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式果蔬切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26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式果蔬切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中使用的切果蔬工具,特别是一种手动方式操作的果蔬切片机。
随着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有人发明设计出了绞肉机(切肉机)、甚至果蔬切片机。这类果蔬切片机可利用手动或电动方式转动切片刀具,以对投入喂料口中的果蔬进行切片等操作,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劳作时间。但现有切片机结构较复杂,在组装及拆卸上相当麻烦,使用者在每次操作后拆卸清洗组装时非常不便,甚至有些组件无法拆卸分离,容易造成清洗上的死角,存在卫生问题。另,现有果蔬切片机上所开设的果蔬投(喂)料口为对外敝开式结构,因无推压棒,或无起压料作用的盖式压料件,在切片操作时只能用手指挤压果蔬往刀片刀座方向送料(进料),若不小心,会产生手指被切刀片切伤(或划伤)甚至切掉之虞(特别是电动切片机会切掉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式的果蔬切片机,使得具有组装或拆卸方便,清洗无死角,使用安全卫生之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整机仍包括主壳体(本体),设在主壳体中的投(喂)料槽和投料口,切刀装置及作盛物筐用下壳体(亦称装料容器)等组成,其特征是在主壳体内腔两侧壁中对应设有刀座安装用滑动槽,构成切刀装置的切刀片均布设置安装在圆环形刀座上,刀座又以滑动配合式活动套装在主壳体的两滑动槽中,安装后的刀座刀片正对着投料槽下端的输料开口(亦称过料口),主壳体(本体)可活动套接在作为盛物筐的下壳体内,还在主壳体顶部表面设有一个可与投料口活动配合(压合)的压料棒(或称推料杆),安装后的压料棒可推压伸入到投料槽内腔底部(靠近切刀片刀座附近)。
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化,可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且组装及拆卸较容易,使用者在组装使用或拆卸清洗时极为方便,所有组件皆可轻易的拆卸分离,清洗无死角,不会造成卫生上的顾虑。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切片机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切片机的一种立体分解图。
其中1~主壳体(亦称本体),2~投料槽(亦称喂料槽),3~切刀片,4~圆环形刀座,5~投料口(喂料口),6~压料棒(亦称推压杆),7~输料开口(亦称过料口,位于投料槽下后侧部),8~支撑板,9~刀座轴心孔,10~摇杆轴,11~摇把(手把),12~滑动槽(作为刀座安装槽用),13~主壳体横向加强筋,14~盛物筐(亦称下壳体),15~竖向支撑筋,16~支撑板枢接孔,17~主壳体枢接孔。
参照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具体设计制造时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一、在主壳体1的外侧腰部附近设有补强用横向加强筋13,而在盛物筐(下壳体)的内侧壁面还设有补强用竖向支撑筋15,竖向支掌筋与盛物筐的上端沿口留有适当距离,活动套接安装在盛物筐内的主壳体底端面可被支撑定位在竖向支撑筋上。
二、在主壳体内部设有支撑板(8),在支撑板8与主壳体1的后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枢接孔16、17,切刀装置中的刀座及刀片的手动摇把11(或称手把)的摇杆轴10活动穿接安装于两枢接孔中后又直接与切刀座端面的轴心孔9螺接。用手转动摇把(手把)可直接带动圆环形刀座及其切刀片(在滑动槽中)旋转完成对果蔬的切片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式果蔬切片机,整机包括主壳体(1)、设在主壳体中的投料槽(2)和投料口(5),切刀装置及盛物筐(14)组成,其特征是在主壳体内腔两侧壁中对应设有刀座安装用滑动槽(12),构成切刀装置的切刀片(3)均布安装在圆环形刀座(4)上,刃座(4)又活动套装在主壳体(1)内的两滑动槽(12)电安装后的刀座刀片正对着投料槽下端的输料开口(7),所述主壳体(1)可活动套接在盛物筐内,在主壳体(1)顶部表面还设有一个可与投料口(5)活动配合的压料棒(6),安装后的压料棒可推压伸入到投料槽内腔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蔬切片机,其特征是在主壳体(1)的外侧腰部附近设有补强用横向加强筋(13),在盛物筐(14)的内侧壁面还设有补强用竖向支撑筋(15),竖向支掌筋与盛物筐(14)的上端沿口留有适当距离,活动套接安装在盛物筐内的主壳体底端面可被支撑定位在竖向支撑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蔬切片机,其特征是在主壳体(1)内部设有支撑板(8),在支撑板(8)与主壳体(1)的后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枢接孔(16、17),切刀装置中的切刀座及刀片的手动摇把(11)的摇杆轴(10)活动穿接安装于两枢接孔中后又直接与切刀座端面的轴心孔(9)螺接。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式果蔬切片机,其特征是在主壳体内腔两侧壁中对应设有刀座安装用滑动槽,切刀片均布安装在圆环形刀座上,刀座又活动套装在主壳体内的两滑动槽中,主壳体可活动套接在盛物筐内,在主壳体顶部表面还设有一个可与投料口活动配合压料棒,压料棒可推压伸入到投料槽内腔底部。与已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化,制造成本低,所有零部件皆可轻易的拆卸分离,使用者在组装使用或拆卸清洗时极为方便,清洗无死角,卫生无顾虑。
文档编号B26D1/15GK2405725SQ9925195
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日
发明者王润明 申请人:王润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