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安全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546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逃生安全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设备的外围器材,尤指一种用于固定 人体,可在缆索的协助下让逃生者安全降落到达地面的逃生安全带结构。
背景技术
基于消防安全的考量,目前的建筑法规已明确规定一栋建筑物的户 数达到一定数量以上后便需要设置至少特定数量的緩降机,以备万一发 生火灾时能让高楼上的人员逃生。
基于习知緩降机只适合于低楼层使用,且每次只能供一人使用,无 法提供大量人员逃生的缺失,本案创作人首先研发一种适合大量人员逃
生使用的滑行逃生挂钩(见中国台湾第M261227专利文献),以及一种可
湾第M273356专利文献)。
如图l所示,该坐式束胸逃生安全带包括有一束胸安全带ll、 一配坐 安全带12、 一连接组件13、 一第一长度调整组件14、 一第二长度调整组 件15与一固定组件16;所述束胸安全带ll的第二端固定于该连^t姿组件13, 第一端则技巧性地穿设于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14、连接组件13与固定组 件16。至于,配坐安全带12的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14,第 二端则技巧性地穿设于该第二长度调整组件15与连接组件13 。
据以,逃生者即可以依体型不同预先经由第一长度调整组件14调整 束胸安全带ll的长度,或经由第二长度调整组件15调整配坐安全带12的 长度;以及,当逃生者将束胸安全带ll束于胸部,且臀部坐于配坐安全 带12,再将固定组件16连接于滑行桂钩(图略)后,可以藉由逃生者本身的 重量自动地使第一长度调整组件14与连接组件13靠合,进而使束胸安全 带ll适当地束紧胸部,逃生者即可在滑行挂钩与缆索的协助下从高楼安 全地滑4于至地面。
上揭本案创作人首先实用新型的坐式束胸逃生安全带在平时可以依各人体型不同而预先调整安全带对于身体的最适当束紧程度,当发生灾 难需要逃生时,只要将预先调整好的安全带穿戴于身体,便能使安全带 自动定位而获得最佳束紧状态,因此,得以在争取逃生黄金时间的要求 下避免身体受到不当束蜂的伤害。
惟,该整体坐式束胸逃生安全带由两条独立的束胸安全带ll及配坐
安全带12的带体所穿绕构成,而且该两条独立的束胸安全带ll及配坐安 全带12透过一连接组件13构成联结,整体安全带的加工、材料成本相对 较高,构件亦较为复杂,故仍有可供改良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针对前揭习用坐式束胸 逃生安全带结构加以改良,旨在提供一种整体组成构件相对较为简单、 可靠,以及可以降低加工、材料成本的逃生安全带结构。
为达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安全带结构包括有一固定组件、 一第一长度调整组件、 一第二长度调整组件,以及一带体;其中,该带 体的第 一端穿过该第 一长度调整组件之后直接缝合固定,该带体的第二 端先行穿过该第二长度调整组件之后,再第 一次穿过该第 一长度调整组 件使构成 一束胸区段,接着穿绕过该固定组件之后再第二次穿过该第一 长度调整组件,呈第一次折返并绕过该束胸区段外围之后,再第三次穿 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使构成一配坐区段,最后再第四次穿过该第一长 度调整组件即可确实避免该带体任意松脱。
据以,整体逃生安全带结构的组成构件相对对较为筒化,不但可以 藉此降低加工、材料成本,且整体逃生安全带的结构亦相对较为可靠; 而且整体逃生安全带结构更可供快速调整该束胸区段及该配坐区段最适 当束紧程度,当穿戴于身体时,能使安全带自动定位而获得最佳束紧状 态,因此,得以在争取逃生黄金时间的要求下避免身体受到不当束缚的 伤害。


图l为本案创作人首先创作的一种坐式束胸逃生安全带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逃生安全带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逃生安全带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逃生安全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逃生安全带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逃生安全带结构的上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逃生安全带结构的另 一 实施例状态图。图号"i兌明
ll束胸安全带 13连接组件 15第二长度调整组件 20固定组件 22穿环 31槽孔
40第二长度调整组件 42条体 51第一端 53束胸区段 55收合组件 70安全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 楚地了解。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安全带结构包括有 一固定组 件20、 一第一长度调整组件30、 一第二长度调整组件40,以及一带体50; 其中
该固定组件20,具有至少两个供带体50穿绕的槽孔21,其一端可以 具有一穿环22甚至于可以为一安全挂钩70(如图6所示),以供与緩降才几的 缆索或挂勾相穿置。
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30及该第二长度调整组件40个别具有复数个供
6
12配坐安全带 14第一长度调整组件 16固定组件 21槽孔
30第一长度调整组件
32条体
41槽孔
50带体
52第二端
54配坐区段
60环状体带体50穿绕的槽孔31、 41;于实施实时,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30及该第 二长度调整组件40可以由如图所示的双日字形的五金配件所构成,因此 具有五条彼此平行的条体32、 42,并于相邻两条体32、 42之间构成槽孔 31、 42。
该带体50的第 一端51穿过该第 一长度调整组件30之后直接缝合固 定,其第二端52则先行穿过该第二长度调整组件40的所有槽孔42之后, 再第一次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30使构成一束胸区段53,接着穿绕过 该固定组件20之后再第二次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30,呈第一次折返 并绕过该束胸区段53外围之后,再第三次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30使 构成一配坐区段54,最后再第四次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30即可确实 避免该带体50任意+>脱。
再者,该带体50在第四次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30之后可呈第二 次折返使与该配坐区段54的带体重叠,并在其接近该第二端50的适当位 置处设置一环周封闭的收合组件55,以将重叠的带体收合在一起,避免 产生过多散落的安全带而影响操作的方便性;当然,该带体50的第二端 52厚度最好大于该收合组件55的贯穿孔内径,使得以防止该带体50第二 端52脱离该收合组件55。
如图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安全带 结构可供快速调整该束胸区段53及该配坐区段54最适当束紧程度,于发 生灾难时,使用者只要取得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安全带,便可直接将该束 胸区段53套于胸部位置,以及将该配坐区段54套于臀部位置,然后将该 固定组件20与緩降机的缆索或挂勾相穿置,便能将臀部坐于该配坐区段 54上。
此刻,由于使用者本身的重力作用,将自动地使拉动该束胸区段53 束縛胸部,直到第一长度调整组件30与该第二长度调整组件40相户触 而定位,即为该束胸区段53的最舒适束紧程度,故得以在争取逃生黄金 时间的要求下避免身体受到不当束缚的伤害。
再者,该固定组件20的端面亦可具有至少一环状体60,如图2所示的 实施例中,该环状体60设于相对于穿环22(或安全挂钩)的另端,可进一步 将另条安全带以安全挂钩70再钩于环状体60上,以增加多条安全带,并可增加救人人数的优势。
尤其,本实用新型整体逃生安全带结构由一固定组件20、 一第一长 度调整组件30、 一第二长度调整组件40,以及一带体50所穿绕构成,不 但整体逃生安全带结构的组成构件相对对伞支为简化,可以藉此降低加工、 材料成本之外,而且整体逃生安全带的结构亦相对较为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较佳可行的逃生安全带结构,爰依法 提呈新型专利的申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巳揭示如上, 然而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揭示而作各种不背离 本案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 于实施例所揭示者,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 为以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逃生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固定组件,设有至少一个以上供带体穿绕的槽孔;一第一长度调整组件,设有复数个供带体穿绕的槽孔;一第二长度调整组件,设有复数个供带体穿绕的槽孔;一带体,其第一端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之后直接缝合固定,其第二端先行穿过该第二长度调整组件的所有槽孔之后,再第一次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使构成一束胸区段,接着穿绕过该固定组件之后再第二次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呈第一次折返并绕过该束胸区段外围之后,再第三次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使构成一配坐区段,最后再第四次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带体在第 四次穿过该第 一 长度调整组件之后呈第二次折返使与该配坐区段的带体 重叠,并在其接近该第二端的适当位置处设置一收合组件将重叠的带体 收合在一起。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带体的第 二端厚度大于该收合组件的贯穿孔内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度 调整组件由双日字形的五金配件所构成,具有五条彼此平行的条体,并 于相邻两条体之间构成槽孔。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长度 调整组件由双日字形的五金配件所构成,具有五条彼此平行的条体,并 于相邻两条体之间构成槽孔。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组件 的一端具有至少一环状体。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组件 的一端具有一穿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逃生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组件 的 一端具有至少 一环状体。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组件的一端具有安全挂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逃生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组 件的 一端具有至少 一环状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逃生安全带结构包括有一固定组件、一第一长度调整组件、一第二长度调整组件,以及一带体;其中,该带体的第一端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之后直接缝合固定,该带体的第二端先行穿过该第二长度调整组件之后,再第一次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使构成一束胸区段,接着绕过该固定组件之后再经过多次反复穿过该第一长度调整组件,使构成一配坐区段,以及避免带体任意松脱;而获致一种组成构件相对较为简单、可靠,以及可以降低加工、材料成本的逃生安全带结构。
文档编号A62B35/00GK201423099SQ20092015794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4日
发明者廖英熙 申请人:廖英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