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30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下降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降衣,包括用于承托被救援人员背部和臀部的背部区,所述背部区具有纵轴;用于承托被救援人员颈部的颈部区,所述颈部区与所述背部区相连接;用于承托被救援人员腿部的腿部区,所述腿部区与所述背部区相连接;设置在所述纵轴的两侧的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都与所述背部区、颈部区和腿部区相连接,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分别具有供被救援人员右手臂穿设的第一通孔和左手臂穿设的第二通孔;以及呈环状的第一升降环和第二升降环,所述第一升降环和第二升降环分别与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下降衣能避免被救援人员的裆部和颈部造成损伤。
【专利说明】下降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下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下降衣。

【背景技术】
[0002]在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消防人员或救援人员除了主动避险、科学自救并有效地摆脱险境外,还需要将被救援人员安全地下降到地面上。
[0003]现有技术的下降衣在未使用时大体呈三角形,在三角形下降衣的其中两个顶点处分别具有升降环,另一个顶点处具有安全钩,三角形下降衣在使用过程中,将被救援人员的左腹部、右腹部和裆部包裹着,当被救援人员的颈部区受伤或是孕妇、老人等体弱者时,可能会造成被救援人员颈部区受伤加剧或造成肌肉劳损,现有技术的三角形下降衣并不能将被救援人员方便地送到地面上。另外三角形下降衣的安全钩挂在升降环上时容易勒住被救援人员的裆部,从而给被救援人员的裆部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降衣,包括:
[0005]用于承托被救援人员背部和臀部的背部区,所述背部区具有纵轴;
[0006]用于承托被救援人员颈部的颈部区,所述颈部区与所述背部区相连接;
[0007]用于承托被救援人员腿部的腿部区,所述腿部区与所述背部区相连接;
[0008]设置在所述纵轴的两侧的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都与所述背部区、颈部区和腿部区相连接,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分别具有供被救援人员右手臂穿设的第一通孔和左手臂穿设的第二通孔;以及
[0009]呈环状的第一升降环和第二升降环,所述第一升降环和第二升降环分别与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下降衣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腿部区的安全钩。
[0011]优选的,所述颈部区和背部区具有与被救援人员相反一侧的外侧面,所述下降衣还包括呈环状的第一牵引环、第二牵引环和第三牵引环,所述第一牵引环与所述颈部区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环和第三牵引环与所述背部区的外侧面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牵引环靠近所述颈部区,所述第三牵引环靠近所述腿部区。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具有与被救援人员腹部相反一侧的外侧面,所述下降衣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腹部区的外侧面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反光条和与所述第二腹部区的外侧面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反光条。
[0014]优选的,所述颈部区和背部区的内部填充有减震泡沫或缓冲泡沫。
[0015]优选的,所述背部区与所述颈部区和腿部区无缝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颈部区、背部区和腿部区以所述纵轴为对称轴,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关于所述纵轴对称。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环和第二升降环关于所述纵轴对称。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环和第二升降环具有光滑的内侧面。
[0019]本实用新型的下降衣能避免被救援人员的裆部和颈部造成损伤,能将被救援人员安全、方便地送到地面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下降衣的后视图。
[0022]图2是图1所示下降衣的正视图。
[0023]图3是被救援人员利用图1所示下降衣在下降过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下降衣的后视图。如图1所示,下降衣100包括背部区10、颈部区20、腿部区30、腹部区41、腹部区42、牵引环61、牵引环62、牵引环63和安全钩71。背部区10和被救援人员背部和臀部的形状相同或相似,用于承托人体背部和臀部,背部区10具有纵轴L。颈部区20和被救援人员颈部一侧的形状相同或相似,用于承托被救援人员颈部。腿部区30用于承托被救援人员腿部,颈部区20与背部区10相连接,腿部区30与背部区10相连接。
[0026]腹部区41具有供被救援人员的右手臂穿设的通孔411,通孔411靠近颈部区20。腹部区42具有供被救援人员的左手臂穿设的通孔421,通孔421靠近颈部区20。腹部区41同时与背部区10、颈部区20和腿部区30的同一侧相连接,腹部区42同时与背部区10、颈部区20和腿部区30的另一侧相连接,从而腹部区41和腹部区42分布在纵轴L的两侧。腹部区41和腹部区42可选地完全相同,且关于纵轴L对称。颈部区20、背部区10和腿部区30可选地分别以纵轴L为对称轴。背部区10、颈部区20、腿部区30、腹部区41和腹部区42由能够以任意的方向和角度弯曲的柔性材料制造,例如可以采用涤纶、丙纶、尼龙或合成纤维等高强度、低拉伸的材料制造。背部区10与颈部区20、腿部区30、腹部区41和腹部区42之间可以是无缝连接,即是一体成型的,这样能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下降衣100的某一部分或全部被撕裂开。
[0027]当被救援人员平躺在下降衣100的背部区10、颈部区20和腿部区30上时,颈部区20和背部区10都具有与被救援人员相反一侧的外侧面,牵引环61连接在颈部区20的外侧面上,牵引环62和牵引环63都连接在背部区10的外侧面上,其中牵引环62可选地靠近颈部区20,牵引环63可选地靠近腿部区30。
[0028]图2是图1所示下降衣的正视图。如图2所示,腹部区41、42都具有与被救援人员腹部相反一侧的外侧面。下降衣100还包括连接在腹部区41的外侧面上的反光条51和连接在腹部区42的外侧面上的反光条52。当救援人员在光线不够明亮的环境中实施救援时,通过反光条51和反光条52对光线的反射,可以判断被救援人员的下降高度,这样能够准确、安全地将被救援人员下降到地面上。在另一个的实施例中,腹部区41、42的外侧面可以连接有多个反光条。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不具有反光条51和反光条52。下降衣100还包括呈环状的升降环71、72,升降环71、72由能够承受至少一个成人体重的钢材或合金制造,升降环71、72分别与腹部区41、42相连接,当升降环71和升降环72相互重合时,下降衣100形成一个可以包裹被救援人员的颈部、背部、臀部和腿部的容纳空间。升降环71、72可选地分别连接在腹部区41、42的靠近纵轴L的一端上。升降环71、72还可以关于纵轴L对称分布。升降环71、72并不限于圆环、椭圆环等,可以是具有光滑内侧面的任意环状件,这样能够避免穿设在升降环71、72中的下降绳索被磨断。
[0029]腿部区30可选地还连接有安全钩70,当安全钩70穿过两腿中间的区域挂在升降环71、72上时可以避免被救援人员沿着头部向腿部的方向滑移下来。
[0030]图3是被救援人员利用图1所示下降衣在下降过程中的示意图。其中被救援人员处于平躺姿态,这样颈部区20可以很好地兜住被救援人员的颈部,避免被救援人员的颈造成肌肉疲劳或损伤,使得被救援人员具有较佳的舒适感。另外腿部区30将被救援人员的大腿兜住,从而下降衣100与被救援人员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能够承受被救援人员的重量,保证了被救援人员平稳安全下降。安全钩70挂在升降环71和升降环72上时,下降衣100没有对被救援人员的裆部施加压力,避免了对裆部造成损伤。
[0031]当被救援人员的正下方例如因存在障碍物不适合降落时,救援人员可以在下降前根据需要在牵引环61、牵引环62和牵引环63中的至少一个上连接牵引绳索(图中未示出),等到被救援人员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地面上的救援人员可以通过牵引绳索改变被救援人员的降落位置,从而可以使得被救援人员在安全位置降落。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具有牵引环61、牵引环62和牵引环63中的一个或多个。
[0032]颈部区20和背部区10的内部可选地填充有减震泡沫或缓冲泡沫(附图未示出)。当被救援人员的下降速度较快时,减震泡沫或缓冲泡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被救援人员与地面的冲击力,避免被救援人员造成损伤。另外当被救援人员的下面是水域时,减震泡沫或缓冲泡沫还能使得被救援人员浮在水面上。
[0033]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包括所作出的各种改变以及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下降衣,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承托被救援人员背部和臀部的背部区,所述背部区具有纵轴; 用于承托被救援人员颈部的颈部区,所述颈部区与所述背部区相连接; 用于承托被救援人员腿部的腿部区,所述腿部区与所述背部区相连接; 设置在所述纵轴的两侧的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都与所述背部区、颈部区和腿部区相连接,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分别具有供被救援人员右手臂穿设的第一通孔和左手臂穿设的第二通孔;以及 呈环状的第一升降环和第二升降环,所述第一升降环和第二升降环分别与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降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衣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腿部区的安全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降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区和背部区具有与被救援人员相反一侧的外侧面,所述下降衣还包括呈环状的第一牵引环、第二牵引环和第三牵引环,所述第一牵引环与所述颈部区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环和第三牵引环与所述背部区的外侧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降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环靠近所述颈部区,所述第三牵引环靠近所述腿部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降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具有与被救援人员腹部相反一侧的外侧面,所述下降衣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腹部区的外侧面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反光条和与所述第二腹部区的外侧面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反光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降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区和背部区的内部填充有减震泡沫或缓冲泡沫。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下降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区与所述颈部区和腿部区无缝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下降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区、背部区和腿部区以所述纵轴为对称轴,所述第一腹部区和第二腹部区关于所述纵轴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降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环和第二升降环关于所述纵轴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下降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环和第二升降环具有光滑的内侧面。
【文档编号】A62B1/00GK204134063SQ201420393888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步兵 申请人:步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