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险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5463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震避险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及一种避险装置,特别是一种地震避险舱。
技术背景地震是一种可以产生极强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由于地壳运动,与天气、生物 等的关系复杂,前兆多样又不确定,目前尚不能准确预报,因此基本无法进行预 先疏散。我国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属于地震多发区,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 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在此情况下,除了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严格的 要求,灾害发生时的应对也十分重要。在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逃到室外,应 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小开间空间避震,或选择墙根、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 带。但实际操作上,由于室内物品的跌落、地面的剧烈晃动等原因,进入小开间 空间并保证安全并不容易。因此,设计开发一种易于进出并能保证内部人员安全 的专用地震避险装置是有必要的。中国专利号200520126262.9公开了一种地震避险橱,是镶嵌在人们居住或工 作间内,由金属或其他抗冲击材料构成的厨体框架。专利申请号200810045598.0 公开了一种室内防震避险装置,是由刚性板和刚性立柱构成的具有足够强度的空 间架构。专利申请号200810111552.4公开了一种室内常备抗震救生舱,是由作为 框架的铁管和铁板组成的具有三角形顶部的救生舱。上述发明内容均把抗冲击性 及方便进出作为设计要点,但其主体大致为六面体,在地震中支柱和板材要承受 巨大的冲击力和压力, 一旦变形则很有可能将内部人员困在其中,如果出现倒塌 断裂则会对人员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对材料和结构的要求很高,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地震时可供躲入避险,有力保障内部人员 安全,并且能够在震后顺利脱险的避险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地震避险舱,它包括一舱体,为一刚性的空心球体,舱体的内壁保持光滑;所述舱体外表面紧附一具有弹性且不可燃的外层; 所述舱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舱门,舱门关闭时舱体内壁保持平滑; 所述舱体内设有一座椅,所述座椅带有多条支腿,每条支腿的末端各带有一万向轮,万向轮与舱体内壁接触并可在其上滚动,各支腿使座椅始终保持相对于 地面向上,且重心保持在舱体的水平直径面以下。所述的座椅支腿为7条,分别为一上支腿、3条侧支腿和3条下支腿;所述的上支腿垂直于座椅平面;所述的侧支腿与座椅平面平行,三条侧支腿彼此间夹角为120° ;所述的下支腿任意两条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的座椅上带有将人员固定在座椅上的安全装置。所述的舱体带有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直径小于等于10mm。所述舱体的内直径小于等于1500mm;所述舱体的厚度为30mm;所述外层的厚度为100mm;所述座椅距舱体底部的距离小于等于50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 舱体的球形形状对压力和冲击的承受力比六面体更大,且即使变形也不 会出现危及人身的断面、断梁,在地震中更能有效保护内部人员的安全。2) 球形舱体不容易变形或被卡住,在震后更容易帮助内部人员逃脱。3)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方便人员进出,在地震开始尚未造成严重破坏时 就可以进入其中避险,在情况稳定时可以方便逃出,且内部空间可备有生活必需 品,保证避难人员可以长时间处在正常生理状态。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更清楚的得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震避险舱包括舱体1、外层2及带有多条支 腿的座椅4。舱体1为高刚度高韧性的碳钢所制的空心球体,舱体内直径为 1500mm,舱体壁厚30mm,舱体内壁保持光滑。又如图2的外观图所示,舱体1 上还开有三个通气孔12 (其中一孔未示出),不使用时用橡胶塞堵住,需要时可 在舱体内外均能打开。舱体1外表面紧密附有一层不可燃的弹性橡胶外层2,外人员进出,舱门上具有一门把手 10,并通过合页11与舱体相连,舱门3关闭时,应保证整个舱体的强度及舱体 内部的平滑。舱体内设有一具有7条支腿的座椅4, 7条支腿为一上支腿6、三条 侧支腿7及三条下支腿8。上支腿6与座椅所在平面垂直;三条侧支腿7与座椅 所在平面平行,且均匀分布,相邻两条侧支腿之间的夹角为120° ;三条下支腿 8均匀分布,两两之间的夹角为60。 。 7条支腿末端各带有一万向轮9,并通过 万向轮与舱体1的内壁相接触,万向轮在舱体内壁上可以任意滚动。通过调整7 条支腿的长度,使座椅4相对于舱体底部的高度小于500mm,重心始终在球水平 直径面以下。由此使得无论舱体本身如何滚动,座椅4相对地面的方向保持向上, 座椅上人员的头部总保持向上。座椅4上还设有一供避难人员固定自身的安全带舱体内可备有食物、水源、氧气等,保证避难人员可以较长时间内处于生理正常状态。对本实用新型的地震避险舱进行抗冲击及抗压实验, 一吨的重物从2.5米高 落下击中舱体正上方,舱体不永久变形,经估算此时舱体承受最大正压力在 200-300吨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地震中可有效保证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地震避险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舱体,为一刚性的空心球体,舱体的内壁保持光滑;所述舱体外表面紧附一具有弹性且不可燃的外层;所述舱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舱门,舱门关闭时舱体内壁保持平滑;所述舱体内设有一座椅,所述座椅带有多条支腿,每条支腿的末端各带有一万向轮,万向轮与舱体内壁接触并可在其上滚动,各支腿使座椅始终保持相对于地面向上,且重心保持在舱体的水平直径面以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避险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座椅支腿为7条,分别为一上支腿、3条侧支腿和3条下支腿; 所述的上支腿垂直于座椅平面;所述的侧支腿与座椅平面平行,三条侧支腿彼此间夹角为120° ; 所述的下支腿任意两条之间的夹角为6(T 。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避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上带有将人 员固定在座椅上的安全装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避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体带有通气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震避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孔直径小于 等于10mm。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避险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舱体的内直径小于等于1500mm; 所述舱体的厚度为30mm; 所述外层的厚度为100mm; 所述座椅距舱体底部的距离小于等于5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避险舱。包括一舱体,为一刚性的空心球体,舱体的内壁保持光滑;所述舱体外表面紧附一具有弹性且不可燃的外层;所述舱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舱门,舱门关闭时舱体内壁保持平滑;所述舱体内设有一座椅,所述座椅带有多条支腿,每条支腿的末端各带有一万向轮,万向轮与舱体内壁接触并可在其上滚动,各支腿使座椅始终保持相对于地面向上,且重心保持在舱体的水平直径面以下。本实用新型进出方便,抗冲击抗压能力强,在地震中能有效保护内部人员的安全。
文档编号A62B99/00GK201418968SQ200920157799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日
发明者于长林 申请人:于长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