可选地,所述伸缩机构设有插接部;所述玻璃吸盘设有用于与所述插接部相配合的插接配合部。

1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拆卸工具。该玻璃拆卸工具中的加热元件在工作状态下可以为玻璃提供热量,玻璃再将热量传递至与其它基材粘接的玻璃胶处,玻璃胶受热分解后得以软化。由此,便于后续将玻璃与其它基材相分离,大大降低了维修人员的维修风险,也可以提高玻璃的拆卸效率。此外,本申请设置的隔热层能够阻止热量向箱体周围发散,使热量尽可能地通过开口被引导至玻璃处,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覆盖于所述箱体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一部分从所述开口向所述箱体外延伸,并覆盖于所述箱体的部分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所述开口;所述开口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侧壁面积的四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至少两个加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拆卸工具还包括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线束连接件;所述线束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与所述加热元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连接件包括线束本体和插拔式接头;所述线束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加热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拔式接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拆卸工具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构件支撑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拆卸工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伸缩机构的玻璃吸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设有插接部;所述玻璃吸盘设有用于与所述插接部相配合的插接配合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拆卸工具,包括箱体、加热元件和隔热层;所述箱体设有用于朝向玻璃的开口,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箱体和所述加热元件之间。本申请提供的玻璃拆卸工具,加热元件在工作状态下可以为玻璃提供热量,玻璃再将热量传递至与其它基材粘接的玻璃胶处,玻璃胶受热分解后得以软化。由此,便于后续将玻璃与其它基材相分离,大大降低了维修人员的维修风险,也可以提高玻璃的拆卸效率。此外,本申请设置的隔热层能够阻止热量向箱体周围发散,使热量尽可能地通过开口被引导至玻璃处,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留旗,徐云,李国林,王焕霞,王宁,吴陈青,刘德礼,孙达,李荣坤,李丹,张义求,王春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4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