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布料裁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62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布料裁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裁切布料的布料裁切机,特别是一种体积小巧、重量较轻的双向布料裁切机,其可方便地进行操作,经过适当的结构配合,并可进行双向布料裁切,以提高整体的使用效率。
在一般布料、塑胶布及类似材料生产时均是制造成整匹(整卷)的状态,而在欲进行加工制作时才加以裁切,而在早期的操作方式中,其裁切动作均是由人工以剪刀进行,操作时却时常会发生歪斜现象,故一般裁剪人员在以剪刀裁切材料时,必然会留下一寸左右的宽裕度,此便造成材料的浪费;又在服装工厂或相关工厂中进行大量布料(材料)裁切时,更会因为人工裁切操作而影响到工作效率,故而此种早期人工操作的方式已经被淘汰。
为了能够提高布料及相关材料切裁的精确度,同时增加相关材料裁切时的工作效率,有关厂商发展出了能够精确操作的布料裁断机,现有的裁切机,如图5所示,其是在底板80后端竖立一L架85,该L架85延伸在底板80的上方,并在一侧组装有马达90,可由该马达90带动位于底板80刀孔81上方的裁刀91转动,在底板80的刀孔81侧设有一底也82,其可与裁刀91相配合,而可顺利地进行布料的裁切,又在L架85与底板80相接处的前缘设有楔形的分隔片83,而可在裁刀91将布料裁切后,由分隔片83将两边的布料分开以利于操作;
如图6、7所示,在L架85组装有马达90的另一侧组装设置有一金属制的平衡块92,其主要是用以维持整体的重心平衡,以避免在使用中发生偏斜而影响到整体的操作及裁切的精确度,另外在L架85的末端设有一手把86,而可供操作人员推移操作。
前述现有的布料裁切机在基本功能方面已经能够达到设计时的要求,但就实际操作状况加以分析可知,该裁切机还存在下述缺点,而有加以改进的必要1·重量重、体积大而操作不便因为此类布料裁切机是以其底板组装安置在一裁断轨道上来移动操作,故其操作的顺畅性直接受到裁切机重量的影响,在前述的裁切机结构中,为了能够维持整体的重心及平衡,在L架85侧增设了一平衡块92,此便使得整体的重量倍增,当然该平衡块92的设置也会使得裁切机整体的体积变大,而在操作时会显得相当笨重。
2·只能单向操作由于该裁切机的L架85是竖立在底板80的后端,故其只能够由单一方向进行布料的裁切,亦即在裁切机向前推出而进行布料裁切后,便必须将其向后拉回原位,然后才能够进行第二次裁切作业,也就是说在裁切机沿着轨道推出与拉回的两段行程中,只有推出时能够进行布料的裁切,而拉回的动作完全没有作用,此便使得整体裁切机的加工效率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布料裁切机,其主要是在底板刀孔中央一侧竖立一组装脚,组装脚上方水平延伸一刀轴座,可在刀轴座中穿设刀轴,并在内侧枢设裁刀,外侧组装皮带轮,又在刀轴座外侧设置一支架板,可由该支架板将马达组装设置在裁刀上方,并使马达以皮带来带动刀轴外端的皮带轮转动,借此可让整体重心维持在底板正上方而可保持平衡并减小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布料裁切机,其中在底板刀孔一侧配合裁刀两边位置设有两底刀,同时在另一侧组装脚外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分隔片,而可供裁切机进行双向的布料裁切,以发挥最佳的实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布料裁切机,其主要是在底板刀孔中央一侧竖立一组装脚,组装脚上方水平延伸一刀轴座,而可在刀轴座中穿设刀轴,并在内侧枢设裁刀,外侧组装皮带轮,又在刀轴座外侧设置一支架板,而可由该支架板来组装马达,并使马达以皮带来带动刀轴外端的皮带轮转动,借此可让整体重心维持在底板正上方而可保持平衡并减小体积及重量。
在所述底板刀孔一侧配合裁刀两边位置可设置两底刀,同时在刀孔另一侧组装脚外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分隔片;借此,可供裁切机进行双向的布料裁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以适当的结构配置,可以省却传统的此类裁切机上所设置的平衡块,且仍能保持整体裁切机的平衡,可使整体的重量大大减轻,不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更便于包装、仓储及运输,在操作时更可使操作人员节省力气,又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配置,可以提供双向裁切的功能,可以提高裁切机整体的加工效率,确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布料裁切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布料裁切机裁切效率低及体积大而苯重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端面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 是现有裁切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6 是现有裁切机的端面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7 是现有裁切机的侧面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布料裁切机下方设置有一底板10,在该底板10上设有一刀孔12,配合图2、3的结构示意图来看(在图2、3中为便于结构说明,将与本案结构特征无关的部份结构予以省略),在刀孔12中央一侧竖立一组装脚20,并在组装脚20上方水平延伸设置一刀轴座22,可在刀轴座22中穿设刀轴24,在刀轴24的内侧组装有裁刀30,外侧设置有一皮带轮32,又在刀轴座24外侧设置一支架板40,而可由该支架板40将马达42组装设置在裁刀30上方,并使马达42的驱动轴44以皮带46来带动刀轴24外端的皮带轮32转动,借此可使整体重心维持在底板10正上方而可保持平衡并减小体积。
在底板10的刀孔12一侧配合裁刀30两边位置设有两底刀14,同时在另一侧组装脚20外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分隔片34,如此便可在裁切机沿着轨道移动时,无论是朝向那一方向移位,均可由一底刀14与裁刀30配合进行布料的裁切,同时在布料经裁刀30裁切后,必然可由位于裁刀30侧面的分隔片34将裁切完成的布料加以分开,故而本实用新型的裁切机可供进行双向的布料裁切,而发挥最佳的实用性功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外侧罩设有一外壳50,同时在该外壳50上设置有计数器、开关及电源接头等构件,由于其是属于传统结构的转用,故不多加赘述,在图式中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以外壳50来取代传统的手把,使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只需直接推送外壳50即可,而使操作上更为轻松而方便,同时在施力时也较为顺手,无需再握持手把后再进行推送,其确具操作方便性。
如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装设方式与传统相同,其是在桌面61上固定设置一轨道60,同时在桌面一端以支架架设有布匹62,可将布匹62上卷绕的布料平铺在桌面61上,并越过轨道60上方;本实用新型的裁切机是将底板10组装在轨道60中,可在推、拉之间对越过轨道60上方的布料进行裁切,达到精确裁切布料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布料裁切机,包括一马达、一底板及一裁刀,底板上设有一刀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刀孔中央一侧竖立一组装脚,组装脚上方水平延伸一刀轴座,在刀轴座中穿设一刀轴,在其内侧枢设裁刀,外侧组装皮带轮,在刀轴座外侧设置一支架板,所述马达组装在支架板上方,以保持整体重量平衡,马达轴与所述刀轴外端的皮带轮上套设有传动皮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布料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刀孔一侧配合所述裁刀两边位置设有两底刀,在刀孔另一侧组装脚外侧倾斜设置有分隔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裁切布料的双向布料裁切机,其主要是在底板刀孔中央一侧竖立一组装脚,组装脚上方水平延伸一设有刀轴的刀轴座,刀轴内侧枢设裁刀,外侧组装皮带轮,刀轴座外侧设置一支架板,将马达组装在裁刀上方,马达以皮带来带动刀轴外端的皮带轮转动,从而保持整体重量平衡,底板刀孔一侧配合裁刀两边位置设有两底刀,组装脚外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分隔片,供裁切机进行双向布料裁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布料裁切机裁切效率低及体积大而苯重的问题。
文档编号B26D1/18GK2210766SQ9424631
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9日
发明者黄海树 申请人:黄海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