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62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轮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存放架。
“滚轮”在工业上应用十分广泛,此处所谓的滚轮,可以是工业上的大型压花滚轮,也可以是印刷轮具等工件,以“压花”工作而言,如欲在工件上压设不同的压花纹当然要换装刻印有不同花纹的滚轮,当然印刷也是一样,所以为使用上的便利,一般厂家必需备有许多不同纹路的滚轮方能使工作顺利完成,既然备有许多的滚轮,则诸滚轮存放的问题便十分重要。
一般较不注重管理的厂家,或者将诸滚轮略为包覆置于地面,又为了不使占用地面空间将诸滚轮堆栈起来,但由于大型滚轮其重量较重,故其置于地面使诸滚轮相互压抵,该压纹表面便十分容易损坏及生锈,又堆栈起来时,在诸堆栈的诸滚轮堆中寻找某一较底部的滚轮则又十分容易使上部滚轮滚落发生危险,且浪费许多时间,造成地面上搬动的不便。
因此有人发展出了一种滚轮存放架(如图8所示),其是一立体且外侧设有交错横杆71的支架70,在支架70内部二侧分别设有上、下的固定及活动齿轮72、73,在两固定、活动齿轮72、73间则设有链条80,并利用活动齿轮73的移动来调整链条80的紧度,请配合参看图7所示,由马达及减速机构传出的传动轴82是带动活动齿轮73旋动,又在二链条80间则相对接设有许多支吊杆81,在吊杆81上设有如“8”字形的吊持结构90,该吊持结构90上的吊孔91穿设在吊杆81,使吊持结构90得以在吊杆81上滑移,则如图8所示,由载轮推车62将一滚轮63置于支架70中间的一吊杆81下方,将吊持结构90下方所设的穿孔92自侧向滑移分别套在滚轮63两侧的支杆64上,则启动电源,可使链条80旋动而将滚轮63吊起。
由于此种传统的结构没有特殊的设计,则在实用上具有如下的几项缺点1、吊杆是在二端枢接在链条上,其加工麻烦且如果松动脱落,则十分容易发生危险。
2、由于吊持结构为8字形,上方枢设在吊杆,在链条带动吊杆运动时,吊持结构下方十分容易以吊杆为支点产生摇摆,使滚轮摇晃。
3、由于吊持结构不论上、下方都仅是侧向穿套而无定位,在前述的大摇晃下,较容易松脱。
4、载轮推车的高度一定,而吊持结构下方的穿孔大小也固定,故一定要调整吊持结构的穿孔恰对合在支杆的高度,再侧向将吊持结构侧向滑移将之套固,操作上十分麻烦。
5、由于吊持结构呈8字形,其纵向高度较大,故在支架上的空间排列是支杆、吊持结构、滚轮、支杆…等排列,故在上述诸结构间距一定距离而言,在一定高度下所能吊起的滚轮数有限,造成空间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轮存放架,在支架内的上、下两齿轮间设有由单元扣件所接成的构件,该单元扣件内侧的翼片配合连接片卸接形成如链条的结构,另外其外侧勾部形成夹持构件,该单元扣件移动至齿轮上时,因齿轮具有弧度,故在带动单元扣件偏转时,恰将夹持构件渐呈张开或闭合状以承托或扣固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滚轮存放架,包括设置的外围支架,在支架内部两侧上、下端分别设有固定及活动齿轮,其间连设有挠性构件,该挠性构件为在诸二相对的链片或二单元扣件的翼片间设有套轴,并以销贯穿枢接组成,由传动马达控制活动齿轮的旋动而带动挠性构件的旋动,其特征在于该挠性构件,至少一侧是由多个单元扣件组成的链条,其中单元扣件是在一端设翼片,而翼片二端各设一销孔,在翼片一端直接形成具有弧度的勾部,二单元扣件以二勾部相对形成夹持构件,另外翼片交互伸至另一端与另一组的单元扣件相接而形成链条的一侧结构。在链条渐与齿轮接触时,翼片受其齿轮外弧度带动偏转而使二勾部渐渐夹合。
前述的滚轮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侧部纵向设有数根防护条。
前述的滚轮存放架,其特征在于防护条与架起的滚轮大直径外缘的间隙小于支杆脱出勾部的距离。
前述的滚轮存放架,其特征在于由二上、下相对的单元扣件所组成的夹持构件可以成对(或一对以上)设置。
前述的滚轮存放架,其特征在于由单元扣件所组成的链条构件,其在二单元扣件间可设有连接片。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特殊的设计,故在使用实施上,具有诸方面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以翼片受齿轮的外部弧度的带动偏转而使另一端的勾部相对扣夹,恰使在上、下端滚轮最易脱落的部位完成扣固,十分安全。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构件与链条为单元扣件一体构成,故制作容易、结构强度佳,接点少而不易脱落。
3、本实用新型自动夹持滚轮支杆,操作十分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构件不会如传统的结构有摇晃情形。
5、本实用新型的单元扣件是横向设计,比传统纵向8字形节省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元扣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链条”纵向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构件侧面承托滚轮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图。
图7是传统滚轮存放架的部份立体图。
图8是传统滚轮存放架的正面结构图。
请参看如
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设一立体支架40,在其周侧设以数根横杆44支持,在该支架40二侧分别设有一组夹持及传动机构,该机构主要是在上、下端设有固定及活动齿轮51、50,中间连设有由单元扣件10所衔接成的挠性构件,请参看
图1所示,该活动齿轮50是与支架40一侧的活动块43相接,而活动块43受支架40二旁螺杆42的旋动可作上或下的移动,调整活动齿轮50的位置,便可调整该挠性构件的松紧度,而此调整固定及活动齿轮51、50的结构为已有技术,此处便不予详述;请再参看图2所示,该活动齿轮50中央设一传动轴52,该传动轴52另一端图中未绘,主要是与传统的马达、减速相连,由一线控开关控制活动齿轮50的旋动,并带动由串接的单元扣件10绕着固定及活动齿轮51、50作动。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的创作重点在于上述的挠性构件,其是由许多单元扣件10及连接片20所组成,其中该单元扣件10的结构请配合参看图2、3所示,其是在一端设翼片11,而翼片二端各设一销孔111、112,在翼片11一端直接形成为长勾部12,且该勾部12末端内侧形成内弯的弧形,如图2、4、5所示,二单元扣件10以二勾部12相对,且翼片11交互伸至另一端与连接片20一端相连,而连接片20另一端则与另一组的单元扣件10相接;又上述单元扣件10的搭接方式可以使用“成对”的方式完成,即两组成对的单元扣件10间设有套轴32,并在其间以支轴30贯穿诸单元扣件10、连接片20、套轴32后,再在二端以销31固定,上述由成对的翼片11、连接片20及套轴32、支轴30等构成如链条102结构,而二相对的勾部12则形成夹持构件101。
请参看
图1、2所示,二夹持构件101的勾部12末端在末移动至活动齿轮50(或固定齿轮)时,其相对间距S是可供滚轮60的支杆61放入,当其渐渐移至端部时则间距S1将愈小(即夹持构件渐渐扣固),又在单元扣件10移至固定齿轮51的顶部或活动齿轮50的底部时,则二单元扣件10由于翼片11在随固定、活动齿轮51、50外部弧度的偏转而使夹持构件恰好完全扣合,可防止滚轮60的脱出及掉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请配合参看
图1、2所示,当以载轮推车62将一滚轮60两侧的支杆61分别置于该侧的夹持构件101的间距S中(如
图1左下角以虚线表示支杆所示),按开关钮(图中末示)将链条102上行,则下方的单元扣件10便上移将支杆61托起在勾部12处。
请再参看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支架40上方纵向设有数根防护条41,该防护条41与架起的滚轮60大径外缘的间隙L小于支杆61脱出勾部12的距离,因此即使有大地震或其他震动而使滚轮60摇晃时,由于滚轴60的轴中段较大直径处在滚轮受到大摇晃时,会先抵触至防护条41而使滚轮60不至掉落。
权利要求1·一种滚轮存放架,包括设置的外围支架,在支架内部两侧上、下端分别设有固定及活动齿轮,其间连设有挠性构件,该挠性构件为在诸二相对的链片或二单元扣件的翼片间设有套轴,并以销贯穿枢接组成,由传动马达控制活动齿轮的旋动而带动挠性构件的旋动,其特征在于该挠性构件,至少一侧是由多个单元扣件组成的链条,其中单元扣件是在一端设翼片,而翼片二端各设一销孔,在翼片一端直接形成具有弧度的勾部,二单元扣件以二勾部相对形成夹持构件,另外翼片交互伸至另一端与另一组的单元扣件相接而形成链条的一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侧部纵向设有数根防护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存放架,其特征在于防护条与架起的滚轮大直径外缘的间隙小于支杆脱出勾部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存放架,其特征在于由二上、下相对的单元扣件所组成的夹持构件以成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存放架,其特征在于由单元扣件所组成的链条构件,其在二单元扣件间设有连接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放滚轮的滚轮存放架,主要是在该存放架内的上、下两齿轮间设有由单元扣件所接成的构件,该单元扣件内侧的翼片配合连接片可形成链条结构,另外其外侧勾部则形成夹持构件,该夹持构件受链条的牵引并依齿轮的弧度的转变而渐呈张开或闭合状以夹持滚轮。
文档编号B25H3/00GK2219186SQ94246320
公开日1996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9日
发明者丁建邦 申请人:铕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