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单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5873阅读:19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单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扳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单扳手。
【背景技术】
[0002]扳手是我们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于现今的工业发展来说,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且其使用率比较广泛、需求率也十分大。一般扳手用于拧紧或松开螺栓或螺母等配件类的工具,根据其大小和形状而分为多种,但现有的扳手其功能比较单一。
[000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20719857.5)公开了一种锤扳手,扳手的一头是扳手头,另一头是锤头。锤头与扳手柄的连接段为半球段;凸出扳手柄的一段为圆柱段,圆柱段有倒圆不硌手。锤击头凸出方向与扳手头开度调大方向相反,使用时便于发力。一物两用,用于松紧螺母和击打器物。不过该实用新型的功能不多,其美观性比较差,且锤扳手的硬度还达不到一般锤子的硬度,锤击头易损坏。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单扳手,不但功能多,线型流畅,而且在锤打时不易损坏。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单扳手,包括驱动部一、驱动部二和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驱动部一与驱动部二分别位于握持部两端,所述握持部为长柄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一包括上颚、下颚和两者之间的U型开口,所述U型开口内端径口大于外端径口,驱动部一的一侧具有凸起的可对所需捶打物进行捶打的捶打部。
[0006]操作者在手持本多功能单扳手的握持部时,将U型开口套入所需锁紧或拧开且匹配的螺母,然后对其进行锁紧或拧开,由于U型开口内端径口大于外端径口,螺母不易滑出U型开口,同时也可以利用U型开口的外端对小一号的螺母进行锁紧或拧开;另外操作者可以利用捶打部对所需捶打物进行捶打。功能比较多样性,给操作者解决了很多烦恼。
[0007]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中,所述驱动部一与握持部通过弧形过渡。
[0008]即提高了安全保障避免尖角的磕碰,又给多功能单扳手增添了整体线型的美观度。
[0009]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中,所述驱动部二为内六角固定扳。内六角固定扳主要是用于开启或锁紧外六角的螺栓和螺母,适用于工作空间狭小的地方。
[0010]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中,所述握持部中间两侧具有环形状的嵌入部。
[0011]采用以上结构,不但具有提高多功能单扳手的整体美感,而且可以在嵌入部标注生产企业名称以及产品规格尺度使其不易磨损,另外还间接的加强了手持握持部的摩擦力。
[0012]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中,靠近驱动部二与握持部的连接处开有供拇指按压的弧形槽。
[0013]弧形槽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握持部的两侧,操作者在使用驱动部二的时候,大拇指可以嵌入弧形槽,便于发力。
[0014]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中,所述捶打部的材料为感应淬火的硬化钢。
[0015]加强了捶打部的捶打硬度,不易损坏,大大提高捶打部的使用寿命。
[0016]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中,捶打部的一侧具有一方形的捶打面。
[0017]捶打面呈方形平面,便于操作者的使用,在捶打时不易打滑甚至锤伤自己的手。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功能单扳手的优点具有以下几点:
[0019]1、本多功能单扳手不但结构简单、易操作、线型流畅美观,而且可以一物多用、节省存放空间、便于外勤作业。
[0020]2、本多功能单扳手中的捶打部通过感应淬火加强了其硬度,提高了使用寿命。
[0021]3、本多功能单扳手中的U型开口内端径口大于外端径口,避免与其匹配的螺栓、螺母滑出U型开口。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多功能单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驱动部一;2、驱动部二;3、握持部;4、上颚;5、下颚;6、U型开口 ;7、捶打部;7a、插打面;8、嵌入部;9、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本多功能单扳手,包括驱动部一 1、驱动部二 2和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3,驱动部一 I与驱动部二 2分别位于握持部3两端,握持部3为长柄状,驱动部一 I包括上颚4、下颚5和两者之间的U型开口 6,U型开口 6内端径口大于外端径口,驱动部一 I的一侧具有凸起的可对所需捶打物进行捶打的捶打部7。
[0026]驱动部一 I与握持部3通过弧形过渡。
[0027]即提高了安全保障避免尖角的磕碰,又给多功能单扳手增添了整体线型的美观度。
[0028]驱动部二 2为内六角固定扳。
[0029]内六角固定扳主要是用于开启外六角的螺栓和螺母,适用于工作空间狭小的地方。
[0030]握持部3中间两侧具有环形状的嵌入部8。不但具有提高多功能单扳手的整体美感,而且可以在嵌入部8标注生产企业名称以及产品规格尺度使其不易磨损,另外还间接的加强了手持握持部3的摩擦力。
[0031]靠近驱动部二 2与握持部3的连接处开有供拇指按压的弧形槽9。
[0032]弧形槽9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握持部3的两侧,操作者在使用驱动部二 2的时候,大拇指可以嵌入弧形槽9,便于使用。
[0033]捶打部7的材料为感应淬火的硬化钢。加强了捶打部7的捶打硬度,不易损坏,大大提高捶打部7的使用寿命。
[0034]捶打部7的一侧具有一方形的捶打面7a。捶打面7a呈方形平面,便于操作者的使用,在捶打时不易打滑甚至锤伤自己的手。
[0035]基本工作原理:操作者在手持本多功能单扳手的握持部3时,将U型开口 6套入所需锁紧或拧开且匹配的螺母,然后对其进行锁紧或拧开,由于U型开口 6内端径口大于外端径口,螺母不易滑出U型开口 6,同时也可以利用U型开口 6的外端对小一号的螺母进行锁紧或拧开;驱动部二 2即内六角固定扳主要是针对与其相互匹配的螺母、螺栓,操作者手持握持部3将拇指按压在弧形槽9上对其进行开启或锁紧;另外操作者可以利用捶打部7对所需捶打物进行捶打。一物多用,给操作者解决了很多烦恼。
[003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7]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驱动部一 1、驱动部二 2、握持部3、上颚4、下颚5、U型开口
6、捶打部7、捶打面7a、嵌入部8、弧形槽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单扳手,包括驱动部一(I)、驱动部二(2)和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3),驱动部一(I)与驱动部二(2)分别位于握持部(3)两端,所述握持部(3)为长柄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一(I)包括上颚(4)、下颚(5)和两者之间的U型开口(6),所述U型开口(6)内端径口大于外端径口,驱动部一(I)的一侧具有凸起的可对所需捶打物进行捶打的捶打部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一(I)与握持部(3)通过弧形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二(2)为内六角固定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3)中间两侧具有环形状的嵌入部(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其特征在于,靠近驱动部二(2)与握持部(3)的连接处开有供拇指按压的弧形槽(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捶打部(7)的材料为感应淬火的硬化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捶打部(7)的一侧具有一捶打面(7a)。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单扳手,属于扳手技术领域。本多功能单扳手,包括驱动部一、驱动部二和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驱动部一与驱动部二分别位于握持部两端,握持部为长柄状,驱动部一包括上颚、下颚和两者之间的U型开口,U型开口内端径口大于外端径口,驱动部一的一侧具有凸起的可对所需捶打物进行捶打的捶打部。本实用新型线型流畅,不但能一物多用,而且还能避免U型开口在套入与其相互匹配的螺栓、螺母时不易滑出。
【IPC分类】B25B13-04, B25B13-56, B25B23-16, B25B23-00, B25B13-08
【公开号】CN204505119
【申请号】CN201520149047
【发明人】陈杰
【申请人】浙江胜达工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