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65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救逃生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在高低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实现多种自救逃生方式的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人们居住环境越来越密集,在各种高、低层建筑中,一旦发生火灾,如何安全逃生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近年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火灾现场,被困人员无法及时打开逃生通道,安全下降到地面以致遇难。例如,在火灾现场,安全通道被封锁时,被困人员没有合适有力的工具,是很难打开安全通道的;而且,大多数建筑的门窗都安装了防盗网,这些门窗、防盗网都需要有得力的工具才能打开。而现有的逃生装置大多只能实现一、两种逃生方式,且受到楼层高度的限制,其装置结构较复杂,对伤残、老少和体弱者而言,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逃生装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方便打开逃生通道,实现多种自救逃生方式的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该发明在本人原申请号200510032940·X,发明名称多功能火灾自救逃生装置的家庭使用型的基础上,加以更新创造了原发明的关键部位固定架,本发明创造在产品的发明和方法的发明上突破了以往同类产品的所有局限性,使之成为可同时救助8~10人,并可重复多次使用,单次可承重3000公斤以上,特别为人员聚集数量多的公众场合、机团等所急需而设计,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人逃生固定架、防护面罩、缓降器、绳索、以及安全服或救助网;多人逃生固定架为两支点一线式结构,与绳索一端连接;缓降器与安全服或救助网连接,并与绳索以滑动方式连接。
上述多人逃生固定架的特征多人逃生固定架为 形,在两个 形之间有一钢铁横梁连接,钢铁横梁两端嵌入两个 形架的一侧中端的嵌套孔内,在两 形的侧端与横梁的连接处设有螺钉加以固定。
注下面固定架的说明为原发明内容,(固定架由外支架和内支架嵌套而成 形,内支架的嵌入端设有限位齿,外支架上对应设置有限位螺钉,限位螺钉与限位齿相互啮合。原固定架由外支架和内支架组成,上面还设有调节螺栓。外支架上设有可固定或缠绕绳索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由设置在外支架两侧的肩部,以及连接两肩部的圆杆组成。)上述缓降器为日字形,并设有两个锁扣。
上述安全服为安全裤,或安全腰带,或安全衣。
上述安全裤上系有安全带,且安全带的外层为反光材料;安全裤上还配有呼救器和照明灯,呼救器可发出连续求救信号。
上述多功能火灾自救逃生装置,还包括开凿工具,由破拆斧和破拆锥组成,破拆斧的手柄为中空结构,破拆锥置于上述中空结构内。
当发生火灾时,首先利用破拆斧和破拆锥打开逃生通道,然后将多人逃生固定架卡置在墙壁或窗台上,再将横梁的两端插入多人逃生固定架外侧中端的嵌套孔内并用螺栓拧紧,再将绳索一端系于横梁上,逃生人员戴上防护面罩、穿着安全服或乘坐救助网(昏迷或重伤人员可以乘坐救助网,并系上安全腰带,将安全腰带与救助网扣接,防止下滑过程中脱网),通过缓降器沿绳索下滑至地面,逃离火灾现场;另外,还可以使用两个固定架在相邻的建筑物之间建立起空中逃生索道,逃生人员通过索道也可逃离火灾现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可同时一次救助8~10人逃离火灾现场。2、救助网可一次乘坐3~5人。3、单次可承重3000公斤以上,并可多次反复使用。4、多人逃生固定架上的横梁设置在窗户外墙下面,绳索紧系在横梁上,可防止大火从窗口喷出时烧断绳索,在大火逼人时,也可使最后一个逃生的人不致于失去救命绳索。5、可以在火灾现场及时打开逃生通道,例如,打开门、窗、铁锁、防盗网,甚至凿开墙壁等,防止人员被困在房间中。6、该逃生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在窗台或阳台的墙壁上即可安装,多人逃生固定架可根据墙壁宽窄的需要制造,不受墙壁宽窄的限制。7、而且,可以在相邻建筑物之间建立横向的逃生索道,实现多种自救逃生方式。8、戴上防护面罩避免灰尘、飞虫入眼和硬物划伤头面部所带来的意外伤害。9、本发明装置安全、快速,使用灵活方便,不受任何场合限制。不仅适用于单人自救,也可以用于伤残、老少或体弱者的多人救助,有利于提高火灾现场的自救效率,可真正实现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灾事故中的群死群伤发生率。


图1为本发明的多人逃生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防护面罩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逃生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注以下8图是原发明示意图图6为原发明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原发明的缓降器结构示意图;图8为原发明的安全裤结构示意图;图9为原发明的救助网结构示意图;图10为原发明的破拆斧和破拆锥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1为原发明逃生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2为原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13为原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包括多人逃生固定架1、缓降器2、安全服(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安全裤3)或救助网4、绳索5和开凿工具6和防护面罩,以下将对上述各组成部件做详细介绍多人逃生固定架为两点加一线式结构的支架,由两 形支架和一横梁相互嵌套而成,并在左右两支架外侧中端分别设有固定螺栓13,用于固定横梁12与左支架11和右支架的定位加固。多人逃生固定架11和横梁12为尺寸和间距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不同的规格。
防护面罩2为半圆形全透明结构,正前面设有呼吸孔211方便呼吸,一侧端设有固定凸起钉212,并具有一条调节带22,其一端固定于防护面罩上面,另一端设有松紧调节孔221与对应的固定凸起钉扣接,可根据需要调节松紧。
注(下面是原实用新型固定架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固定架1为可伸缩结构的支架,由外支架11和内支架12相互嵌套而成,呈 形结构,并在外支架11和内支架12的末端分别设有调节螺钉13,内支架12的嵌入端设有限位齿121,外支架11上对应设置有限位螺钉111,限位螺钉111与限位齿121相互啮合;在外支架11上设有可固定或缠绕绳索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由设置在外支架上部两侧的肩部112,以及连接两肩部112的圆杆113组成。另外,在外支架11和内支架12的转角外侧设有凹槽,将绳索5置于该凹槽内,可以防止其滑落。固定架1的外支架11和内支架12的尺寸和间距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不同的规格。)缓降器2为日字形结构,并具有两个锁扣21,其一边用于穿绳索5,绳索5与缓降器2活动连接(如图2所示),这种缠绕方式可以使缓降器2沿绳索5下滑时,减缓其下降速度,并且可以手动操作其停顿或滑行;另一边通过安全环连接安全裤3,救助网4或安全腰带等。缓降器2中间的连杆22在下滑过程中可以作为扶手,方便逃生人员掌握平衡。
安全裤3由裤身和安全带31组成,安全带31的内层由尼龙加固带制成,外层由反光材料制成,扣环311可以调节安全带31的松紧度,安全带31的一端接有安全环312,可与缓降器2扣接。另外,该安全裤3还配有呼救器32和照明灯33,在火灾现场停电时,可以使用照明灯33寻路,同时拉响呼救器32,使其发出连续呼救声,这样,救援人员就可以很快发现被困人员,节省救援搜寻的时间。安全裤3通常为单人自救时使用。
救助网4是为方便救助伤残、老少和体弱者而设计的,其一次可承载3~5人,在救助网4的圆周上设有若干安全环41,可与缓降器2扣接。使用时,昏迷或重伤人员系上安全腰带,并将安全腰带与救助网4扣接,防止下滑过程中人体从网中掉落。上述安全腰带的外层由反光材料制成,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救助网4组合使用。
开凿工具6包括破拆斧61和破拆锥62,破拆斧61的手柄为中空结构,破拆锥62插入其中,破拆斧61和破拆锥62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破拆斧61的斧刃611可用作劈、砍动作,斧背612可用作敲、砸动作,斧刃背面的圆弧形凹槽613可以用作撬开钢筋、栏杆等;破拆锥62的尖端用来凿开墙壁等。在火灾现场,利用破拆斧61和破拆锥62,可以打破被封锁的门窗、铁锁、墙壁和防盗网等,开辟逃生通道。
如图3表所示,为本发明逃生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绳索5的上端系在多人逃生固定架的横梁12上,下端在缓降器2上缠绕一圈后自然下垂。当逃生人员穿着安全裤3,并将安全裤3与缓降器2扣接,即可沿绳索5下滑,下滑速度可以通过缓降器2手动控制。当不使用时,该逃生装置的各组件可以单独拆卸后,装入工具箱内,即可节省占地空间。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介绍本装置在火灾现场的使用方法实施例一如原发明图7所示,当发生火灾时,无法通过楼梯或安全通道逃生时,首先使用破拆斧61和破拆锥62打开一个安全通道(如打开窗户或阳台上的防盗网),然后将多人逃生固定架11卡住墙壁,再将横梁12两端插入多人逃生固定架中端的112孔中,然后用螺栓13拧紧固定。安全网4与绳索打死结,再将绳索的另一端在多人逃生固定架的横梁12上缠绕两圈绕过来,在他人帮助下,可一次将网中3-5人在高楼安全送到地面。
注(下面是原发明固定架的实施例固定架1卡置在窗台的墙壁上,安装固定架时,只需将固定架1卡住墙壁,再将外支架11和内支架12压缩贴紧墙壁,将限位螺钉111插入限位齿121,最后上紧调节螺栓13即可,再将绳索5的上端系在固定架1的外支架11肩部圆杆113上),并打开缓降器2的锁扣21,把绳索5扣入并缠绕一圈后抛向地面,最后,逃生人员穿着安全裤3,并将安全裤3与缓降器2扣接,即可沿绳索5下滑至地面,逃离火灾现场。
如果在火灾现场有伤残、昏迷或体弱者,不能自己控制使用逃生装置,可以让他们乘坐救助网4(通常3~5人一组),然后将救助网4与缓降器2扣接,再将绳索5下端与缓降器2系紧,上端穿过固定架1的肩部112,并在圆杆113和调节螺栓13上缠绕一圈后,由健全人员拉住绳索5的上端,缓慢的将救助网4输送到地面,达到救助伤员的目的。
上述方式可以使逃生人员直接到达地面,逃离火灾现场;但是,当楼层较高时,绳索5不足以到达地面,此时,逃生人员只要采用同样的方式下降至安全楼层(即,跨过失火楼层),再使用破拆斧61或破拆锥62打破窗户进入该楼层,即可沿楼梯或消防通道逃离火灾现场。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在火灾现场,当下面楼层的火势比较凶猛,火势已经阻断所有向下逃生的通道时,可以采取在空中建立横向逃生通道的方式,即,在相邻两座建筑物(通常选择一座与失火大楼等高或略低的建筑,距离30米以内)的合适位置上各安装一个多人逃生固定架1(安装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然后将绳索5的两端分别系于多人逃生固定架1上面侧端的嵌套孔内,最后逃生人员戴上安全防护面罩、穿着安全裤3,或系安全腰带,或乘坐救助网4,通过横向逃生索道即可到达对面的安全建筑。
以上所列为本发明所述逃生装置的最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使用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举的有限实例,其他实施方式可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本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人逃生固定架(1)、缓降器(2)、绳索(5)、以及安全服或救助网(4);多人逃生固定架(1)为两点一线式结构,与绳索(5)一端连接;缓降器(2)与安全服或救助网(4)连接,并与绳索(5)以滑动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人逃生固定架(1)由两个 形11加横梁12嵌套而成两支点加一线的形状; 形支架(11)的外侧中端设有嵌套孔112,用于连接横梁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人逃生固定架两个 形(11)之间设有一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 形的嵌套孔中,在 形支架(11)和横梁的嵌套孔连接处并设有螺栓13,并对应设有螺栓孔,用于固定 形支架(11)和横梁(12),横梁(12)是固定绳索的连接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防护面罩,防护面罩为半圆形结构,正前面设有呼吸孔(21)一侧端设有固定凸起钉(212),并具有一条防护带(22),其一端固定在防护面罩上面,防护带(22)上另一端设有调节孔(221),方便调节松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2)为日字形,并设有两个锁扣(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服为安全裤(3),或安全腰带,或安全衣。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裤(3)上系有安全带(31),且安全带(31)的外层为反光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裤(3)上还配有呼救器(32)和照明灯(33),呼救器(32)可发出连续求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凿工具(6),由破拆斧(61)和破拆锥(62)组成,破拆斧(61)的手柄为中空结构,破拆锥(62)置于上述中空结构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多人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包括多人逃生固定架、缓降器、绳索、安全服或救助网、以及开凿工具;所述多人逃生固定架由两个形支点加横梁式结构,多人逃生固定架上设有可固定或缠绕绳索的连接机构,与绳索一端连接;缓降器与安全服或救助网连接,并与绳索以滑动方式连接;使用时,逃生人员借助安全服或救助网,沿绳索滑行即可逃离火灾现场。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方便打开逃生通道,实现多种自救逃生方式,既适用于单人自救,也可以用于伤残、老少或体弱者的多人救助,有利于提高火灾现场的自救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
文档编号A62B1/06GK1683026SQ200510033508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4日
发明者丁俊月 申请人:丁俊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