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机电混合防盗报警多重锁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314946阅读:来源:国知局
引锁止的第二磁铁(71)与专配钥匙上的钥匙磁铁(19)采用极性不相同的磁极相对安装,形成磁力吸引;在一把锁里至少有一个磁推锁止,或者在一把锁里至少有一个吸引锁止,或者在一把锁里既有磁推锁止、又有吸引锁止; 所述的磁推锁止包括第一磁推孔(6)、第一磁铁(7)、第一滑动孔(8)、第一滑推杆(9)、锁止孔(29)、顶柱(10)、第一锁止头(11)、第一锁止承孔(13)、第一锁止弹簧(12112);在第一磁推孔(6)中安装有第一磁铁(7)、第一滑动孔⑶中安装有第一滑推杆(9)、锁止孔(29)内有顶柱(10)和第一锁止头(11)、第一锁止承孔(13)内安装有第一锁止头(11)和第一锁止弹簧(12112),第一磁铁(7)安装在第一磁推孔(6)的前端,第一滑推杆(9)固定或顶在第一磁铁(7)的后端,第一滑推杆(9)顶的后面依次是顶柱(10)、锁止头和第一锁止弹簧(12112);所述的第一锁止头(11)在锁止孔(29)内或同时在锁止孔(29)和第一锁止承孔(13)中;在顶推钥匙(17)没有插入专配钥匙孔(32)内开锁时,专配钥匙上的钥匙磁铁(19)没有与第一磁铁(7)产生排斥力,锁止孔(29)内有顶柱(10)和第一锁止头(11),第一锁止承孔(13)内有第一锁止头(11)和第一锁止弹簧(12112),第一锁止头(11)同时在锁止孔(29)内和锁止承孔内锁死了后锁芯(16),使后锁芯(16)不能够转动;在顶推钥匙(17)插入专配钥匙孔(32)内开锁时,专配钥匙上的钥匙磁铁(19)与第一磁铁(7)产生排斥力推动第一滑推杆(9)、顶柱(10)和第一锁止头(11),使第一锁止头(11)压缩第一锁止弹簧(12112)后,在锁止孔(29)内有顶柱(10)和第一滑推杆(9)、第一锁止承孔(13)内有第一锁止头(11)和第一锁止弹簧(12112),锁止头完全进入锁止承孔内,解除对后锁芯(16)的锁止; 所述的吸引锁止包括第二磁推孔(61)、第二磁铁(71)、第二滑动孔(81)、弹簧孔(14)、第二锁止弹簧、锁止孔(29)、第二锁止承孔(131)、第二锁止头(111);在第二磁推孔(61)中安装有第二磁铁(71)、第二滑动孔(81)中安装有第二滑推杆(91)、弹簧孔(14)中安装有第二锁止弹簧、第二锁止头(111)安装在第二锁止承孔(131)和锁止孔(29)中,第二磁铁(71)安装在第二磁推孔(61)的后端,第二滑推杆(91)在第二磁铁(71)的后面与第二磁铁(71)固定连接,第二滑推杆(91)在弹簧孔(14)中穿过第二锁止弹簧后与第二锁止头(111)固定连接,第二滑推杆(91)与第二磁铁(71)和第二锁止头(111)连接成为一体;所述的第二锁止头(111)在锁止孔(29)中或同时在第二锁止承孔(131)和锁止孔(29)中;在顶推钥匙(17)没有插入专配钥匙孔(32)内开锁时,专配钥匙上的钥匙磁铁(19)没有与第二磁铁(71)产生吸引力,第二锁止头(111)同时在锁止孔(29)内和第二锁止承孔(131)内锁死了后锁芯(16),使后锁芯(16)不能够转动;在顶推钥匙(17)插入专配钥匙孔(32)内开锁时,专配钥匙上的钥匙磁铁(19)与第二磁铁(71)产生吸引力拉动第二滑推杆(91),第二滑推杆(91)带动第二锁止头(111)压缩第二锁止弹簧后,第二锁止头(111)完全退出第二锁止承孔(131)后第二锁止头(111)的后端部全部进入锁止孔(29)内,解除对后锁芯(16)的锁止; 锁止头是柱体,包括第一锁止头(11)和第二锁止头(111),用于锁止后锁芯(16)不能够随前锁芯⑵转动; 锁止弹簧是压簧,包括第一锁止弹簧(12112)和第二锁止弹簧,所述的第一锁止弹簧(12112)是第一磁推锁止的锁止动力源,所述的第二锁止弹簧是第二吸引锁止的锁止动力源; 所述的顶柱(10)是柱体或球体或椭圆体,用于传递推动杆(28)和第一滑动杆传过来的动力和把第一锁止弹簧(12112)的动力传递给推动杆(28); 所述的锁止孔(29)在连接孔(30)外面的后锁芯(16)上贯穿后锁芯(16)的前后端面的通孔或者是承孔,是通孔时,用于容纳顶柱(10)和第一锁止头(11)、并让顶柱(10)和第一锁止头(11)在锁止孔(29)内能够前后移动;是承孔或通孔时,用于容纳第二锁止头(111)、并让第二锁止头(111)在锁止孔(29)内能够前后移动; 在一把锁里至少有一个异步锁止装置,所述的异步锁止装置包括拨动孔(21)、锥面柱或斜面柱(26)、推动孔(27)、推动杆(28)、锁止孔(29)、顶柱(10)、第一锁止头(11)、第一锁止弹簧(12112)、锁止承孔;在拨动孔(21)内有锥面柱或斜面柱(26),拨动孔(21)后面的推动孔(27)中有推动杆(28),后锁芯(16)上的锁止孔(29)中有顶柱(10)和第一锁止头(11),锁体(I)上的锁止承孔内有第一锁止弹簧(12112)和第一锁止头(11);第一锁止弹簧(12112)安装在锁止承孔内,第一锁止头(11)顶压在第一锁止弹簧(12112)的前面,顶柱(10)安装在第一锁止头(11)的前面,推动杆(28)安装在顶柱(10)的前面,推动杆(28)前面的锥面或斜面与锥面柱或斜面柱(26)上的锥面或斜面配合,锥面柱或斜面柱(26)固定在锁持孔(20)内的锁持头(25)上;采用锥面柱与推动杆(28)配合时时,推动杆(28)的前端则采用斜面;采用斜面柱(26)与推动杆(28)配合时,推动杆(28)的前端则采用锥面或斜面;所述的锥面柱或斜面柱(26)在拨动孔(21)中能够随锁持头(25)的移动而在拨动孔(21)中滑动,在顶推钥匙(17)上的斜推面(18)斜向挤压锁持头(25)时锥面柱或斜面柱(26)在拨动孔(21)内开锁滑动,滑动时锥面柱上的锥面或斜面柱(26)上的斜面斜向推动推动杆(28)前端的锥面或斜面,带动推动杆(28)后移而推动顶柱(10)和第一锁止头(11)后移,第一锁止头(11)压缩第一锁止弹簧(12112)后逐渐进入锁止承孔内;当锁持头(25)在顶推钥匙(17)上滑动到达顶推钥匙(17)的侧端部的开锁面时,锥面柱或斜面柱(26)的锥顶移动到推动杆(28)前端的锥面或斜面的端部,此时,第一锁止头(11)压缩第一锁止弹簧(12112)后能够完全进入锁止承孔内而解除对后锁芯(16)的锁止;在锥面柱或斜面柱(26)推动推动杆(28)的过程中,锥面柱或斜面柱(26)的顶端部没有达到推动杆(28)前面的锥面或斜面的顶端时或锥面柱或斜面柱(26)的顶端部超过推动杆(28)前面的锥面或斜面的顶端时,推动杆(28)后移而没有把第一锁止头(11)完全压入锁止孔(29)内时,锁止孔(29)内有推动杆(28)、顶柱(10)和第一锁止头(11)把前锁芯(2)、后锁芯(16)和锁体(I)连成一个不能够相互活动的整体,使前锁芯(2)和后锁芯(16)都不能够在锁体(I)内转动;在顶推钥匙(17)没有插入专配钥匙孔(32)内时,锁止孔(29)内有顶柱(10)和第一锁止头(11),第一锁止承孔(13)内有第一锁止头(11)和第一锁止弹簧(12112),第一锁止头(11)同时在锁止孔(29)内和锁止承孔内锁死了后锁芯(16),使后锁芯(16)不能够转动; 所述的锥面柱是多边形锥柱或圆锥柱,锥面柱上有锥面,用于与推动杆(28)前端的斜面配合而传递动力给推动杆(28);所述的斜面柱(26)是移动方向的前后两面是对称并相交的柱体,移动方向的前后两面是斜面,用于与推动杆(28)前端的斜面或锥面配合而传递动力给推动杆(28);所述的推动杆(28)是柱体,在柱体的前端有锥面或斜面,用于传递锥面柱或斜面柱(26)的推动力给顶柱(10); 在一把锁里至少有一个弹子锁系统,所述的弹子锁系统包括锁持孔(20)、锁持弹簧(22)、柱垫(23)、锁持柱(24)和锁持头(25);所述的锁持孔(20)分别在前锁芯(2)上和在锁体⑴上,前锁芯⑵上的锁持孔(20)与锁体⑴上的锁持孔(20)相互贯通;所述的锁持孔(20)内安装有锁持弹簧(22)、柱垫(23)、锁持柱(24)和锁持头(25),锁体(I)内的锁持孔(20)内安装有锁持弹簧(22)、柱垫(23)、锁持柱(24),前锁芯(2)内的锁持孔(20)内安装有锁持柱(24)和锁持头(25),柱垫(23)、锁持柱(24)和锁持头(25)在锁持孔(20)内滑动;在顶推钥匙(17)插入专配钥匙孔(32)内开锁时,前锁芯(2)上的锁持孔(20)内只有锁持头(25),锁体(I)上的锁持孔(20)内有柱垫(23)和锁持柱(24);在没有顶推钥匙(17)插入专配钥匙孔(32)内时,前锁芯(2)上的锁持孔(20)内有锁持柱(24)和锁持头(25),锁体(I)上的锁持孔(20)内有柱垫(23)和锁持弹簧(22),锁持柱(24)与柱垫(23)的接触处刚好在前锁芯⑵与锁芯孔的交界处,前锁芯⑵能够转动,但后锁芯(16)和锁止承孔内都有第一锁止头(11)的锁止而使后锁芯(16)不能够转动; 所述的柱垫(23)是柱体或球体或椭圆体,在普通的弹子锁系统里增加柱垫(23)的目的是为了迷惑盗贼,让盗贼误认为防盗锁的弹子锁系统是虚设的,当盗贼确认防盗锁没有被打开时,又因前锁芯(2)转动了位置而使锁持头(25)被推动杆(28)和锥面柱或斜面柱(26)卡死而不能够移动,使盗贼不知道从何开锁; 所述的弹子锁系统与异步锁止装置相互关联,都通过第一锁止头(11)来带动其锁止或解除锁止; 所述的异步锁止装置与磁力锁止装置的同时存在的属性相通的部件和设施包括:第一锁止头(11)、第一锁止弹簧(12112)、顶柱(10)、锁止孔(29)、锁止承孔; 锁止头是柱体,包括第一锁止头(11)和第二锁止头(111),用于锁止后锁芯(16)不能够随前锁芯⑵转动; 锁止弹簧是压簧,包括第一锁止弹簧(12112)和第二锁止弹簧,第一锁止弹簧(12112)和第二锁止弹簧是压簧,所述的第一锁止弹簧(12112)是异步锁止装置和第一磁推锁止的锁止动力源,所述的第二锁止弹簧是第二吸引锁止的锁止动力源; 所述的顶柱(10)是柱体或球体或椭圆体,用于传递推动杆(28)和第一滑动杆传过来的动力和把第一锁止弹簧(12112)的动力传递给推动杆(28); 所述的锁止孔(29)在连接孔(30)外面的后锁芯(16)上贯穿后锁芯(16)的前后端面的通孔或者是承孔,是通孔时,用于容纳顶柱(10)和第一锁止头(11)、并让顶柱(10)和第一锁止头(11)在锁止孔(29)内能够前后移动;是承孔或通孔时,用于容纳第二锁止头(111)、并让第二锁止头(111)在锁止孔(29)内能够前后移动; 所述的后锁芯(16)上固定有转动触点(41)和主触点(38),主触点(38)在后锁芯(16)的前端部,转动触点(41)固定在后锁芯(16)的后面或圆柱面上,或者,转动触点(41)固定在连接舌(15)上;所述的后锁芯(16)的后端的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舌(15)穿过锁体(I)后面的过孔,后锁芯(16)的旋转中心的前端有凹陷的连接孔(30),在连接孔(30)外面的后锁芯(16)上有锁止孔(29)贯穿后锁芯(16)的前后端面,锁止孔(29)与滑动孔和锁止承孔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相通;所述的连接孔(30)是凹陷的多边形承孔或槽,或者是圆弧和线段组成的形状的承孔或槽;在连接孔(30)的底部有或没有弹簧承孔(4),所述的连接孔(30)的底部没有弹簧承孔(4)时,弹簧承孔(4)设在连接体(3)的后端部,弹簧承孔(4)内安装有回位弹簧(5),回位弹簧(5)的一端顶在连接孔(30)的底部;所述的连接孔(30)的底部有弹簧承孔⑷时,弹簧承孔⑷和连接孔(30)在后锁芯(16)旋转的中心部分或接近旋转中心的部分,弹簧承孔(4)在后面穿过前面的连接孔(30),弹簧承孔(4)内安装有回位弹簧(5),回位弹簧(5)的一端顶在连接体(3)的后端部; 所述的后锁芯(16)内有弹簧承孔⑷时,弹簧承孔⑷在连接孔(30)的底部的后面穿过前面的连接孔(30);所述的后锁芯(16)内没有弹簧承孔(4)时,弹簧承孔(4)在连接体(3)的后端部;所述的弹簧承孔(4)也能够同时在连接体(3)的后端部和连接孔(30)的底部;所述的弹簧承孔(4)是承孔或盲孔,用于安装回位弹簧(5);所述的回位弹簧(5)是弹費; 所述的连接体(3)是一段连接体(3),连接体(3)的前端与顶推钥匙(17)的前端配合能够在隐形孔内和连接孔(30)内滑动,连接体(3)在隐形孔内滑动时,其后端能够插入后锁芯(16)内的连接孔(30)内,用于连接前锁芯⑵和后锁芯(16); 所述的电动保险防盗系统包括固定触点(40)、转动触点(41)、电子遥控装置、电磁铁、保险锁横、电源;所述的固定触点(40)固定在锁体(I)内的后面部分上,转动触点(41)固定在后锁芯(16)上,转动触点(41)与固定触点(40)采用错位安装,转动触点(41)与固定触点(40)配合成为一组断开或接通的触点,转动触点(41)在后锁芯(16)转动时才能够与固定触点(40)接通;所述的前锁芯(2)转动而后锁芯(16)不转动时,因后锁芯(16)没有旋转而使固定触点(40)与转动触点(41)不能够接通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不能够打开保险锁横;所述的前锁芯(2)与后锁芯(16)同时转动转动时,因后锁芯(16)旋转而接通固定触点(40)与转动触点(41),继而接通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保险锁横打开;为了增加防盗锁的安全性,所述的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中加入或不加入电子遥控装置来加强安全性控制;所述的电动保险防盗系统中没有电子遥控装置时,转动触点(41)和固定触点(40)串联于电磁铁的供电线路中,供电线路与电源连接,电磁铁的铁芯与保险锁横连接;所述的电动保险防盗系统有电子遥控装置时,电子遥控装置的接收遥控信号的电路与转动触点(41)和固定触点(40)并联于电磁铁的供电线路中,供电线路与电源连接,电子遥控装置的遥控信号控制的电路与转动触点(41)和固定触点(40)串联于电磁铁的供电线路中,电磁铁的铁芯与保险锁横连接;所述的电子遥控装置是接通和切断电磁铁的电路的装置,包括信号接收装置和遥控器;所述的保险锁横是门边上或锁上的插销或天地锁; 所述的异步报警系统包括主触点(38)、副触点(39)、继电器、报警线路和报警电源及报警器,所述的后锁芯(16)的前端部固定有主触点(38),前锁芯(2)的后端部固定有副触点(39),主触点(38)与副触点(39)配合组成错位触点付,主触点(38)和副触点(39)在以锁芯为旋转中心的旋转曲面上错位安装或正对安装;所述的主触点(38)和副触点(39)的线路与继电器的继电开关接线位连接,报警线路与继电器的继电闭合线路连接,报警电源和报警器连接于报警线路中;所述的主触点(38)和副触点(39)采用以锁芯为旋转中心的旋转曲面上错位安装时,主触点(38)与副触点(39)在接触时才接通电路;所述的主触点(38)和副触点(39)采用以锁芯为旋转中心的旋转曲面上正对安装时,主触点(38)与副触点(39)中的其中一个触点是绝缘面或绝缘触点,另一个是弹性的导电触点,在主触点(38)与副触点(39)错位而分开时有弹性的导电触点才与对面的前锁芯(2)或后锁芯(16)接触而接通电路;所述的前锁芯(2)转动而后锁芯(16)不转动时,主触点(38)与副触点(39)因前锁芯(2)的旋转而接通继电器的继电开关,继而接通继电器的闭合线路而接通报警线路,使报警器报警,从而实现错位报警;所述的前锁芯(2)与后锁芯(16)同时转动转动时,主触点(38)与副触点(39)没有产生错位而不能够接通继电器的继电开关,使接通继电器的闭合线路而不能够接通报警线路,使报警器不报警; 为了保证错位报警系统和电动保险防盗系统的系统独立性,所述的错位报警系统的供电电路与电动保险防盗系统的供电电路是各自独立的供电电路,不相互混合; 所述的固定触点(40)和转动触点(41)、主触点(38)和副触点(39)是弹性压缩接触触点或弹性张开接触触点,或者是固定性的接触触点,或者是活动性的接触触点;所述的继电器是电源继电器,或者是电子线路板,或者是集成电路板;所述的报警器是声响报警器,或者是信号发射器,或者是与电话连接的装置;所述的电源指的是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所述的专配钥匙包括顶推钥匙(17)和钥匙柄,顶推钥匙(17)固定在钥匙柄上,钥匙柄的前面部分内镶嵌有钥匙磁铁(19),钥匙磁铁(19)的极性与磁推锁止的磁铁的极性方向相反、与吸引锁止的磁铁的极性方向相同;所述的顶推钥匙(17)是推动钥匙,在顶推钥匙(17)插入专配钥匙孔(32)内的钥匙槽的部分上至少有一个侧向方向上有斜推面(18),斜推面(18)用于斜推锁持头(25);所述的顶推钥匙(17)长度比专配钥匙孔(32)的长度长,顶推钥匙(17)的长度比专配钥匙孔(32)长的部分用来推动连接体(3)插入连接孔(30);所述的钥匙柄上设置有电子遥控装置的遥控开关,或者钥匙柄上没有设置电子遥控装置的遥控开关; 为了增加防盗锁的安全性和隐蔽性,后锁芯(16)活动安装在前锁芯(2)的后端部,与前锁芯(2)完全断开而隐蔽来实现连接隐形,没有顶推钥匙(17)的插入不能够连接和传递动力给后锁芯(16);钩锁装置的锁钩体(37)的锁止端锁死前锁芯(2)来实现互锁隐形,没有顶推钥匙(17)插入隐形孔内推动连接体(3)不能够打开钩锁装置;磁力锁止装置隐藏于锁体(I)和锁芯中锁死后锁芯(16),没有专配钥匙上的钥匙磁铁(19)的吸引第二磁铁(71)和推动第一磁铁(7),不能够解除对后锁芯(16)的锁止;后锁芯(16)不随前锁芯(2)旋转时,因固定触点(40)和转动触点(41)没有接触导致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不能够接通而不能够打开保险锁横,并使主触点(38)与副触点(39)接触而接通报警电路而报警;所述的电磁铁供电电路中安装了电子遥控装置来中断电磁铁的供电电路,来实现电路控制的隐形,没有遥控器开关不能够接通电磁铁的隐形供电电路; 为了增加防盗锁的互锁性、隐蔽性和防盗效果,采用锁钩体(37)把前锁芯(2)与锁体(I)锁死来实现转动互锁;采用锁止头锁死后锁芯(16)来实现异步互锁和磁力锁止;电磁铁的供电电路未接通而不能够打开保险锁横,并使主触点(38)与副触点(39)接通报警电路而报警;采用电子遥控装置来接通或切刀电磁铁的供电电路,来实现电路控制的隐形;采用前锁芯(2)与后锁芯(16)完全断开和连接体(3)隐藏于隐形孔中来实现连接隐形;用专配钥匙开锁时,有电子遥控装置的,先打开遥控器上的开关,再用专配钥匙的顶推钥匙(17)插入专配钥匙孔(32)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