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81566阅读:来源:国知局
纱窗扇2 (的窗纱框)上,玻璃扇3 (的玻璃框)上设置锁头4,传动杆I上设置控制片5 ;其它结构原理可参见对比文件I的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I的权利要求1相比只是将控制片5设置在纱窗扇2 (的纱窗框)上,锁头4设置在玻璃扇3 (的玻璃框)上;在玻璃扇3向外打开,纱窗扇2向内固定在窗框型材12上时,设置在传动杆I上的控制片5由于玻璃扇3 (的玻璃框)和窗框型材12的阻挡,隐藏在室外;由于锁头4在工作时候主要用于卡设在控制片5内,因此锁头4的体积远远小于控制片5的体积,设置在纱窗扇2上的锁头4在纱窗扇2打开的时候,和对比文件I设置在纱窗扇2上的控制片5相比,可远远降低分离结合机构在玻璃扇3打开,纱窗扇2关闭时,分离结合机构暴露在外的体积,从而实现分离结合结构隐藏式设置的目的。
[0030]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还包括滑座6,玻璃扇3上设置与滑座6相配合的滑轨7,锁头4设置在滑座6上,滑座6滑入滑轨7后,与玻璃扇3固定连接;滑座6通过滑轨7设置在玻璃扇3 (的玻璃框)上可避免滑座6以及设置在滑座6上的锁头4左右晃动,又便于再次调整滑座6在滑轨7上的位置。
[0031 ] 滑座6依次通过基米螺丝8和螺钉9固定在玻璃扇3上;滑轨7通过基米螺丝8初步固定在滑轨7或玻璃扇3上,即实现初步定位,避免滑座6的上下移动,最后再通过螺钉9进行固定。
[0032]锁头4包括固定端和限位端,固定端可以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在滑座上,限位端的形状为蘑菇头形状或限位端的端部设置环形凸缘,以便控制玻璃扇3 (的玻璃框)和纱窗扇2(的纱窗框)实现关闭状态。
[0033]滑座6的厚度为3.5mm — 20mm ;由于滑座6具有一定的厚度,且通过设置在滑轨7内,可以有效防止滑座6安装时的变形,保障锁头4的安装位置和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0034]可参见对比文件1,控制片5上设有锁头4可以在其内移动的控制槽或控制孔10,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控制槽或控制孔10为长条形,控制槽或控制孔10开设于控制片5的一侧,控制槽或控制孔10的位置与锁头4的位置相对应;纱窗扇2上设置用于控制传动杆I上下移动控制件11 ;控制件11为执手,执手旋转角度为O —180度,执手的旋转角度为O度时,锁头4位于控制槽或控制孔10内侧,执手的旋转角度为90度时,锁头4位于控制槽或控制孔10外侧,执手的旋转角度为180度时,锁头4脱离控制槽或控制孔10 ;当锁头4位于控制槽或控制孔10内侧时,锁头4与控制片5处于闭锁状态;当锁头4位于控制槽或控制孔10外侧时,锁头4与控制片5处于打开状态;当锁头4脱离控制槽或控制孔10时,玻璃扇3和纱窗扇2处于打开状态;玻璃扇3和纱窗扇2的打开方式均为向室外打开。
[003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也可由图6直观的表现出来,相对应对比文件1,两者均是玻璃扇3打开,纱窗扇2固定在窗框型材12上的结构示意,但本实用新型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却具有隐藏设置的效果。
[0036]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包括传动杆、纱窗扇、玻璃扇、锁头、和与锁头相配合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控制片,所述传动杆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纱窗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扇上设置锁头,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控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座,所述玻璃扇上设置与滑座相配合的滑轨,所述锁头设置在滑座上,所述滑座滑入滑轨后,与玻璃扇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依次通过基米螺丝和螺钉固定在玻璃扇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包括固定端和限位端,所述固定端连接在滑座上,所述限位端的形状为蘑菇头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的厚度为3.5mm一20mmo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片上设有锁头可以在其内移动的控制槽或控制孔。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槽或控制孔为长条形,所述控制槽或控制孔开设于控制片的一侧,所述控制槽或控制孔的位置与锁头的位置相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窗扇上设置用于控制传动杆上下移动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为执手,所述执手旋转角度为O —180度,所述执手的旋转角度为O度时,所述锁头位于控制槽或控制孔内侧,所述执手的旋转角度为90度时,所述锁头位于控制槽或控制孔外侧,所述执手的旋转角度为180度时,所述锁头脱离控制槽或控制孔。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当锁头位于控制槽或控制孔内侧时,所述锁头与控制片处于闭锁状态;当锁头位于控制槽或控制孔外侧时,所述锁头与控制片处于打开状态;当锁头脱离控制槽或控制孔时,所述玻璃扇和纱窗扇处于打开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扇和纱窗扇的打开方式均为向室外打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隐藏式用于控制玻璃扇和纱窗扇分离结合的机构,传动杆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纱窗扇上,玻璃扇上设置锁头,传动杆上设置控制片。本实用新型锁头设置在玻璃扇上,控制片设置在纱窗扇的传送杆上,在玻璃扇向外打开,纱窗扇向内固定在窗框型材上时,设置在传动杆上的控制片由于玻璃扇和窗框型材的阻挡,隐藏在室外;由于锁头在工作时候主要用于卡设在控制片内,因此锁头的体积远远小于控制片的体积,设置在纱窗扇上的锁头在纱窗扇打开的时候,和对比文件1设置在纱窗扇上的控制片相比,可远远降低分离结合机构在玻璃扇打开,纱窗扇关闭时,分离结合机构暴露在外的体积,从而实现分离结合结构隐藏式设置的目的。
【IPC分类】E05C7/02
【公开号】CN204850812
【申请号】CN201520477290
【发明人】杨帆
【申请人】杨帆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