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防护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20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防护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窗,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护窗。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大多数防护窗,为了防盗多是用金属框架焊接在窗内或窗外的墙上,既不美观、又不能防风雨,如果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根本不能从窗口逃生,只能等待外援,有时甚至危及生命。也有一些防护窗虽然具备逃生功能,但救生装置功能单一,且需准备的时间较长,自救者不但要操作缓降器,在下降的过程中还要不时地脚蹬墙壁,下降绳索还易与墙体障碍物缠挂,这样造成下降速度缓慢,操作麻烦,安全性不高,尤其对妇女、儿童及老年人来说很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齐备、高效迅速、安全可靠、易于操作,且具有高楼救生功能的多功能防护窗,尤其对群体复杂逃生的人来说,更是使用安全、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的人遇有紧急突发事件高楼逃生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多功能防护窗,由固定框体和活动框体两大部分组成,所说的固定框体固定在墙体上,在所说的固定框体的顶端设置有凹型连接铰链,所说的连接铰链用来和活动框体连接;在所说的固定框体的下面设置有自锁孔。所说的活动框体是由凸型铰链、上下防水护盖、百叶扇、救生装置组成,在所说的活动框体的上边框上设置有与固定框相连接的凸形铰链,所说的铰链,可以使活动框体和固定框体在紧急需要时,随意地灵活转动。所说的救生装置设置在活动框体的里侧,所说的救生装置由横轴、升降卷扬器A、升降卷扬器B、双碟刹制动器、保险杠、缓降器适配座、救生绳、安全吊袋、支撑杆和自锁开关组成。在救生装置的上部,也就是活动框体的上部设置有横轴,在所说的横轴上设置有升降卷扬器A和升降卷扬器B,在所说的升降卷扬器A或升降卷扬器B上设置有救生绳和安全吊袋,在其中一个升降卷扬器的一侧设置双碟刹制动器。在所说的救生装置的中间,也就是活动框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保险杠,在所说的保险杠上设置有可以水平移动的缓降器适配座,在缓降器适配座上设置有所说的缓降器,在缓降器适配座的一侧,设置有与双碟刹制动器连接的手动闸柄。在所说的救生装置的底部,也就是活动框体底部里侧两边框设置有支撑杆;所说的支撑杆底部和活动框体的两边框作活动式连接。在所说的活动框体两边框底部的里侧,设置有与所说的固定框体上的自锁孔相配合的自锁开关。当遇到危机情况需要逃生时,先打开所说的自锁开关,向外推出活动框体,隐藏在活动框体里的支撑杆,由于重力作用自动弹出,把所说的支撑杆支撑在墙面的固定框开孔上,使救生装置的下降出口,也就是活动框体底部离开墙面一定距离,方便操作。若一人逃生时,可从救生工具箱取出缓降器和备用的救升绳,把救生绳的一端从缓降器中穿过和其中一个未绕绳的升降卷扬器固定连接,把绳的另一端抛向楼下,逃生者便可操作缓降器缓缓下降至地面。如遇到被困人员较多时,可把缓降器通过保险扣固定在保险杠的缓降器适配座上,将安全吊袋与预先绕满绳的升降卷扬器A通过保险扣连接上,再将备用救生绳的一端用保险扣与升降卷扬器B连接上,绕向与升降卷扬器A相反;使用时,一手操作缓降器,另一手握住手动闸柄,将双碟刹制动器刹紧,让逃生人员进入安全吊袋,然后操作缓降器,再慢慢松开手动闸柄,使安全吊袋下降至地面。人离开安全吊袋后,上面的操作者双手都放开,这时备用绳已被反方向绕在升降卷扬器B上,将升降卷扬器B上的备用绳快速下拉,直至升降卷扬器A反方向把吊袋拉上来,这是只有一个安全吊袋的使用方法。此时若有2个安全吊袋就不必使用这一步了,直接再将安全吊袋通过保险扣悬挂在升降卷扬器B上和前次操作相同,把下一个人用同样方法下降至地面,依次类推,整个救生过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情况,可快可慢,灵活运用。在所说的活动框体外侧的上面设置有上防水盖,在所说的活动框体外侧的下面设置有下防水盖,在所说的上防水盖和下防水盖之间设置有n组平行排列的百叶扇,在所说的百叶扇的一侧设置与所有百叶扇连接一体的连接拉杆,所说的连接拉杆可用手动控制或者微型电机控制,可以随意调节百叶扇的开合角度。在连接拉杆的底部,也就是下防水盖的里面设置有各种传感器、功能控制面板、微型电机、电源电池、自动控制电路板和救生工具箱。当需要时,可以设置好各种功能,家中无人时,遇到风雨或家中煤气泄漏,传感器接收到信号,自控电路可使百叶扇实现自动开合,室内可通风换气、采光遮阳、防风雨。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多功能防护窗,由于在救生过程中使用配套设计的安全吊袋,安全吊袋采用特殊高压绝缘及耐磨、耐高温材料制成口袋形状,还设置有手动闸柄,安全可靠,易于操作,下降速度可以随意调节,在下降过程中即使有高压线及其它电力设施,也不用担心触电危险及下降失控等异常情况发生,被救人员在安全吊袋里面因看不到周围环境,就感觉在电梯里一样,人体得到充分的保护,所以也就没有害怕心理,精神也就不再紧张,从而避免了被救者的恐高症、高血压及心脏病的发生,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了高楼救生的工作效率。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防护窗的结构示意图。1-自锁开关 2-支撑杆 3-手动闸柄 4-缓降器适配座 5-双碟刹制动器 6-升降卷扬器B 7-应急照明灯 8-升降卷扬器A 9-百叶窗 10-连接拉杆11-保险杠 12-自动控制电路板 13-电池 14-功能控制面板 15-安全吊袋 16-救生工具箱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多功能防护窗,由固定框体和活动框体两大部分组成,所说的固定框体固定在墙体上,在所说的固定框体的顶端设置有凹型连接铰链,所说的连接铰链用来和活动框体连接;在所说的固定框体的下面设置有自锁孔组成的自锁开关1。所说的活动框体是由凸型铰链、上防水护盖、下防水护盖、百叶扇9和安全吊袋15组成,在所说的活动框体的上边框上设置有与固定框相连接的凸形铰链,所说的铰链,可以使活动框体和固定框体在紧急需要时,随意地灵活转动。所说的救生装置设置在活动框体的里侧,所说的救生装置由横轴、升降卷扬器A8、应急照明灯7、升降卷扬器B6、双碟刹制动器5、保险杠11、缓降器适配座4、救生绳、安全吊袋15、支撑杆2和自锁开关1组成。在救生装置的上部,也就是活动框体的上部设置有横轴,在所说的横轴上设置有升降卷扬器A8和升降卷扬器B6,在所说的升降卷扬器A8或升降卷扬器B9上设置有救生绳和安全吊袋15,在其中一个升降卷扬器的一侧设置双碟刹制动器5。在升降卷扬器A8和升降卷扬器B6的下方居中的位置,设置有应急照明灯7。从应急照明灯7向下设置有百叶窗9,百叶窗9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百叶窗9联动的连接拉杆1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防护窗的下部,也是在百叶窗9的下端,设置有自动控制电路板12、电池13、功能控制面板14和救生工具箱16。在所说的救生装置的中间,也就是活动框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保险杠11,在所说的保险杠11上设置有可以水平移动的缓降器适配座4,在缓降器适配座4上设置有所说的缓降器,在缓降器适配座4的一侧,设置有与双碟刹制动器5连接的手动闸柄3。在所说的救生装置的底部,也就是活动框体底部里侧两边框设置有支撑杆2;所说的支撑杆2底部和活动框体的两边框作活动式连接。在所说的活动框体两边框底部的里侧,设置有与所说的固定框体上的自锁孔相配合的自锁开关1。当遇到危机情况需要逃生时,先打开所说的自锁开关1,向外推出活动框体,隐藏在活动框体里的支撑杆2,由于重力作用自动弹出,把所说的支撑杆2支撑在墙面的固定框开孔上,使救生装置的下降出口,也就是活动框体底部离开墙面一定距离,方便操作。若一人逃生时,可从救生工具箱16取出缓降器和备用的救升绳,把救生绳的一端从缓降器中穿过和其中一个未绕绳的升降卷扬器固定连接,把绳的另一端抛向楼下,逃生者便可操作缓降器缓缓下降至地面。如遇到被困人员较多时,可把缓降器通过保险扣固定在保险杠11上的缓降器适配座4上,将安全吊袋15与预先绕满绳的升降卷扬器A8通过保险扣连接上,再将备用救生绳的一端用保险扣与升降卷扬器B6连接上,绕向与升降卷扬器A8相反;使用时,一手操作缓降器,另一手握住手动闸柄3,将双碟刹制动器5刹紧,让逃生人员进入安全吊袋15,然后操作缓降器,再慢慢松开手动闸柄3,使安全吊袋15下降至地面。人离开安全吊袋15后,上面的操作者双手都放开,这时备用绳已被反方向绕在升降卷扬器B6上,将升降卷扬器B6上的备用绳快速下拉,直至升降卷扬器A8反方向把安全吊袋15拉上来,这是只有一个安全吊袋15的使用方法。此时若有2个安全吊袋15就不必使用这一步了,直接再将安全吊袋15通过保险扣悬挂在升降卷扬器B6上,和前次操作相同,把下一个人用同样方法下降至地面,依次类推,整个救生过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情况,可快可慢,灵活运用。在所说的活动框体外侧的上面设置有上防水盖,在所说的活动框体外侧的下面设置有下防水盖,在所说的上防水盖和下防水盖之间设置有n组平行排列的百叶扇9,在所说的百叶扇9的一侧设置与所有百叶扇连接一体的连接拉杆10,所说的连接拉杆10可用手动控制或者微型电机控制,可以随意调节百叶窗扇的开合角度。在连接拉杆10的底部,也就是下防水盖的里面设置有各种传感器、功能控制面板14、微型电机、电池13、自动控制电路板12和救生工具箱16。当需要时,可以设置好各种功能,家中无人时,遇到风雨或家中煤气泄漏,传感器接收到信号,自控电路可使百叶扇实现自动开合,室内可通风换气、采光遮阳、防风雨。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多功能防护窗,由于在救生过程中使用配套设计的安全吊袋15,安全吊袋15采用特殊高压绝缘及耐磨、耐高温材料制成口袋形状,还设置有手动闸柄3,安全可靠,易于操作,下降速度可以随意调节,在下降过程中即使有高压线及其它电力设施,也不用担心触电危险及下降失控等异常情况发生,被救人员在安全吊袋里面因看不到周围环境,就感觉在电梯里一样,人体得到充分的保护,所以也就没有害怕心理,精神也就不再紧张,从而避免了被救者的恐高症、高血压及心脏病的发生,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了高楼救生的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多功能防护窗,其特征在于固定框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铰链,连接铰链用来和活动框体连接,固定框体的下面设置有自锁开关(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护窗,其特征在于活动框体包括有凸型铰链、上防水护盖、下防水护盖、百叶扇(9)和安全吊袋(15)组成,活动框体的上边框上设置有与固定框体相连接的凸形铰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护窗,其特征在于活动框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保险杠(11),在所说的保险杠(11)上设置有可以水平移动的缓降器适配座(4),在缓降器适配座(4)上设置有所说的缓降器,在缓降器适配座(4)的一侧,设置有与双碟刹制动器(5)连接的手动闸柄(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护窗,其特征在于活动框体底部里侧两边框设置有支撑杆(2),所说的支撑杆(2)底部和活动框体的两边框作活动式连接。
专利摘要多功能防护窗,由固定框体和活动框体两大部分组成,固定框体固定在墙体上,顶端设置有凹型连接铰链,下面设置有自锁孔组成的自锁开关。活动框体上边框上设置有与固定框相连接的凸形铰链,转动灵活。活动框体上部设置有横轴,横轴上设置有升降卷扬器A和升降卷扬器B,升降卷扬器A或升降卷扬器B上设置有救生绳和安全吊袋。从应急照明灯向下设置有百叶窗,百叶窗一侧设置有连接拉杆。保险杠上设置有缓降器适配座,缓降器适配座一侧设置有与双碟刹制动器连接的手动闸柄。遇到风雨或家中煤气泄漏,自控电路可使百叶扇自动开合,室内可通风换气、采光遮阳、防风雨。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易于操作,提高了高楼救生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2B1/00GK2893112SQ200520124149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5日
发明者马尚华 申请人:马尚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