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蠕动式缆索机器人爬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270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蠕动式缆索机器人爬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动蠕动式缆索机器人爬升装置,用于大跨斜拉桥缆索上维护、监测作业,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斜拉桥作为现代桥梁的新型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斜拉桥主要受力构件之一的缆索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经风吹雨淋日晒,缆索表面的聚乙烯护套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硬化和开裂现象,给护套内的钢丝束带来锈斑、断丝等严重的问题,同时,由于随机风振、雨振,使缆索内的钢丝产生微摩擦,继而引起严重的断丝问题,给斜拉桥埋下严重的隐患。由于斜拉桥是最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桥型,与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缆索相配套的维护措施还很不完善。斜拉桥缆索有圆柱形、平行六棱柱形和螺旋六棱柱形等多类型式,缆径有多种规格,外层一般有聚乙烯套作防护,其标高高、距离长,倾斜度由30°至近90°。另外,尽管在缆索的两端施加了很大的拉力,但由于自重作用与蠕变,缆索仍有一定的挠度。
现有技术中,对管外机器人和电线检测机器人已有研究,这些管外机器人爬行的管道一般只能用于水平面上的刚性管道,牵引力小,对于斜拉桥这种标高较高、柔性较大缆索,其爬升能力显然不够,远不能满足缆索维护的要求。而电线检测机器人主要由几个较小的车轮和四条履带组成,由小电机驱动,只能在一定倾斜度的电线上移动及跨越绷紧电线的铁塔,不能应用在缆索上。根据国际联机检索,还未见有缆索维护相关机器人的报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缆索维护机器人爬升装置,使之结构简单、装卸方便,能在缆索上平稳夹紧和移动,工作可靠性高。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气动蠕动式缆索机器人爬升装置,采用气缸作为驱动器,夹紧机构产生指向缆索中心的夹紧力,导向、支撑等机构使机器人在缆索上径向定心、导向、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移动机构实现蠕动移动动作。具体的结构如下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上体、下体和气动阀,上体和下体沿圆周均布三个安装块,其上分别安装由夹紧气缸及气缸上的夹紧爪构成的夹紧机构、导向气缸及导向轮组成的导向机构,上体和下体通过移动机构和支撑机构连接,气动阀通过气管和控制电线连通压力气源和地面控制台,并由控制台实现机器人爬升装置的夹紧、导向和蠕动动作。移动机构中有移动气缸连通上体和下体,同时支撑机构中有两组支撑轴与支撑座连通上体和下体,支撑座内还装有直线运动轴承,以使整体结构能沿非线性缆索移动。上体和下体至少有一个夹紧于缆索上,由移动机构驱动爬升装置蠕动(上升或下降)。导向、支撑等机构使爬升装置在缆索上径向定心、导向、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提高机器人对缆索的非线性适应能力。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爬升装置主要包括上体1、下体2及气动阀4,上体1和下体2都有各自的沿圆周均布的三个安装块3,其上分别安装有夹紧机构与导向机构,上体1和下体2间由移动机构和支撑机构等连接,气动阀4通过气管接压力气源,由地面控制台经控制电线操纵控制通断,继而实现机器人的夹紧、导向和蠕动动作。
移动机构由两只移动气缸6实现移动功能,气缸6上部的活塞杆端头通过浮动接头12连接于上体1,缸体由中央轴耳9连接于下体2。
支撑机构由两组支撑轴5与支撑座15等组成,支撑轴5连接于上体1,支撑座15经弹性垫16与下体2相连。支撑座15内装有直线运动轴承14,在支撑轴5随上体1沿支撑座15移动时,绕轴线摆动并承受径向力,从而消除移动气缸6的径向力,使整体结构能沿非线性缆索移动。上体1和下体2间另由四件螺杆17支撑连接。
夹紧机构由三只径向均布的夹紧气缸11及气缸上的夹紧爪8等构成,夹紧爪8采用与缆索表面有较大静摩擦系数的硬橡胶制成,使机器人在缆索上可靠夹紧,上体1和下体2共有夹紧气缸11六只。
导向机构由三只与夹紧气缸11平行的导向气缸10及导向轮7组成,导向气缸10分别驱动导向轮7,使机器人在缆索上定心,并分别随上体1和下体2在缆索上移动,上体1和下体2共有导向气缸10六只。
气管和控制电线由钢丝绳支撑,与地面控制台和气源相接。上体和下体上都开有安装口,供机器人在缆索上安装后,再由连接板13连为整体。爬升装置安装在机器人小车18上,小车应能使机器人根据缆索的倾斜角灵活转动并有一定的安装高度,作业时拆掉小车。根据缆索的直径变化、非线性和因自重引起的偏置,分别调整上、下体安装块3的安装位置,完成机器人在缆索上的安装。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
图1中A-A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上体1有沿缆索19的圆周均布的三个安装块3,每个安装块3上装有由夹紧气缸11及夹紧爪8构成的夹紧机构、与夹紧气缸11平行的导向气缸10及导向轮7组成的导向机构,夹紧爪8使机器人在缆索19上可靠夹紧,导向轮7使机器人在缆索19上定心并移动。
本发明的下体同样有沿缆索19的圆周均布的三个安装块3,并在其上装有夹紧机构和导向机构。上体和下体共有夹紧气缸11六只、导向气缸10六只,上体和下体用四件螺杆17支撑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
图1中所示B处支撑机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中,支撑机构由支撑轴5与支撑座15等组成,支撑轴5连接于上体1,支撑座15经弹性垫16与下体2相连。支撑座15内装有直线运动轴承14。在支撑轴5随上体1沿支撑座15移动时,绕轴线摆动并承受径向力,从而消除移动气缸的径向力,使整体结构能沿非线性缆索移动。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升过程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采用蠕动爬升方式,其动作节拍为(1)下体夹紧缸夹紧;(2)上体夹紧缸松开;(3)提升气缸活塞杆伸出,上体上升;(4)上体夹紧缸夹紧;(5)下体夹紧缸松开;(6)提升气缸缸体上升,下体上升。如此重复,实现连续爬升。
机器人下降时改变动作节拍循环。
本实用新型利用气缸产生的指向缆索的夹紧、导向力和平行于缆索的驱动力,使机器人在缆索上夹紧和蠕动,结构及控制都较简单,适应能力强,适用于任意倾斜度和形状的缆索;通过提高气源压力或选用较大的气缸直径,可使机器人承载能力足够大;调节气路中的节流阀,可调节移动速度;即使停电停气,机器人仍可夹紧于缆索上而不致下落,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大型斜拉桥缆索机器人,对缆索进行检测、涂装和清洗等维护工作,亦可用于管道、电线杆维护机器人。
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蠕动式缆索机器人爬升装置,主要包括上体1、下体2及气动阀4,其特征在于上体1和下体2沿圆周均布三个安装块3,其上分别安装由夹紧气缸11及夹紧爪8构成的夹紧机构、导向气缸10及导向轮7组成的导向机构,移动气缸6的活塞杆端头通过浮动接头12连接于上体1,缸体由中央轴耳9连接于下体2,支撑轴5连接于上体1,内装直线运动轴承14的支撑座15经弹性垫16与下体2相连。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气动蠕动式缆索机器人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动阀4通过气管和控制电线与地面控制台和气源连接。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气动蠕动式缆索机器人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体1和下体2上都开有安装口,由连接板13连为整体。
专利摘要一种气动蠕动式缆索机器人爬升装置,上体和下体沿圆周均布三个安装块,其上分别安装由夹紧气缸及夹紧爪构成的夹紧机构、导向气缸及导向轮组成的导向机构,并通过移动机构和支撑机构连接,采用气缸驱动、地面控制和监视。本实用新型装卸调整方便,可靠性高,适用于任意倾斜度和形状的缆索,可用于大型斜拉桥缆索维护机器人,对缆索进行检测、涂装和清洗,亦可用于管道、电线杆等的维护。
文档编号B25J11/00GK2396935SQ9925205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0日
发明者吕恬生, 谢文华, 张家梁, 王乐天, 姚香根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