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稳定卷管的消防卷盘。
背景技术:
一种高稳定卷管的消防卷盘,包括卷盘架、架设在所述卷盘架两侧部上的卷盘组,所述卷盘组包括用于卷绕水管的软管绕组、与所述软管绕组一侧部转动设置的进水接头。通常进水接头直接与卷盘架一侧部固定连接,而软管绕组另一侧部则与卷盘架另一侧部转动连接。每当产品制作安装完成后,卷盘组两侧的转动轴位置便定位了。为了使软管绕组上水管收放卷绕更顺畅,即卷盘组相对卷盘架转动灵活,就要使软管绕组两侧部的转动轴轴心线相重合。而现实中,这对各零部件的尺寸要求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生产难度大,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稳定卷管的消防卷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稳定卷管的消防卷盘,包括卷盘架、架设在所述卷盘架两侧部上的卷盘组,所述卷盘组包括软管绕组、与所述软管绕组一侧部转动设置的进水接头,所述卷盘组还包括两个支座,一个所述支座与所述软管绕组另一侧部相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支座与所述进水接头相连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座与所述卷盘架之间设置有能够使得两者在平面上相对移动的调整机构,所述软管绕组的转动轴心线穿过该平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水平转动连接在所述卷盘架上的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相螺纹配合的移动块、垂直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块上的第二螺纹杆,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位于软管绕组两侧的支座分别与卷盘架的两侧部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机构在一个平面方向上调整软管绕组相应侧的转动轴心线位置,使得软管绕组两侧的转动轴线相重合,加工制作方便,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重新调整软管绕组两侧的转动轴心线使其重合,并与水平面相平行,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卷盘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其中:1、卷盘架;2、卷盘组;21、软管绕组;22、进水接头;23、支座;3、调整机构;31、第一螺纹杆;32、移动块;33、第二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各附图,一种高稳定卷管的消防卷盘,包括卷盘架1、架设在卷盘架1两侧部上的卷盘组2。卷盘架1包括位于两侧部立起的侧支架、连接在两侧侧支架底部之间的底连接架。
卷盘组2包括软管绕组21、与软管绕组21一侧部转动设置的进水接头22。进水接头22接进水管。软管绕组21包括与进水接头22转动连接的软管接头、与软管接头相固定的转轴、卷芯、位于卷芯两侧部的护板。软管接头与进水接头22转动连接。
卷盘组2还包括两个支座23,一个支座23与软管绕组21另一侧部相转动连接,即该支座23与软管绕组21的转轴转动连接;另一个支座23与进水接头22相连固定连接,进水接头22与软管绕组21的软管接头转动连接。每个支座23与卷盘架1之间设置有能够使得两者在平面上相对移动的调整机构3,软管绕组21的转动轴心线穿过该平面,从而使得软管绕组21两侧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即软管接头与进水接头22的转动轴心线、转轴与相应支座23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
调整机构3的主要目的为使软管绕组21的软管接头的转动轴心线与转轴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并与水平面相平行。本实施例中,调整机构3包括水平转动连接在卷盘架1上的第一螺纹杆31、与第一螺纹杆31相螺纹配合的移动块32、垂直转动连接在移动块32上的第二螺纹杆33,支座23与第一螺纹杆31相配合。如图1,调节第一螺纹杆31,移动块32与支座23水平移动,调节第二螺纹杆33,支座23上下移动。除此这外,调整机构3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如用一个横向移动的气缸及一个竖直移动的气缸。
以上是以将卷盘架1放在水平面上作为基准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高稳定卷管的消防卷盘,包括卷盘架、架设在卷盘架两侧部上的卷盘组,卷盘组包括软管绕组、与软管绕组一侧部转动设置的进水接头,卷盘组还包括两个支座,一个支座与软管绕组另一侧部相转动连接,另一个支座与进水接头相连固定连接,每个支座与卷盘架之间设置有能够使得两者在平面上相对移动的调整机构,软管绕组的转动轴心线穿过该平面。位于软管绕组两侧的支座与分别与卷盘架的两侧部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机构在一个平面方向上调整软管绕组相应侧的转动轴心线位置,使得软管绕组两侧的转动轴线相重合,加工制作方便,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重新调整软管绕组两侧的转动轴心线使其重合,并与水平面相平行,使用寿命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