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6202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沙箱,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



背景技术:

公知的,变电站在变压器、高压电抗器以及站用变压器等充油重要设备附近均设有消防沙箱。 目前大部分消防沙箱分前后两层,前面一层存放消防器材,如手推式灭火器、消防铲、消防桶等,后面一层是储沙室,存放细沙。沙箱后面设有一个进沙口,两侧底部各设有一出沙口,取沙时,通过把手向上提起出沙门,细沙即从箱体中泄出;出沙口挡板设计不合理,挡板经常被细沙卡住无法提起或即使提起也需要费很大的力量,在发生火灾时会严重拖延灭火时间, 造成火灾损失扩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包括上盖体和下箱体,在下箱体的两侧上端面上均设有滑道,所述上盖体的下部两侧均设有滑条,所述上盖体与下箱体设置为抽拉式结构,在下箱体的底面上设有网状孔,下箱体的底部设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设置在网状孔的下部,在下箱体的外侧面设有开合板,在下箱体的一侧设有拉锁,所述拉锁与开合板外面一侧的门鼻抽拉设置,与开合板的四边相配合的下箱体的四边上均设有密封条。

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所述上盖体设置为梯形状,在上盖体的任一侧面上设有安装透明玻璃的窗口。

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在上盖体抽拉的两侧边的外部均设有向下倾斜的外挡边,在外挡边上间隔设置多条引导水槽。

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在抽拉板的上部设有向外延伸的拉手。

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在下箱体的下部四角设有轮子。

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所述下箱体与地面的距离为至少30c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通过设置抽拉设置的上盖体1和下箱体5,在工人上沙的时候不用再将上盖体1取下,只需推动上盖体1即可完成上沙,在上盖体1的两侧外部设置向下倾斜的外挡边3,有效防止水流进入沙箱内,在外挡边3上间隔设置多条引导水槽,便于将水流排到地面上,在下箱体5与开合板12的结合处均设有密封圈,增加密封效果,防止漏沙;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力省工,达到快速出沙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体;2、窗口;3、外挡边;4、门鼻;5、下箱体; 6、密封条;7、拉锁;8、网状孔;9、拉手;10、抽拉板;11、轮子;12、开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包括上盖体1和下箱体5,在下箱体5的两侧上端面上均设有滑道,所述上盖体1的下部两侧均设有滑条,所述上盖体1与下箱体5设置为抽拉式结构,在下箱体5的底面上设有网状孔8,下箱体5的底部设有抽拉板10,所述抽拉板10设置在网状孔8的下部,在下箱体5的外侧面设有开合板12,在下箱体5的一侧设有拉锁7,所述拉锁7与开合板12外面一侧的门鼻4抽拉设置,与开合板12的四边相配合的下箱体5的四边上均设有密封条6。

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所述上盖体1设置为梯形状,在上盖体1的任一侧面上设有安装透明玻璃的窗口2。

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在上盖体1抽拉的两侧边的外部均设有向下倾斜的外挡边3,在外挡边3上间隔设置多条引导水槽。

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在抽拉板10的上部设有向外延伸的拉手9。

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在下箱体5的下部四角设有轮子11。

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所述下箱体5与地面的距离为至少30cm。

图中:上盖体1、;窗口2、;外挡边3、;门鼻4、;下箱体5、;密封条6、;拉锁7、;网状孔8、;拉手9、;抽拉板10、;轮子11、;开合板12、。

实施本发明所述的快速取沙的消防沙箱,在使用时,通过将沙箱设置为分离的上盖体1和下箱体5,在下箱体5的上面两侧均设有滑道,上盖体1抽拉设置在下箱体5上,便于上沙,在上盖体1的一侧面上设置玻璃面板,在下箱体5的底部设有网状孔8,在下箱体5的底面上设有抽拉板10,在使用时,通过推动下箱体5,将沙箱推至需要灭火地点,拉开抽拉板10,挡住下箱体5底部网状孔8的抽拉板10拉开,沙子通过网状孔8漏出,需要大量出沙使,可打开下箱体5一侧的拉锁7,将下箱体5侧面的开合板12打开出沙;在下箱体5与开合板12的结合处均设有密封圈,增加密封效果,防止漏沙;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完毕后,可随时关闭,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高效;消防沙箱底部离地面至少30cm,达到快速出沙的目的。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发明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发明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发明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