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深井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69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口深井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小口深井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落入深井的事故时有发生,当人落入深井后,其解救办法尚未有有效办法和救助器材。一般救助人员亲自下井把落井人捆上然后拉出,既比较麻烦,又存在缺氧造成救助人员生命危险的风险;对于小口深井,人无法亲自下去,只能动用大型挖掘设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所以一种针对小口深井的救助器材特别重要。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安全方便的小口深井救生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口深井救生装置,包括套管、锁杆、拉绳、内空的手杆和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杆和座杆首尾铰联接,拉绳一端在手杆顶端外部,一端固定在座杆尾部,拉绳从手杆和座杆内穿过;套管一端斜向固定在座杆上,锁杆一端斜向固定在手杆上,套管和锁杆活动扣接。
本发明的小口深井救生装置,所述套管末端垂直固定有一销座,销座内设有锁舌,锁舌套有由销钉钳位的弹簧,锁舌外端设一复位孔;锁杆端头设有与锁舌配合的凹槽。
所述手杆下端开有条形槽,座杆与手杆相邻的内端设有U型槽。
本发明的操作过程实施救人时,先将锁舌和套管分离,手握手杆,将该装置放入井内被救助者的两腿之间,然后牵引拉绳,座杆随之折合,至座杆水平位置时,锁杆穿入套管之中,同时被锁舌卡在锁杆的凹下部并锁定。然后提拉手杆将落井人拉出井外。
本发明能从深井内将落井人救出,结构简单,作业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折合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箍,2拉绳,3手杆,4座杆,5套管,6销座,7弹簧,8锁舌,9锁杆,10条形槽,11U型槽,12座杆帽,13销钉,14复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包括套管5、锁杆9、拉绳2、内空的手杆3和座杆4,手杆3的顶端为管箍1,座杆4的端部为座杆帽12,手杆3和座杆4首尾铰联接,拉绳2一端在手杆3顶端外部,一端固定在座杆4尾部,拉绳2从手杆3和座杆4内穿过;套管5一端斜向固定在座杆4上,锁杆9一端斜向固定在手杆3上,套管5和锁杆9活动扣接。如图2所示,所述套管5末端垂直固定有一销座6,销座6内设有锁舌8,锁舌8套有由销钉13钳位的弹簧7,锁舌8外端设一复位孔14;锁杆9端头设有与锁舌8配合的凹槽。如图3所示,手杆下端开有条形槽10,座杆4与手杆3相邻的内端设有U型槽11,这样在用拉绳2向上用力时,拉绳2从条形槽10内向上运动,比较平滑,不会出现卡死现象。
本发明的操作过程实施救人时,先沿销座6方向向外拉动复位孔14,使锁舌8和锁杆9的凹槽分离,套管5和锁杆9分开,手杆3和座杆4成一条直线形状,手握手杆3,将该装置放入井内被救助者的两腿之间,然后牵引拉绳2,座杆4随之折合,至座杆4水平位置时,锁杆9穿入套管5之中,同时被锁舌8卡在锁杆9的凹槽部并锁定,此时手杆3和座杆4相互垂直,被救助者坐在座杆4上,然后提拉手杆3将落井人拉出井外。如被救助者处于清醒状态,可以坐在座杆4上,手握手杆3被轻松安全拉出;如被救助者处于昏迷或死亡状态,座杆4卡在被救助者的两腿之间,也容易被拉出,避免人亲自下去的风险和麻烦。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口深井救生装置,包括套管(5)、锁杆(9)、拉绳(2)、内空的手杆(3)和座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杆(3)和座杆(4)首尾铰联接,拉绳(2)一端在手杆(3)顶端外部,一端固定在座杆(4)尾部,拉绳(2)从手杆(3)和座杆(4)内穿过;套管(5)一端斜向固定在座杆(4)上,锁杆(9)一端斜向固定在手杆(3)上,套管(5)和锁杆(9)活动扣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口深井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末端垂直固定有一销座(6),销座(6)内设有锁舌(8),锁舌(8)套有由销钉(13)钳位的弹簧(7),锁舌(8)外端设一复位孔(14);锁杆(9)端头设有与锁舌(8)配合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口深井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杆(3)下端开有条形槽(10),座杆(4)与手杆(3)相邻的内端设有U型槽(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生设备,特别公开了一种小口深井救生装置。该小口深井救生装置,包括套管、锁杆、拉绳、内空的手杆和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杆和座杆首尾铰联接,拉绳一端在手杆顶端外部,一端固定在座杆尾部,拉绳从手杆和座杆内穿过;套管一端斜向固定在座杆上,锁杆一端斜向固定在手杆上,套管和锁杆活动扣接。本发明能从深井内将落井人救出,结构简单,作业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文档编号A62B99/00GK1994494SQ20061016623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2日
发明者吕克丽, 吕文爽 申请人:吕克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