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工尖嘴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029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电工尖嘴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工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功能电工尖嘴钳。
尖嘴钳是电工常用工具,现有的尖嘴钳只具备夹持和剪切功能,而在电工进行布线接线操作时,常需剥除导线外层的护套,并将断头的导线拧接在一起,这时候就需用专门的剥线工具或压接线工具,携带这些工具或手工拧线是不太方便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都会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在于弥补以上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剥线、压接线功能的多功能电工尖嘴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尖嘴钳,仍由上钳口(1)、下钳口(2)、钳轴(3)、绝缘套(4)组成,其上钳口(1)与下钳口(2)闭合后,自前向后形成夹持口部(M)、剥线口部(N)、剪切口部(K)和压线口部(J),其特征在于剥线口部(N)在夹持口部(M)和剪切口部(K)之间,且它们都在钳轴(3)的前部,压线口部(J)在钳轴(3)的后部。由于导线的线径各有不同,所以剥线口部(N)有由上钳口(1)和下钳口(2)闭合后组成的可穿入导线的直径不等的圆孔2-4个。
这样,本实用新型既保留了普通尖嘴钳的夹持、剪切功能,又增加了剥线和压接线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减轻电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与普通的尖嘴钳相近,所以制造成本不会有太大的增加。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图。
图2为
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
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
图1的C-C剖面图。
图5为
图1的D-D剖面图。
图6为
图1的E-E剖面图。
图7为
图1的F-F剖面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与普通的尖嘴钳相类似,其主要零部件仍是上下钳口、钳轴和绝缘套,当上下钳口闭合后,自前向后将形成夹持口部(M)-由图2可见,其上下钳口闭合严密,以便于夹持其它工件,它是普通尖嘴钳的原有结构和功能;剥线口部(N)-由图3可见,其上下钳口闭合后形成一个小圆孔,只要将带有护套的导线插入孔内,压紧并拉动导线,即可顺利地剥去导线端头部分护套。图4是剥线口部(N)的非工作部分,也是其两个圆孔之间的连接部位。图5与图3相似,但其圆孔的直径比较大,目的在于剥直径较大的导线。类似的不同直径的圆孔在剥线口部(N)可以开2-4个,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导线;剪切口部(K)-由图6可见,其上下钳口闭合后形成楔形剪刀口,从而它具有剪切功能,这也是普通尖嘴钳的原有结构和功能;前面所讲的这三个口部都在钳轴(3)的前部,且剥线口部(N)在夹持口部(M)和剪切口部(K)之间。钳轴(3)的后部还有一个压线口部(J)-由图7可见,其上下钳口闭合后形成上下一对凹凸面,只要将需连接的金属导线重叠,外面再套上金属套,然后插入这个凹凸面内压紧,即可将需连接的金属导线严密而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而不必用手工缠绕的接线方式或其它专有工具。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尖嘴钳,仍由上钳口(1)、下钳口(2)、钳轴(3)、绝缘套(4)组成,其上钳口(1)与下钳口(2)闭合后,自前向后形成夹持口部(M)、剥线口部(N)、剪切口部(K)和压线口部(J),其特征在于剥线口部(N)在夹持口部(M)和剪切口部(K)之间,且它们都在钳轴(3)的前部,压线口部(J)在钳轴(3)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嘴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剥线口部(N)有由上钳口(1)和下钳口(2)闭合后组成的可穿入导线的直径不等的圆孔2-4个。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电工尖嘴钳,是普通尖嘴钳的改进,其主要零部件仍为上下钳口,钳轴和绝缘套,当上下钳口闭口后,自前向后将形成夹持口部、剥线口部、剪切口部和压线口部,剥线口部在夹持口部和剪切口部之间,且它们都在钳轴的前部,钳轴的后部还有一个压线口部,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增加了剥线和压接线功能。
文档编号B25B7/00GK2332537SQ98214479
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1日
发明者轩勤平 申请人:轩勤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