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把手换向机构的锁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22196阅读:来源:国知局
41上并与所述安装座41 一体成形,这样,所述径向凸台43与所述把手转轴联动,当所述把手转轴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径向凸台43旋转,相反地,当所述径向凸台43被限制旋转时,所述把手转轴也被间接地被限制旋转。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限制所述把手3的旋转角度,在所述锁面板I的内侧还设置有把手换向机构2,所述把手换向机构2包括轴向浮动地设置在所述锁面板I内侧的限位部21。其中,所述限位部21轴向浮动地设置在所述锁面板I内侧是指,所述限位部21能够沿垂直于所述锁面板I的方向F上、下浮动。而为了实现所述限位部21轴向浮动的运动方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锁面板I的内侧设置有定位台11和销柱24,所述销柱24锁紧在所述定位台11上。而所述把手换向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部21与所述锁面板I之间的压缩弹簧25,所述压缩弹簧25套装在所述销柱2上并且所述压缩弹簧25弹性顶压住所述限位部21。当然为了实现所述限位部21轴向浮动,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多种可行方案,在此不作过多论述。另外,为了对所述限位部21进行径向定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锁面板I内侧设置有轴向柱体29,所述限位部21通过套孔22套设在所述轴向柱体29上。这样,借助所述轴向柱体29不仅能够对所述限位部21进行径向定位,还能够为所述限位部21的轴向浮动提供轴向导向,提高所述限位部21的轴向浮动的稳定性。而在所述轴向柱体29上还锁定有螺钉23防止所述限位部21脱离所述轴向柱体29。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限位部21的轴向浮动的稳定性,在所述限位部21上还可以增设与所述销柱24对于的套孔27,所述销柱24套设在所述套孔27内。
[003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21能够限定所述径向凸台43的旋转角度,当顶压所述限位部21时,所述限位部21向下移动并进入到所述径向凸台43的旋转路径中,从而限制所述径向凸台43的旋转角度;而当解除对所述径向凸台43的顶压力时,所述限位部21向上移动离开所述径向凸台43的旋转路径,从而解除对所述径向凸台43的旋转限制。为此,借助所述限位部21能够限定所述径向凸台43的旋转角度,从而能够间接地限定所述把手3的旋转角度,防止所述把手3在360°范围内任意旋转。另外,由于所述限位部21是采用轴向浮动的运动方式,而不是采用类似现有技术中径向移动的方式,为此,所述限位部21能够充分利用所述锁门面I内侧的轴向空间,而减少占用径向的安装空间和活动空间,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其他安装构件腾留出安装空间或活动空间,进而使锁具能够制作得更加小巧。其次,当解除对所述限位部21的顶压力时,所述限位部21向上移动离开所述径向凸台43的旋转路径,从而解除对所述径向凸台43的旋转限制,也就是说,在所述限位部21不承受顶压力的状态下,所述把手3能够任意旋转而调整到合适的方向。
[0033]如图2所示,所述把手换向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部21上的轴向凸起26,所述轴向凸起26的延伸方向朝外。其中,所述轴向凸起26的延伸方向朝外是指所述轴向凸起26是向远离所述锁面板I内侧的方向延伸,为此,所述轴向凸起26是能够延伸到所述限位部21的外侧。而当所述轴向凸起26设置成高出于所述锁壳体的顶面A时,在把所述锁具安装到门扇上时,门扇自然会对所述轴向凸起26施加顶压力从而使所述限位部21向下移动并进入到所述径向凸台43的旋转路径中,而无需人手额外对所述轴向凸起26或者说所述限位部21施加顶压力。为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安装所述锁具前只要调整好把手的方向,然后安装到门扇上自然就能够对所述把手3进行定向进而完成所述把手3的换向操作。这样,所述轴向凸起26与所述轴向浮动的限位部21的配合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种“傻瓜式”的把手换向方式。
[0034]而为了能够把所述把手3的旋转角度控制在180°内,我们对上述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如图3所示,在所述把手3的转轴上设置有至少2个所述限位部,在本实施列中设置2个所述限位部(21、21a),所述限位部(21、21a)位于所述把手转轴的侧边位置并对称设置。其中,所述限位部21a的结构、运动方式与所述限位部21的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论述。这样,2个所述限位部(21、21a)协同把所述径向凸台43限定在特定的旋转角度范围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把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把手换向机构应用于电子锁中,为此在所述安装座41上增设内离合件42,所述安装座41与所述内离合件42组成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可以采用多种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作过多论述。而所述离合器的离合销43a定位在所述径向凸台43上。而在所述锁面板I的内侧还设置有由电机8驱动的离合器推块7,所述离合器推块7能够推动所述离合销43a移动从而把所述安装座41与所述内离合件42联合一起。而为了使所述把手3旋转180°后,所述离合器还能够正常操作,在所述安装座4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径向凸台43对称设置的径向凸台44,同样地在所述径向凸台44上设置有离合销44a。
[0035]最后,为了优化旋转所述把手3旋转过程中的手感,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案:
[0036]如图2和图3所示,位于所述锁面板I内侧的把手转轴部分上还设置有凸块45,具体说,所述凸块45位于所述安装座41上与所述安装座41 一体成形,所述凸块45径向延伸并与所述径向凸台44在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所述凸块45与所述把手转轴径向联动;在所述锁面板I的内侧还设置有能够径向弹性滑动的顶推件6。所述顶推件6包括连杆部61和位于所述连杆部61两侧的翼部(62、63),在所述翼部(62、63)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支脚64。在所述锁面板I的内侧设置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滑动槽50,在所述滑动槽50内分别设置有弹簧51,所述弹簧51设置在所述滑动槽50的槽侧壁与所述支脚64之间,在所述滑动槽50上还设置有盖板65。这样,所述顶推件6在弹簧51的顶压下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弹性滑动。当所述把手3在所述限位部(21、21a)所限定的范围内旋转时,所述顶推件6的连杆部61顶靠在所述凸块45上。而为了在所述把手3旋转180°后,所述把手3在旋转过程中的仍然具有舒适的手感,在所述安装座4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凸块45对称设置的凸块46。
[0037]当然为了简化所述安装座41的结构,在所述安装座41上可以不另外设置所述凸台44,而当所述把手3在所述限位部(21、21a)所限定的范围内旋转时,所述顶推件6可以直接顶靠在所述径向凸台44或径向凸台43上。
【主权项】
1.具有把手换向机构的锁具,包括具有安装通孔的锁面板以及具有转轴的把手,所述把手的转轴穿过所述安装通孔转动设置在所述锁面板上;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锁面板内侧的把手转轴部分上设置有径向凸出的径向凸台,所述径向凸台与所述把手转轴联动;在所述锁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把手换向机构;所述把手换向机构包括轴向浮动地设置在所述锁面板内侧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能够限定所述径向凸台的旋转角度;当顶压所述限位部时,所述限位部向下移动并进入到所述径向凸台的旋转路径中,从而限制所述径向凸台的旋转角度;而当解除对所述限位部的顶压力时,所述限位部向上移动离开所述径向凸台的旋转路径,从而解除对所述径向凸台的旋转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换向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锁面板之间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弹性顶压住所述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换向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部上的轴向凸起,所述轴向凸起的延伸方向朝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面板内侧设置有轴向柱体,所述限位部通过套孔套设在所述轴向柱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至少为2个,多个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把手转轴的侧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能够径向弹性滑动的顶推件,当所述把手在所述限位部所限定的角度内旋转时,所述顶推件顶靠在所述径向凸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锁面板内侧的把手转轴部分上还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径向延伸并与所述径向凸台在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所述凸块与所述把手转轴径向联动;在所述锁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能够径向弹性滑动的顶推件,当所述把手在所述限位部所限定的角度内旋转时,所述顶推件顶靠在所述凸块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把手换向机构的锁具,包括具有安装通孔的锁面板以及具有转轴的把手,把手的转轴穿过安装通孔转动设置在锁面板上;位于锁面板内侧的把手转轴部分上设置有径向凸出的径向凸台,径向凸台与把手转轴联动;在锁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把手换向机构;把手换向机构包括轴向浮动地设置在锁面板内侧的限位部,限位部能够限定径向凸台的旋转角度。由于用于限定径向凸台的旋转角度的限位部是采用轴向浮动的运动方式,而不是采用类似现有技术中径向移动的方式,为此,限位部够充分利用锁面板内侧的轴向空间,而减少占用径向的安装空间和活动空间,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其他安装构件腾留出安装空间或活动空间,进而使锁具能够制作得更加小巧。
【IPC分类】E05B9-00, E05B3-00, E05B1-00
【公开号】CN204531641
【申请号】CN201520194407
【发明人】伍小平
【申请人】伍小平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