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用于特别是消防车辆用的云梯的救援舱的防坠落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云梯的梢端上的舱中、特别是在救援舱中工作通常需要从舱中探身出去,并且在其他情况下可能还需要保持门敞开。此外,舱可能会撞到障碍物而导致严重的回弹。
所有这些情况都可能使舱中的人员被抛出舱。
为了防止坠落的风险,可以使用自我保护系统。例如,操作员可以被提供有通过绳索连接至舱的安全吊带。
该绳索是不可伸长的,因此该绳索限制操作员的运动。
已知可伸缩式防坠器。可伸缩式防坠器包括自卷绕线轴,安全带卷绕在该自卷绕滚筒上。安全带可以展开直到达到预定速度,超过该预定速度,线轴锁定安全带。
线轴设计成在安全带被向下牵拉时悬挂至例如水平臂。可伸缩式防坠器无法支承与所述向下牵拉所产生的力量不同的力量,由于这一事实,因而不允许用于另外的用途。
另外,利用存放在救援舱中的标准的可伸缩式防坠器进行保护将需要用于存放防坠器的安全之处,并且另一方面还需要足够的间隙来确保在使用时处于任何取向的可伸缩式防坠器上都没有横向力。此外,使防坠器离开存放状态并准备使用必然会需要费时的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随时准备使用的防坠落系统,该防坠落系统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即,以任何取向——实施,以容易地安装在特别是用于消防车辆用的云梯的救援舱中,以便简化操作员或消防员的操作。
可伸缩式防坠器具有本体,本体具有两个相反的侧部,一个第一侧部具有开口,安全带通过该开口滑出或者缩回以被卷绕。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所述第一侧部的前方设置有偏转装置以驱使安全带仅将纯粹的牵拉力量传递至可伸缩式防坠器,而可伸缩式防坠器的本体的与该第一侧部相反的第二侧部由接头支撑,因此与纯粹的牵拉力量不同的力量在偏转装置上被卸载,并且可伸缩式防坠器的本体可以自主地使自身定向,以使与纯粹的牵拉力量不同的力量分量最小。根据本发明,与牵拉安全带的力量的方向无关,可伸缩式防坠器仅经受与已知的可伸缩式防坠落装置的结构特征一致的纯粹的牵拉力量。
此外,偏转装置与接头的结合允许限制可伸缩式防坠器的本体的振动,而不管自卷绕的安全带的牵拉方向如何。
优选地,安全带的自由且可触及的端部具有止挡装置,该止挡装置可以与钩环重合,使得通过在接头和与偏转装置配合的安全带之间持续地保持可伸缩式防坠器本体处于牵引力下而使安全带不能完全卷绕。
有利地,由于本发明,本身已知的可伸缩式防坠器可以以任何姿态且根据任何空间取向安装在舱中。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铰链和偏转装置由舱框架独自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铰链和偏转装置由独立于舱框架的共同的支撑元件来支撑,该支撑元件可以与云梯的梢端以及/或者舱相关联。
优选地,防护罩与支撑元件相关联,以使可伸缩式防坠器免于物理或化学因素。
由于本发明,可伸缩式防坠器的沉重的重量由舱承受、或者由设计用于栓系操作员的固定点来承受。操作员或消防员只需要牵拉安全带的可自由触及的端部并将该端部例如借助于钩环连接至他自己的安全吊带。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防坠落设备的救援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一种安装根据本发明的可伸缩式防坠器的方法。
优选地,防坠落设备通过设置下述钩环来结合在救援舱的底板和/或壁中,所述钩环连接至安全带的自由端部、由救援舱的栏杆的顶部边缘支撑、预备被拉动并连接至他/她自己的安全吊带。
这些及其他目的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来实现,所附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组成部分。
附图说明
通过借助于待参照附图阅读的、并且以仅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示例的方式给出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将变得充分清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提供的可伸缩式防坠器的第一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对象的另一立体图,
-图3和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不同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与图3和图4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相关联的罩。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和字母指示相同的部件或者功能上等效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术语“第二元件”并不意味着存在“第一元件”,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提高描述的清楚性,并且第一、第二等不应当以限制性的方式来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救援舱框架F的一部分,其中在该部分中,该框架支撑有两个可伸缩式防坠器FA。
每个可伸缩式防坠器均限定其特有的指示两个相反的侧部B1和B2的延伸轴线X。
安全带S从第一侧部滑出。
根据本发明,在第一侧部B1的前方且与侧部B1相距正距离/正间隙处设置有偏转装置B,该偏转装置适于吸收相对于所述延伸轴线X偏转的任何牵拉力量,从而可伸缩式防坠器仅受到纯粹的牵拉力量,并且第二侧部B2由舱框架F经由接头J来支撑。
有利地,本体B通过接头J附接至固定点——框架,从而在安全带突然抽出期间,在偏转装置上滑动的带的最终振动不会负面地影响本体,相应地,本体可以在接头上自由摆动。
安全带S优选地呈扁平织带的形式,因此,安全带S与细长的且呈管状的元件的配对——即,局部相切的卷绕——是有利的。换言之,与带在滑动时的侧面相对的偏转装置可以由一个或一对纵向元件构成,该纵向元件优选地是管状的。因此,根据实施方案,偏转装置可以由限定带所滑动通过的细长狭缝的一个或一对平行的管状元件来限定。
优选地,接头J包括球接头或单个铰链,球接头或单个铰链具有与限定偏转装置D的管状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并且优选地与延伸轴线X垂直的旋转轴线Y。此外,接头可以包括额外的铰链,该额外的铰链具有与本体B的延伸轴线X重合或平行的旋转轴线。由于该最后的可能性,根据偏转装置的定位以及安全带的形状,本体可以使自身更好地定向以仅经受纯粹的牵拉力。
应当清楚的是,图1和图2示出了为了更好地理解附图而被斜切的方形管状元件的末端TE,然而,该末端与框架F固定在一起并且代表本体B所连接至的接头J的固定部分。
遵循图1和图2中示出的示例,安全带S穿入环状件L内,从而准备在任何危险情况下被牵拉并连接至他/她自己的安全吊带,其中,环状件L优选地由救援舱的栏杆支撑并且优选地支撑在偏转装置的竖向上方几厘米处。
优选地,附接在安全带S的自由且可触及的端部S1处的钩环或挂钩C与环状件L相牵绊,以通过将本体B一直保持为受牵引状态来防止安全带完全卷绕。替代性地,单独的厚元件附接在安全带的所述自由端部上以通过保持钩环悬挂至环状件L来与环状件L相牵绊。
根据图1和图2,本体B布置在舱的底板的下方,因此,安全带经受由偏转装置D造成的第一偏转以及由环状件L造成的第二偏转。因此,安全带顺着舱的形状延伸:首先顺着底板,然后顺着壁,一直到环状件L为止。
根据图1和图2的对比,可以领会到由一种H形件限定的偏转装置的形状,其中,H形件的沿竖向且平行的元件通过螺钉附接至与舱的底板平行的盒状横档CP,并且H形件的中间元件是管状元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体B连接成使得本体B与偏转装置D彼此间隔开一段距离/间隙,以呈现更加紧凑的构型,而不管本体B的横向尺寸如何。
根据本发明的通过图3至图5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接头J、本体B和偏转装置D的相对位置由在下文中被称为支撑元件SP的辅助部件来保持。支撑元件SP包括两个相反的端部SP1和SP2,第一端部SP1构造成支撑或限定偏转装置D,而第二端部SP2构造成支撑或限定与本体B的第二侧部B2相连接的接头J。
优选地,该支撑元件SP由呈T形的扁平金属部件制成,该呈T形的扁平金属部件的中间部分与本体B的延伸轴线X平行。在端部SP2处,T形部件的两个臂相对于T形部件的中间部分面向彼此折叠90°。所述臂设置有连接销以根据与延伸轴线X垂直的轴线Y来限定铰链的支点。在SP1处,支撑元件具有相对于T形部件的中间部分的延伸方向折叠90°的端部,以支撑偏转装置D。根据本实施方式,偏转装置包括环,该环被环状地支撑以使该环的旋转轴线与本体B的延伸轴线X重合。最后,加强臂横向且倾斜地将端部SP1的折叠部分与T形部件的剩余的中间部分连接。
本实施方式通过自主地保持偏转装置D与可伸缩式防坠器的本体的正确的相对定位和间隙而使得支撑元件SP能够连接至舱的壁或者云梯的梢端。
图5示出了这样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外形如瓶子的罩CV通过下述方式包绕设备而使得瓶状件CV的口部与偏转装置重合:为可伸缩式防坠器的本体B留出足够的间隙以使本体B自行定向以便经受纯粹的牵拉力,而不管在操作员的操作期间安全带被操作员沿何种方向牵拉。
根据图3至图5,该设备不受环境影响,并且该设备具有内部间隙以允许本体B自行定向,同时根据参照图1和图2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将防坠器与偏转装置一起安装在救援舱的地面结构中应当以确保上述间隙的方式执行。然而,这种实施方式利用的是地面结构的覆盖范围所提供的保护,即没有额外的罩。因此,根据图1和图2的这种实施方式,需要很小的重量来保护设备免受环境因素的损害。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考虑了公开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书和附图之后,本发明的很多改变、改型、变型以及其他用途和应用将变得明显。
应当理解的是,所有的单个特征和/或实施方式可以在彼此之间进行组合。另外,在现有技术背景中公开的特征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引入,而并非是宣称存在已知的现有技术。因此,在现有技术背景中描述的特征同样可以结合在具体的说明书的每个实施方式中提及的特征来考虑。
其他实施细节将不作描述,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上述描述的教示实施本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