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自拉式高空操作救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69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往复自拉式高空操作救助机的制作方法
往复自拉式高空操作救助机(以下简称救助机),是根据社会上存在着以下的几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设计发明的一种新产品,新技术。
发明的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社会上的建筑工程项目绝大部分都趋向于以大型建筑物为主。因此人们的生活规律如居住、娱乐等亦随之以集中为主。这样的现象既说明了社会在进步、在发展,但另一方面火警的威胁也突出地表现为新时代存在着对人们生命产生严重威胁的大问题。因火警而造成严重伤亡的惨象全世界都屡见不鲜。
还有历史遗留下来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发生山林大火而出现被山火围困、遭遇山洪爆发被山洪围困的受灾者等,如何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救助等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型建筑的增多、高空作业的工作项目亦相对而增多,如何去设法解决高空作业存在的操作难度,也是时代赋予必须解决的新课题了。
针对上述的情况而设计发明的高空操作救助机,将有效地实施高空救助和各种高空的作业。它的救助和操作过程是由需要借助救助机逃生和进行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自己操控救助机的升降以达到逃生或操作的目的,而且它的操作全过程是由逃生者或高空作业操作者在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帮助下自己操控完成,故此其操作过程是非常轻巧方便的。
具体结构救助机结构主要由导索吊轮、主机体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吊环(图1,1)导索吊轮(图1,2)钢索(图1,3);第二部分即由导索管(图1,4)吊臂(图1,5)安全带扣(图1,6)坐板(图1,7)导索小轮(图1,8)卷索轮(图1,9)小型发动机(图1,10)离合器(图1,11)制动(图1,12)踏脚板(图2,13)等组成。
整机成型是用一根钢索(图1,3)穿过吊环(图1,1)将钢索顺着导索吊轮(图1,2)的圆周外径的导索槽(图2,14)两端往下紧系着主机体,其中一端是穿过导索管(图1,4)紧系在卷索轮(图1,9)上,而另一端即紧系在吊臂(图1,5)上,形成两端同系在同一水平同一整体上,平衡地将主机体吊紧,即成为完整的救助机了。


图1是往复自拉式高空操作救助机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大体实施过程当发生火警,出现未能及时逃离火警现场欲待逃生的人员时,逃生者只需将救助机的导索吊轮(图1,2)往窗台、阳台或任何一个可牢固吊紧导索轮的地方将吊轮牢固地吊紧,然后坐在主机体的坐板(图1,7)上系好安全带,打开离合器(图1,11)即可借助主机体和逃生者的自重压力迫使主机体的卷索轮倒转而松开钢索使主机与逃生者往下降落,在降落的过程中,逃生者可用手或脚控制制动(图1,12)去调节下降的速度即可达到平稳、安全的降落而逃生的效果。
当发生山林大火、山洪爆发,出现被山火、山洪围困的灾民欲施以救缓的时候,大可以利用直升飞机携带本救助机用上述的操作方法降落灾民待救的地方,再启动发动机(图1,10)带动卷索轮(图1,9)转动将钢索拉紧,救助机自然往高空升起而回到直升飞机上即可有效地实施救助的目的。
同样对于高空作业的这一类工作人员按上述的操作程序便可以有效、安全方便地完成一切高空作业的操作的需要。
救助机主要是通过升降的过程去实施救助和高空操作的。其操作的程序全过程是由操作者自己控制操作,不需外力的帮助所以十分灵巧安全,其体积小携带和使用亦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
往复自拉式高空操作救助机的特征在于用一根钢索穿过导索吊轮的吊环,顺着导索吊轮圆周外径的导索槽,成两端往下吊紧主机体,其中一根通过导索管紧系在主机体的卷索轮上,而另一端即紧系在主机体的吊臂上形成两端同系在同一水平、同一整体上平衡地将主机体吊紧,通过来回拉动钢索的过程,使救助机达到升或降的效果去完成高空操作或救助的目的,其拉动和被拉动是同一个整体。
全文摘要
往复自拉式高空操作救助机主要由导索吊轮、主机体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吊环(1)导索吊轮(2)钢索(3);第二部分即由导索管(4)吊臂(5)安全带扣(6)坐板(7)导索小轮(8)卷索轮(9)小型发动机(10)离合器(11)制动(12)踏脚板等组成。其性能是通过自己操控自己达到升或降的过程去实施高空救助和火警自救的目的,同时也适用于任何一种高空作业使用。
文档编号A62B3/00GK1830499SQ200510036488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5日
发明者周月佳 申请人:周月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