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快速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97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楼快速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楼快速逃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年有几百万人民进军大城市,并居住在大城市中。从而造成城市住房紧张,许多楼房都向高空发展。而当楼房一旦发生火灾、地震或其他危险情况时,通常大家都会想到通过电梯或者是逃生楼梯逃出现场。如果处于低楼层的还可以进行一些逃生措施,如果居住在三楼以上,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则来不及逃生,则一定会造成伤亡事故。如何使居住在高楼层的人快速的实现逃生已经成为了现代人重点观注的内容。随着地震、火灾等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对安全问题保障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基础的一种手段,在人们越来越多的用到各种高科技和现代手法进行安全保障的同时,却忽略意外事件的发生,是不可以借助外力和各种现代手段的,要靠最基础和最简单的方式,也就是机械的方式才是最安全和稳定的。目前国内外高楼逃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包角加手控式该类逃生器增加钢丝绳与轮之间的包角,使得钢丝绳与钢丝轮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另外,再利用手控装置,进一步调节下降速度的快慢。(2)间歇冲击式间歇冲击式逃生器是通过间歇撞击能来消耗能量,如利用钟表中的擒纵叉和擒纵轮原理来消耗能量。(3)液体流动阻尼式液体流动阻尼式是利用液体流动阻尼把人体势能转化成液体热能,以达降低速度的目的。其主要特点是由于液体阻尼的大小取决于外负载,所以不论人体质量的大小均能以比较恒定的速度下降。通过对上述几种逃生器的认识,我们认为逃生器应该具有结构紧凑,工艺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平稳快速、成本低廉等特点。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设计了快速逃生器,这样不仅满足了高楼逃生器的基本特点,而且设计利用偏心轮机构来实现自锁的效果。此设计由于小巧便捷,成本低,特别适宜家庭备用于紧急脱险。目前普通居民住宅楼都在向高层发展,尽管消防设施已很完备,但限于仅有的楼梯逃生通道一旦被火灾烟雾侵入,所有上层的居民就唯有被迫等待救援,完全失去了自主逃生的机会。主要设计体现在速度、结构、安全等方面,同时对快速逃生的速度、以及在逃生过程中的安全都给于了充分的考虑及优化设计。以达到使用人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以极快的速度达到逃生要求。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的高楼快速逃生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楼快速逃生器,包括有绳索,绳索首端连接有挂扣,绳索末端连接有载人用的绑带套,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绳索绕经有手持式自锁盒,手持式自锁盒包括有盒体、偏心轮、固定轮及手柄,盒体设置有绳索入口和出口,偏心轮偏心连接在盒体内,手柄偏心连接在偏心轮上;绳索从盒体的绳索入口进入盒体内,分别包绕偏心轮和固定轮后从盒体的绳索出口伸出并在末端与绑带套连接。所述绳索为中间钢丝绳、外包纤维绳套的结构。所述绑带套由背绑带、腰绑带和腿绑带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绳索、挂扣、手持式自锁盒各两套,一左一右分别连接在绑带套上。本实用新型设计一个固定轮和一个带手柄可活动的偏心轮来实现自锁和制动,逃生人员只要通过控制制动手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速度下降到安全地面,由于偏心轮常态下处于制动状态,所以增加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能;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
MTv 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 一挂扣,2—绳索,3—盒体,4一固定轮,5—偏心轮,6—手柄,7—背绑带,8—腰绑带,9一腿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描述,参见图1 按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高楼快速逃生器,包括有绳索2,绳索2使用的是中间钢丝绳、外包纤维绳套,在下降、锁死中能大大增加摩擦力,有效的降低下降时的速度,增加安全系数。绳索2首端连接有挂扣1,挂扣1为直径10毫米的不锈钢挂钩,能承受足够大的重力作用,确保安全。绳索2末端连接有载人用的绑带套,逃生绑带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正常人体重心的位置,采用了“傻瓜式”的短裤型腰绑带8和腿绑带9的设计,由背绑带7、腰绑带8和腿绑带9依次连接而成,穿戴使用便捷。背绑带7、腰绑带8和腿绑带9均用结实耐磨的纤维布料制作成人员安全固定装置,使用的材料耐用、结实、质量适中。绳索2绕经有手持式自锁盒,手持式自锁盒包括有盒体3、偏心轮5、固定轮4及手柄6,盒体3设置有绳索2入口和出口,偏心轮5偏心连接在盒体3内,手柄6偏心连接在偏心轮5上;绳索2从盒体3的绳索2入口进入盒体3内,分别包绕偏心轮5和固定轮4后从盒体3的绳索2出口伸出并在末端与绑带套连接。整个自锁盒装置采用厚2. 5MM的钢板、 铝块、螺栓等制作成,结实牢靠。手持式自锁盒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逃生人员的自身重力来实现自锁,绳索2的拉力将使偏心轮5绕铰接点转动,绳索2对偏心轮5的力矩使其紧靠于固定轮4上,由杠杆原理可知,两轮之间的正压力与构成杠杆的两力臂比值有关,设计时将该力臂比值设计大于3, 即可以获得3倍于绳索2拉力的正压力,而绳索2与两轮的自锁摩擦力等于摩擦系数与正压力的乘积,经查表得知选用的绳索2材料与干性金属表面的摩擦系数为0. 6,从而可以获得至少1. 8倍于绳索2拉力的摩擦自锁阻力,可以完全实现机构的自锁,保证逃生人员的空中逃生安全。当需要下降时,可以调节手柄6,相当于调节两轮之间的正压力,使摩擦力略小于绳索2拉力,这时绳索2能在偏心轮5上产生相对滑动,从而使逃生者下降。只要控制制动手柄6,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速度下降到安全地面。绳索2、挂扣1、手持式自锁盒各两套,一左一右分别连接在绑带套上,这样既使得下降平稳,又提高了安全性能,即使有一套出现问题,另一套也能锁死。整个手持式自锁盒随使用者一同下降,实现随身直接操作,使效果更迅速灵敏。使用该逃生裝置,逃生者可以自我控制下降速度。并且装置中的自锁功能可以在逃生者因过于紧张或是下落过程中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可以自动使整个装置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稳定的停止下来,待逃生者情绪稳定后继续制动,安全下滑稳稳落地。考虑到逃生现场的复杂性和随机性,本设计采用双搭扣联接形式,只要在逃生现场找到可缠绕或固定的物体,可以用两种方式固定端的联接,一种是两个搭扣分别挂接于不同的固定物上,另一种是两个搭扣绕接与固定物上。
权利要求1.一种高楼快速逃生器,包括有绳索,绳索首端连接有挂扣,绳索末端连接有载人用的绑带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绕经有手持式自锁盒,手持式自锁盒包括有盒体、偏心轮、固定轮及手柄,盒体设置有绳索入口和出口,偏心轮偏心连接在盒体内,手柄偏心连接在偏心轮上;绳索从盒体的绳索入口进入盒体内,分别包绕偏心轮和固定轮后从盒体的绳索出口伸出并在末端与绑带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快速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为中间钢丝绳、外包纤维绳套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快速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套由背绑带、腰绑带和腿绑带依次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快速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挂扣、手持式自锁盒各两套,一左一右分别连接在绑带套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器,尤其涉及一种高楼快速逃生器,包括有绳索,绳索首端连接有挂扣,绳索末端连接有载人用的绑带套,所述绳索绕经有手持式自锁盒,手持式自锁盒包括有盒体、偏心轮、固定轮及手柄,盒体设置有绳索入口和出口,偏心轮偏心连接在盒体内,手柄偏心连接在偏心轮上;绳索从盒体的绳索入口进入盒体内,分别包绕偏心轮和固定轮后从盒体的绳索出口伸出并在末端与绑带套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一个固定轮和一个带手柄可活动的偏心轮来实现自锁和制动,逃生人员只要通过控制制动手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速度下降到安全地面,由于偏心轮常态下处于制动状态,所以增加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能;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62B1/06GK202078663SQ20112008461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6日
发明者朱鹤鸣, 汤东升, 沈海军, 秦利明, 范剑 申请人:台州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