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书钉装订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77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订书钉装订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订书钉装订匣,设有可相对于装订器主体的收容部进行拆装并用于对收容有订书钉的补充器进行拆装的安装部,在该补充器安装部和订书钉打出部上分别安装用于检测有无订书钉的促动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动装订器中,订书钉装订匣内的订书钉,被供应给打出部,并由打出机构打出。在订书钉装订匣内收容有以片状或带状连接订书钉的笔直的连接订书钉。片状订书钉层叠成多层,并且带状订书钉被卷绕成卷状而进行收容。
作为订书钉的检测机构,在装订器主体上具有用于检测在订书钉装订匣内是否残留有连接订书钉的机构(特开2003-062765)。并且,具有检测在导向部上有无从订书钉装订匣供给的订书钉的检测机构(特开2002-079475)。前者的检测机构的结构如下在形成于订书钉装订匣的订书钉排出口与订书钉装订匣的前端的打出部之间的订书钉导向部上配置用于检测有无订书钉的传感器。后者的检测机构,在订书钉装订匣本身开孔,当最后一个订书钉穿过上述孔部而使上述孔变空后,使传感器进行动作。
当检测到订书钉装订匣的前端到达装订匣主体的安装部时,控制部判断为在上述安装部安装有订书钉装订匣,从而完成装订动作的准备。在该状态下输出装订作业的命令时,订书钉的打出机构进行动作。
订书钉装订匣具有消耗完内部的订书钉后进行废弃处理的类型和进行回收的类型。回收类型的订书钉装订匣的结构如下可相对于装订匣主体对外壳内收容有订书钉的补充器自由进行拆装,在全部消耗完补充器内的订书钉时,仅拆除补充器,并安装另一补充器。
但是,在回收类型中,在装订匣主体的安装部正常地安装补充器时没有问题,但由于半设置(安装一半)补充器时,由于不与将补充器内的订书钉从导向部向打出部送出的送出机构的输送爪扣合,因而即使输送机构动作也不会输送订书钉。因此,打出残留于导向部内的订书钉后,不再进行装订。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提供对检测半设置了补充器的情况特别有效的订书钉装订匣。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的订书钉装订匣,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对于装订器主体进行拆装的装订匣主体和内部收容有连接订书钉的补充器,将该补充器可更换地安装在上述装订匣主体上,在上述订书钉装订匣的一端侧设置补充器的安装部,在该补充器安装部与另一端的订书钉打出部之间,设有向打出部引导补充器内的连接订书钉的导向部,在上述补充器安装部和导向部的下部,分别配置根据补充器安装部内有无连接订书钉而进行动作的第二促动器和根据导向部内有无连接订书钉而进行动作的第一促动器,并使上述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连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上述第二促动器,根据上述补充器安装部内有无连接订书钉而以中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上述第一促动器,根据上述导向部内有无连接订书钉而以中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且将上述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串联排列,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的相邻的端部相连,以使其中一方随着另一方的转动而连动。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订书钉装订匣,包括装订匣主体;订书钉打出部;设在一端侧的连接订书钉收容部;设在另一端侧的订书钉打出部;向订书钉打出部引导连接订书钉收容部内的连接订书钉的导向部;可进出于导向部的第一促动器;以及可在连接订书钉收容部内进出的第二促动器。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连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在连接订书钉收容部收容有补充器,所述补充器在内部内收容连接订书钉,并且可更换地安装在装订匣主体上;第二促动器可向补充器的内侧进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装订匣主体可相对于装订器主体进行拆装,第一促动器根据导向部内有无连接订书钉而进行动作,第二促动器根据连接订书钉收容部内有无连接订书钉而进行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第二促动器以第二中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一促动器以第一中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上述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串联排列,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的相邻的各端部相连,以使其中一方随着另一方的转动而进行连动。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提供收容于订书钉装订匣的连接订书钉。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提供收容于订书钉装订匣的补充器。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提供收容于补充器的连接订书钉。
其他特征和效果可从实施例的记载和附加的权利要求
得出。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的订书钉装订匣的立体图。
图2是安装订书钉装订匣的装订器的侧视图。
图3是订书钉装订匣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装订匣主体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5(a)是表示第一及第二促动器的连接状态的侧视图。
图5(b)是表示第一及第二促动器的连接状态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通常时的状态的订书钉装订匣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表示半设置时的状态的订书钉装订匣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表示订书钉余量较少时的状态的订书钉装订匣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表示订书钉用完时的状态的订书钉装订匣的纵向剖视图。
标号说明a (连接)订书钉1 装订匣主体2 补充器5 补充器安装部6 打出部7 导向部11 第一促动器12 第二促动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
图1表示订书钉装订匣。该订书钉装订匣A由装订匣主体1和补充器2构成。
装订匣主体1可相对于图2所示的装订器主体3进行拆装,在后端部上具有进行拆装操作用的按钮4,在后端侧设有补充器2的安装部(连接订书钉收容部)5,在补充器安装部5与另一端的订书钉打出部6之间,设有向打出部6引导补充器2内的连接订书钉的导向部7。
补充器2,用于将卷状订书钉a收容到补充器外壳2a的内部;补充器外壳2a在圆筒状的外壳主体的上侧形成把手8,在下侧一端形成订书钉的排出口9(参照图3),排出口9用于排出卷状订书钉的一端,形成扁平的角筒状。
接着,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装订匣主体1的底座1a的底部,在其宽度方向的一侧形成有细长开口部10。在上述开口部10上,在上述导向部7和补充器安装部5的下部,分别串联排列配置第一促动器11和第二促动器12。
如图5(a)和图5(b)所示,第一促动器11能够以中间部的支轴(第一中间部)13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进行转动,在前端(打出部6侧的端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起部14,在与上述导向部7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三角形状的凸起部15,并且在后端侧一方形成轴部16。
第二促动器12也能够以中间部的支轴(第二中间部)17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进行转动,在前端部形成有扣合槽18。并且,在后端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弯曲部19。
第一促动器11,通过转动可使上述凸起部15进出于上述导向部7;并且第二促动器12,通过转动可使上述弯曲部19的前端从正确安装于安装部5的补充器2的补充器外壳2a的底部上形成的孔20(参照图3)向补充器2外壳的内侧进出。因此,第二促动器12根据补充器安装部5内有无连接订书钉a而进行动作,第一促动器11根据导向部7内有无连接订书钉而进行动作。
接着,第一促动器11的后端部和第二促动器12的前端部,通过使其轴部16与扣合槽18扣合,使第一促动器11和第二促动器12相连,以使其同时沿上下方向连动。即,当其中一方的自由端向上移动时,另一方的自由端也向上移动;当其中一方的自由端向下移动时,另一方的自由端也向下移动。
当将上述结构的订书钉装订匣A安装到装订器主体3的规定位置上时,使第一促动器11的前端突起部14与设在图2的装订器主体3上的传感器S(例如叶片开关、限位开关)对应而进行安装。由此,当第一促动器11的前端突起部14向下移动,或第二促动器12的后端弯曲部19向下移动时,传感器S被设定为接通(检测)。
接着说明当装订器主体3上安装订书钉装订匣A时,第二促动器11和第二促动器12怎样根据订书钉导向器内部和补充器2内部有无订书钉进行动作。
(1)更换补充器2时(在补充器2和导向部7内没有订书钉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在补充器安装部5上设置新的补充器2时,第二促动器12的后端弯曲部19被新的补充器2的订书钉压下而向下移动。第一促动器11的前端突起部14也与其连动地向下移动。因此,当装订器主体一侧的传感器S检测到安装补充器2,从而完成装订动作的准备。
相对于此,如图7所示,当新补充器2处于半设置而没有正确地安装到安装部5上时,补充器2在规定的安装部5浮起,如果第二促动器12的后端弯曲部19不被新补充器2的订书钉挤压,则上述后端弯曲部19维持向上移动后的状态,第一促动器11的前端突起部14也保持在上方位置上。因此,由于装订器主体一侧的传感器S不能检测出补充器2的安装,不能完成装订动作的准备,因而不能进行装订。
(2)通常情况下(当在补充器2和导向部7内有订书钉a时),如图3所示,由于在导向部7上有订书钉a,因而第一促动器11的凸起部15被压下,由此上述突起部14向下移动。第二促动器12的后端弯曲部19被补充器2的订书钉压下而向下移动。由此,传感器S检测到在导向部7和补充器2上都有订书钉的状态,能够连续地进行装订动作。
(3)订书钉余量较少时(当补充器2内没有订书钉,而在导向部7上残留有订书钉a时),如图8所示,在导向部7上有订书钉a,因而第一促动器11的凸起部15被压下,前端突起部14向下移动。第二促动器12的后端弯曲部19与补充器2的订书钉余量无关地向下移动。由此,传感器S检测到在导向部7残留有订书钉的状态,能够连续地进行装订动作。
(4)订书钉用完时(在补充器2和导向部7都没有残留订书钉的情况),如图9所示,第一促动器11的前端突起部14向上移动,第二促动器12的后端弯曲部19也向上移动。因此,传感器S检测到在补充器2和导向部7上都没有残留订书钉的状态,停止装订动作。
如上所述,当将补充器2设置到装订匣主体1上时,如果没有正确地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由于第二促动器12不动作,因而设在装订器主体侧的传感器S也不能检测到补充器2,所以不能检测到连接订书钉的存在。因此,由于不能进行装订动作,所以工作人员能够注意到处于半设置状态,因而能够改正而正确地进行设置。
并且,由于将第一促动器11和第二促动器12串联排列,并且第一促动器11和第二促动器12的相邻的各个端部相连,以使其中一方随着另一方的转动而连动,因而只要在装订器主体一侧设置与第一促动器11或第二促动器12对应的传感器S即可。因此,零件数少,结构也简单。
另外,如图2所示,上述订书钉装订匣A安装在向装订器主体后部开口的装订匣安装部上。至于在装订匣主体1一侧设有将订书钉装订匣内的订书钉向打出部一侧送出的输送机构、使输送至打出部的订书钉形成“コ”字形后打出的成形打出机构、使通过打出机构打出并贯穿装订台上的纸张的订书钉脚弯曲的紧钳机构等,由于所述机构是公知的,因而省略说明。
并且,上述例子中,虽然是装填了卷状订书钉的补充器2可相对于装订匣主体自由进行拆装,但是也可以是装填了片状订书钉的补充器可以相对于装订匣主体进行拆装的结构。
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所属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进行各种变更、修改。
本申请是依据2004年7月1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4-209449)而提出的,在此作为参照引用其内容。
工业适用性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当将补充器设置到装订匣主体上时,如果没有正确地设置到规定位置上时,则第二促动器不动作,因而设在装订器主体一侧的传感器不能检测到补充器,所以无法检测到连接订书钉的存在。因此,由于不能进行装订动作,所以工作人员能够注意到处于半设置状态,因而能够改正而正确地进行设置。并且,当使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同时连动地相连时,装订器主体一侧的传感器只与任一促动器对应而进行设置即可,所以具有能够减少零件数,结构简单的优点。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由于将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串联排列而进行配置,并且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的相邻的端部相连,以使其中一方随着另一方的转动而进行连动,因而只要在装订器主体一侧设置与第一促动器或第二促动器对应的传感器即可。所以,能够减少零件数,结构也简单。
权利要求
1.一种订书钉装订匣,具有装订匣主体;订书钉打出部;设在一端侧的连接订书钉收容部;设在另一端侧的订书钉打出部;向所述订书钉打出部引导所述连接订书钉收容部内的连接订书钉的导向部;可进出于所述导向部的第一促动器;和可在所述连接订书钉收容部内进出的第二促动器;所述第一促动器和所述第二促动器连动。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订书钉装订匣,其中,在所述连接订书钉收容部内收容有补充器,所述补充器,在其内部收容连接订书钉,并可进行更换地安装在所述装订匣主体上;所述第二促动器可在所述补充器的内侧进出。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订书钉装订匣,其中,所述装订匣主体可相对于装订器主体进行拆装;所述第一促动器根据所述导向部内有无连接订书钉而进行动作;所述第二促动器根据所述连接订书钉收容部内有无连接订书钉而进行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订书钉装订匣,其中,所述装订匣主体可相对于装订器主体进行拆装;所述第一促动器根据所述导向部内有无连接订书钉而进行动作;所述第二促动器根据所述补充器内有无连接订书钉而进行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订书钉装订匣,其中,所述第二促动器以第二中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第一促动器以第一中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串联排列;第一促动器与第二促动器的相邻的各端部相连,以使其中一方随着另一方的转动而连动。
6.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订书钉装订匣,其中,所述第二促动器以第二中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第一促动器以第一中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串联排列;第一促动器与第二促动器的相邻的各个端部相连,以使其中一方随着另一方的转动而连动。
7.一种连接订书钉,其收容于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订书钉装订匣中。
8.一种补充器,其收容于权利要求
2所述的订书钉装订匣中。
9.一种连接订书钉,其收容于权利要求
8所述的补充器中。
专利摘要
订书钉装订匣(A)包括装订匣主体(1)和在收容连接订书钉(a)的补充器(2)。补充器(2)可更换地安装在装订匣主体(1)上。在补充器安装部(5)和订书钉打出部(6)之间,设有向打出部(6)引导补充器(2)内的连接订书钉的导向部(7)。在导向部(7)与补充器安装部(5)的下部,分别配置根据导向部(7)内有无连接订书钉(a)而进行动作的第一促动器(11)和根据补充器安装部(5)内有无连接订书钉(a)而进行动作的第二促动器(12)。第一促动器(11)和第二促动器(12)连动。
文档编号B27F7/38GK1997488SQ200580024010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6日
发明者岸和彦, 箱崎克也, 清水利夫, 樋口一雄 申请人:美克司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