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型灭火器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87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型灭火器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型灭火器容器,其可防止向灭火剂施压时导致的灭火器容器的膨胀变形,使用安全,结构坚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在初期镇火或等待消防车前来灭火时,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火灾扩散,各建筑物均设有灭火器。通常使用的灭火器大部分由内部充有灭火剂的圆筒形灭火器容器构成,在除掉安全销后,因充气机启动而产生的加压气体可使灭火剂被喷射出来。上述圆筒形灭火器放置在室内,占用一定的空间,不便于人的来往走动,也会影响到室内装潢的美观。近来,可设置在室内的墙体或天窗及门上的板型灭火器得以开发,这种板型灭火 器可埋设在墙体等内,在发生火灾时,可自动喷射灭火剂。上述板型灭火器为板型,在向灭火剂加压时,因加压气体和灭火剂而容易导致板的膨胀变形(即,板出现外胀),这将致使灭火器容器易于破损或爆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型灭火器容器,尤其是可防止向灭火剂施压时导致的灭火器容器的膨胀变形,使用安全,结构坚固,并易于设置在墙体或门上,根据所需,可便于移动、设置及使用的板型灭火器容器。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型灭火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容器上结合有内部充有灭火剂且可喷射灭火剂的喷射构件50,所述板型灭火器容器还包括形成可充入灭火剂的内部空间32且在两侧设置有前面板30及后面板31的板容器20 ;以及横穿所述内部空间32,以使所述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相互结合的至少一个连接部件33。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巩固槽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形成内部可充入灭火剂的内部空间32且两侧设置有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的板容器20 ;所述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由横穿所述内部空间32的连接部件33相互连接。因此,不仅可以防止向所述板容器20内充入的灭火剂加压时导致的所述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的膨胀变形(即,因加压压力,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外胀),还可以防止板容器20自身严重破损或变形时导致的爆炸危险,在安全使用的同时也确保了板容器20的坚固结构。在所述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上形成有向所述内部空间32侧凹陷的巩固槽34,其可自体巩固所述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坚固支撑内部压力,因此可更加坚固、安全地防止所述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的膨胀变形。


图I是图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3是图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喷射构件的横截面图;图4是图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板型灭火器容器。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板容器20为内部可充入灭火剂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圆板型结构,其边缘的外部上结合有可喷射灭火剂的喷射构件50。板容器20的中央部上具有连接部件33,以将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相互连接。以连接部件33为中心,形成有多个呈放射状的巩固槽34。喷射构件50由充气机40和与充气机40结合的喷射组件51构成。充气机40为可充入加压气体的密封容器的形式,可加压排出板容器20内部的灭火剂;在喷射组件51的与充气机40结合的一侧端上,注入管41与板容器20连通,以将充气机40所排出的高压气体注入板容器20内。另外,在喷射组件51的另一侧上,排出管42与板容器20连通,板容器20内因高压气体而被加压的灭火剂通过排出管42被排出,并经由喷射组件51,通过喷嘴66喷向外部。上述喷射构件50可为多种形态,可为如图示的实施方式,也可不设置在板容器20的外部,而内置在板容器20的内部。如图2所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板容器20的详细构成。如图所示,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为圆形,且具有一定的宽度,以形成内部空间并相互结合,此时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除了圆形以外,还可以为四方形或三角形等多种形态。为了使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相互结合,其周围弯曲或使用另外的边缘部件,将其熔接,使其相互结合或是一体成型。板容器20的厚度为可内置到门内的程度,或是通常边框的厚度(大约3至5厘米),其材质优选为金属,但并不局限于此。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因横穿内部空间32的连接部件33而结合,可防止膨胀。连接部件33贯通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的中心部,其端部通过熔接等分别与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紧密结合,其形态可为短管体或螺丝型、圆形棒等多样形态。连接部件33根据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的大小,可具有多个,其位置可适当选择。上述连接部件33可使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在内部相互坚固的结合,从而可以防止在向灭火剂加压时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膨胀变形。在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上,以连接部件33为中心,呈放射状地延长出多个巩固槽34。巩固槽34可巩固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自身的强度,与前述的连接部件33—起防止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的膨胀变形,从而使灭火器容器更加坚固安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板容器20可内置在门内,自动喷射灭火剂;或是在墙体上,与装饰物一起悬挂保管。在发生火灾时,取出来,拿至火灾现场,通过手动操作喷射灭火剂。图3是图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喷射构件的横截面图;如图所示,喷射构件50具备可动作的喷射组件51,因此在其感应到热时,可以以自动或是手动操作,开放充气机40,喷射灭火齐U。喷射组件51包括感热插件60、由可随安全销62去除的插件61所支撑的击发构件70、以及由击发构件70支撑的阀80。喷射组件51在与充气机40结合的同时,还包括连接注入管41和排出管42的组件本体52。在组件本体52上形成有内部互相连通的限位孔53、阀孔54和轴孔55。限位孔53沿组件本体52的横向贯通形成,该限位孔内部具有一对接收弹簧56外侧弹力的限位器57。在限位孔53的一侧入口处,结合有与限位器57中的一个相结合的插件61,插件61因安全销62而被固定在组件本体52上。在限位孔53的另一侧的入口处,结合有与另一个限位器57相结合且支撑限位器57的感热插件60。感热插件60由钠、钠合金等低温熔融金属制成,在火灾发生时,可迅速熔融。在限位孔53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充气机40侧的轴孔55,轴孔55内部具有由限位器57支撑的击发构件70。击发构件70上具有运行杆71,运行杆71上形成一端部因限位器57而在两侧被支撑的颈部72,运行杆71因弹簧73而被向充气机40侧弹性施压;运行杆71的前端部侧具有可通过运行杆71的冲击而使充气 机40开放的开放针59,开放针59在喷射组件51 —端的充气机40所插入的注入室58内。在组件本体52上,以限位孔53为准,在轴孔55的对向位置上,平行地形成有一对阀孔54。阀孔54的端部上,延长出连通排出管42的连通孔63,同时在侧面一侧上,形成另一连通孔64。在连通孔63的端部连接连接管65,连接管65的端部结合有可将灭火剂向外喷射的喷嘴66。上述排出管42、阀孔54、连通孔63、64,以及连接管65相互连通,形成可排出灭火齐IJ的排出管路,为了开闭上述排出管路,在阀孔54的内部设置阀80。阀80包括切断排出口的阀体81 ;和自阀体81延长形成,在限位器57上,其端部被支撑的阀限位器82。在阀限位器82上,弹性设置弹簧83,限位器57的支撑被解除时,因弹簧83的弹力,向前方弹出,从而使阀体81打开排出管路。依据上述构成,插件61或感热插件60因手动操作被去除或因热而自动去除时,击发构件70的动作及板容器20与喷嘴66间的排出管路因机械性联动而被开放,灭火剂通过喷嘴66,喷向外部。在此,喷嘴66具有一对,以手动或自动分别操作。因去除安全销62而被手动操作时,通过组件本体52的一侧上所具有的连接管65或在与之连接的消防管(未图示)上所具有的喷嘴66喷出灭火剂;因感热而自动操作时,通过前述的排出管路,从在组件本体52另一侧上所具有的另一喷嘴66中喷出灭火剂。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上,以连接部件33为中心,呈同心圆状配置有多个圆形的巩固槽34。上述巩固槽34除了放射状或圆形以外,还可以是水纹形等其他多种形态。充气机40通常为密封容器的形式,也可以和汽车的安全气囊类似,通过叠氮化钠的化学反应来膨胀或压缩气体,以及利用液化气体来使其膨胀。具有本发明的板容器20的灭火器便于搬运,在板容器20的一侧上结合有可与肩带结合的连扣,或是无需另外的连扣,将连接部件33制成中空的短管体,使其与肩带或是墙体挂带连接的连接带结合。如上所述,已参照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局限在以上实施方式,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而做出多种修改及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在以上详细说明中界定,而是由所提出的权利要求及本发明的技术精神和特征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板型灭火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型灭火器容器上结合有内部充有灭火剂且能够喷射灭火剂的喷射构件(50);所述板型灭火器容器还包括形成能够充入灭火剂的内部空间(32 )且在两侧设置有前面板(30 )及后面板(31)的板容器(20 );横穿所述内部空间(32),以使所述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相互结合的至少一个连接部件(33);以及形成在所述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上的巩固槽(3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型灭火器容器,其可防止向灭火剂施压时导致的灭火器容器的膨胀变形,使用安全,结构坚固,并且该板型灭火器容器易于设置在门或墙体上且便于移动,因此安装或使用较为便利。所述板型灭火器容器上结合有内部充有灭火剂且可喷射灭火剂的喷射构件(50),所述板型灭火器容器还包括形成可充入灭火剂的内部空间(32)且在两侧设置有前面板(30)及后面板(31)的板容器(20);以及横穿所述内部空间(32)以使所述前面板(30)和后面板(31)相互结合的至少一个连接部件(33)。
文档编号A62C31/02GK102630177SQ201080054107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
发明者朴东燮, 朴昌基 申请人:韩国Fpg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